卢哲浩一行人推开看热闹的人群,进了包围圈就看到秦知微。 擦鞋高有些惊讶,“madam,你怎么在这?” 秦知微知道这里有个尸体肯定要过来挖的。之前那几个尸体,凶手没留下有用线索。但是昨天她的梦里,凶手与死者扭打时,各自受伤,肯定留下有用信息。对案件侦破必定大有帮助。 但是用什么理由解释她会出现在这里呢?她不可能把金手指告诉大家。但是又必须解释。毕竟案子正处于调查阶段,每个警员都忙得团团转。她却突然跑不过去。她斟酌再三后,很快找到一个合理的解释。 她捂着头,“昨晚回到家怎么都睡不着,脑袋好疼,总是闪现太平山的画面。医生之前跟我说过,如果我想起熟悉场景,就要多看看,说不定能恢复记忆。所以我一大清早来太平山,看看能不能想起什么。没想到走到半道耳环丢了,就问那个靓仔借狗狗。那狗狗不好好找耳环,一直在刨坑,然后就发现了尸骨。” 卢哲浩看到她眼底的黑眼圈,迟迟破不了案,她压力肯定也很大,他叹了口气,“你头还疼吗?” 秦知微不太会演戏,尤其刚刚挖坑时那个靓仔一直盯着她瞧,怕卢哲浩看出来,清咳一声,摇了摇头,“刚刚还疼得厉害。现在又不疼了。” 孤寒罗看看她,又看看那边忙碌的警员,神色复杂,“madam,我看你就是工作的命。” 秦知微苦笑,“是啊。我现在都不敢看报纸。” 听她丧气,卢哲浩反倒劝她,“你别管那些记者怎么写。案子哪是那么好查的。我当这么多年警察,一次都没碰到过连环凶杀案。香江二十年间,这类案件一只手都数得过来。” 秦知微问他昨晚审得怎么样了。 “三个人都喊冤枉,嘴一个比一个紧。”卢哲浩叹气,“如果找不到实质证据,48小时后就得全部放人!” 正说着话,有警员冲这边高喊,“挖出来了!” 包围圈外,无数媒体闻风而至,甚至朝着秦知微和卢哲浩拍照。 尸骨摆放在地上,很快挖出来,法证和法医上前找线索,卢哲浩和秦知微站在两人旁边。 死者身上有多处伤,其中后脑勺有击打伤,胳膊、胸口和脖颈有多处伤痕。 法证很快在死者后背发现了一滩血迹,“死者这个位置没有受伤,说不定是凶手的血。” 卢哲浩急切问道,“这尸骨应该死很久了,还能验出dna吗?” 法医点头,“可以。按照尸骨的腐化程度,死者应该死于一年前,不超过两年。衣服上血迹的dna几年都不会降解。” 大家齐齐松了口气,可算有个好消息了。 尸体需要验dna。法证也找到了残存的文件袋和打火机。由于文件袋是纸质,一年多时间已经降解得差不多,只剩下打火机。这打火机看起来不便宜。想必它的主人非富即贵,兴许会提供一些线索。 秦知微以前看过许多侦探电视剧,于是向法证询问,“你们 可以根据头骨拼出人脸吗?” 法证想了想()?(), 摇头()?(), “现在英国和美国还没有这个技术。”言下之意()?(), 香江也没有。 秦知微有些无奈ㄨ()ㄨ[(.)]?ㄨ#?#?ㄨ()?(), “我觉得不能总是依赖别人。自己也要有创新精神,如果你第一个研究出来,你的成就一定比现在大。” 法证沉思好半天,最终决定试一试,“我不保证一定能拼出来。” 秦知微现在是死马当活马医了,鼓励他几句就先离开了。 ** 回到警署这边,卢哲浩不再对三名嫌疑犯熬鹰审讯,打算等dna出来,直接跟这三人比对。 法医刚刚说了初步验尸结果,尸体主人年龄是四十多岁,男性。击打伤的角度和力度以及作案工具跟最近几起凶杀案一致。 秦知微断定他极有可能是凶手犯的第一个案子。因为是第一次,太过紧张,失了准头,没能将对方击晕。后来直接将对方杀死。没能完成贴加官仪式。随着犯案次数越来越多,他的手法越来越灵活。 重案a组开始翻遍去年和今年一年所有失踪人口。 香江平均每年失踪620人,排除性别和年龄,只剩下十三人,再排除家境,只剩下两个。 就这两个,在警察打电话过去询问,从他们的家人口中得知他们在国外,前段时间打电话回来了。 得,这条线索又断了。 “没有人报失踪!”卢哲浩让大家别灰心,“等法证那边验到dna,我们就能知道死者的身份。” 他们在这边等法证那边的检验结果,公共关系科的孔督察急得上火,跑过来询问进展。 秦知微和卢哲浩不想在调查案子中透露案情。于是孔督察跑去找falker求救。 falker将两人叫到办公室询问他们是不是有嫌疑人,“可以稍微向媒体透露一些。jessica,你之前破了好几起案子,市民都在称赞你,警队对你期望很大,但是现在接二连三死人,媒体拱火,市民把我们香江警队骂得狗血淋头。为了挽回声誉,还是稍微配合下孔督察的工作。” 王德水起诉香江警署的事件闹得沸沸扬扬,警察的公信力下降得厉害,许多市民堵在警局骂他们无能。这也给他们办案带来难度,秦知微理解孔督察难做,答应会配合。 卢哲浩只能向孔督察透露,他们从尸体衣服上找到dna,很有可能是凶手的血,只要与三名嫌疑人比对就能确定谁是凶手。 孔督察想询问更多,卢哲浩却怎么都不肯说了。 由于这血已经过去一年多,需要精密仪器才能检测出来,要等一周以上。 在孔督察透露案情后,报纸上的批评声终于少些。 转眼过去几日。dna报告出来了。与三名嫌疑人并不匹配。他们又从香江dna库查找,依旧找不到累犯。毕竟香江的dna库是五年前才开始建立,只录这五年犯罪者的dna。如果没有犯过罪或是没被抓到,dna库里是没有的。 案件一度陷入停滞。 秦知微也是头一次发现查 案其实并不容易。 发生案子,第一调查死者身份,确定死因;第二步调查死者关系网。第三步调查谁最有可疑,结合对方的行凶动机,锁定嫌疑人;第四步找证据;第五步拿到嫌疑人口供。这五步按照困难级别依次递进。 但是查案并不都是按照这一二三四五步来,有时候顺序会颠倒。就比如现在,他们直接跳到第四步,别以为跳到第四步就简单了?不是的,一样让人抓狂。 秦知微头一次怀疑自己的能力。明明她学了那么多知识,明明她还有金手指,但是她锁定不了嫌疑人。她心头有火,嘴角长了泡。这些警员不仅不怪她,反过不定某天凶手大意了,被警方无意间抓了,录入dna,我们就把案子给破了。()?()” 这种情况还是经常发生的,因为这些罪犯一次抓不住,就会助长他们的犯罪气焰,以后还会再犯案。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秦知微回之苦笑。 就在大家一筹莫展之际,法证送来尸骨报告。法证通过容貌重整技术恢复尸骨原貌。 卢哲浩让公共关系科在报纸上刊登寻人启示,没过多久有市民打电话过来。 秦知微将对方提供的照片与法证模拟出实话只有三分似。但是结合身高、衣服和打火机,死者妻子觉得一定是自己的丈夫。 死者衣服也有血,验过dna,终于证实死者身份。 死者是一名医生,因为向病人索贿被一家公立医院开除。他跟妻子感情不和,在外包了个二奶,不怎么回家。他妻子一直以为他跟二奶私奔,再加上想霸占他留下的财产,所以没有报案,而死者父母早已去世,妻子说他私奔,谁也没有怀疑。谁能想到他被杀了呢? 据死者妻子所说,她最后一次见到死者是在去年一月,具体哪一天,她记不清了。 她的说法与法医验尸报告相符合。也就是说死者跟妻子最后一次见面没多久,他就遇害了。 不过确定死者的身份,对案件侦破没有起到作用。 因为据死者妻子所说,她丈夫不止一次向病人索贿,具体向哪些人索贿,收了多少钱,她也不太清楚。 而死者包的二奶早已出国。警方通过亲属,始终联系不上对方。 就在重案组一筹莫展时,仅仅过去一天,中环又死了一个,这次跟之前都不同,这次是个女人。 重案a组赶到中环,已经围满了记者和市民。等他们靠近,立刻采访他们,是不是抓错了人。 毕竟三名嫌疑犯还关在牢里,又死了一个,说明警方关押的嫌疑犯跟王德水一样都是无辜之人。 秦知微看着死者,对方被反绑在水管上,整个人呈现站立的姿势。五官睁大,嘴巴张开,跟前面几位死者死状一模一样。 法证采证完毕,秦知微上前找,“多谢你上次帮我们还原死者容貌。?()_[(.)]???+?+??()?()” 法证失笑,“是我多谢你才对。我没想到可以帮你们找到受害者。()?()” 秦知微又问他?()_[(.)]?9??╬?╬?()?(), “你们可以确定这几位死者怎么死的吗?窒息应该也分很多种吧?溺死、捂死()?(), 甚至是噎死都属于窒息而死。具体是用什么东西窒息()?(), 你们能不能验出来?” 法证点头()?(), “我们确实做过实验。分别用毛巾、枕头和布按压,根据他们的纹理,会在数个小时会留下按压的痕迹。肉眼可能看不见,但是我们用显微镜放大,还是能发现差别。法官被杀时不是我负责采证,已经无法再做实验。但是这个中环女性,我刚刚验过,脸部没有被毛巾、枕头和布按压过。我准备做一次微量元素采集,看看能不能找到线索。” 秦知微听着认真,突然想起一样东西,“有没有可能是纸?” 法证微愣。 “纸被水浸湿后,由于毛细血管作用,也能让人窒息。” 法证觉得她的猜测很靠谱,不过出于谨慎考虑,他决定验一验再说。 另一边,卢哲浩吩咐孤寒罗和张颂恩去调查死者的家境背景。 这次调查比较顺利。 回到警署后,他们开始理线索。 孤寒罗把自己打听来的内容一一阐述,“中环的女死者是名会计。与其他四名死者没有交集。不过我查到她坐过三年牢,前段时间才放出来。” 张颂恩补充,“她出狱之后又回了原,她应该是替老板坐牢。老板给她父母买了大屋。价值一百多万。她跟诈骗案应该没关系。之前我们断定这是一起连环凶杀案的大方向是对的。” 她顿了顿又道,“不过我们之前以为凶手专门针对公职人员,这个判断是错的。” 会计给私人公司做事,并不属于公职人员。 卢哲浩认可她的判断,“凶手的目标扩散了。专门针对人品有瑕疵的人。” 其他人也表示认同。 案件讨论到现在,依旧一筹莫展。 擦鞋高忍不住看向秦知微,“madam,你有没有想法?” 秦知微还在等法证那边的报告,听到擦鞋高问自己,刚想让他再等等,法证从外面进来,他亲自过来送报告,“你之前猜的可能是对的。” 送完报告,他先行离开。 其他人凑过来,“什么是对的?madam,你是不是有什么想法?跟我们一块分享吧。” 秦知微让大家先坐好,自己走到前面,“我之前一直在琢磨,死者是怎么窒息死亡的。” 大家齐齐看向她,不明白她怎么跳跃得这么快。 擦鞋高抓抓头发,“不是说捂死的吗?” “确实是捂死。但是凶手是先用凶器砸死者脑袋,她明明可以继续用凶器将死者砸死,为什么还要多此一举,选择捂死?” 大家怔住,还真是。 孤寒罗到底看过书,有点进步,“捂死这步对他很重要。他非做不可!” 秦知微颔首,“对!”她抖了抖手上的报告,“我把自己的想法与法证说了,法证也做了微量元素检测,果不其然验出纸的成份。” 大家听到这里,心神被她全部调动起来,齐刷刷看向她。 “贴加官。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为了惩治贪官污吏发明的酷刑。将纸盖在人的面部,然后往上面喷水,由于毛细血管作用,空气慢慢稀薄,而后再往脸上继续加纸,一般五张之内人必亡(1)。()?()” 所以死者脸上、鼻孔、呼吸道、衣领、胃里的水是这么来的!妙啊! 张颂恩率先鼓掌,其他人跟着表态,法医说是窒息身亡,他们下意识就认为是捂死,根本没有考虑更多。 案件之前一直没有线索,这会只有一点点进展,都能引起大家的兴奋。 鼓掌完毕后,孤寒罗率先开口,“就算知道凶手是贴加官杀人。那又能证明什么?()?()” 大家齐齐看向秦知微,这也是他们想知道的。死法对案子推进有什么帮助吗? 秦知微对上大家充满求知欲的眼神,开始像上课时那样为大家背诵课本上的知识,“连环杀人凶手根据变态程度可以分为:碎尸者、食人者、恋尸者、恋童者、性掠夺者、嗜杀狂、黑寡妇、蓝胡子、死亡天使、门户清理者和模仿者(1)。这次我们要抓的是门户清理者。()?()” 一开始大家还想记录下得太快,没人跟得上,直到孤寒罗告诉大家书上有,于是大家立刻掏出课本,翻到对应的页数。 秦知微等大家忙完,继续道,“法官判错案,议员诈骗,狱警和医生索贿,会计做假账顶罪,都是堕落行为。他觉得自己是神圣代言人,有某种‘使命感’去‘清除’这些渣滓。他用贴加官杀死这些人,是为了惩治他们,他不觉得自己在犯法,他觉得自己在做好事。这种人是非观太强,从事的一定是与‘公正’相关的工作。比如法务人员、律师和警察。但是他又容易暴躁易怒,干不久就会丢掉手头的工作。辞退时间很有可能在第一起案子发生之前。(1)?[(.)]???。?。??()?()” 许多人认为法律代表的是公正,她敢说这样的想法很幼稚。就拿深水埗老世被杀案来说,那个老世人很好,街坊四邻没有不夸的,就是这样的好人被个烂仔杀了,对方还不用偿命,这公平吗?不公平。 当这类凶手发现法律不代表公正后,他自己就想清除违法者,以维系自己心目中的公正。 卢哲浩一拍巴掌,“第一起案子是那个医生案,发生在去年一月,那就是一月之前。” 即便她已经做了筛选,但是符合条件的人选肯定不少。 秦知微又给大家提供一条信息,“由于凶手认为自己在为社会做好事。那么他就不会在意王德水替自己顶罪。而他之所以一年五个月没犯案,必定有客观原因。” “什么客观原因?” “比如腿伤了,比如家里有人生病,他走不开。诸如此类的理由。” 擦鞋高立刻举手,“也就是说在这一年五个月里,他是处于失业状态。” 秦知微颔首,“对!” “他会去领失业补助金吗?”孤寒罗举手。如果对方领失业补助金,那他们直接可以根据失业补助金和职业交错排查。那样更容易锁定凶手。 秦知微摇头,“他应该不会去领。” 杀完人,凶手原本可以拿走死者身上的贵重财物,但是对方丝毫不动心。因为他是非观太强,不可能当小偷。也不可能接受自己是个无能的人。 虽说不能根据失业补助金名单筛选。但是她这次给了这么多筛选条件,可以缩小范围。大家还是很兴奋。 卢哲浩整合一下侧写结果:男性、二十至五十岁之间,身体强健,是非观强,脾气暴躁易怒,曾经是法务工作人员、律师或警察。从去年三月至今年六月一直处于失业状态。 秦知微点头,“就是这些。” 卢哲浩给小组分配任务,一组去调查律政署吊销执照的律师,一组去调查被辞退的法务工作人员,一组从警务系统中调查被开除的警察。 作者有话要说 (1)来自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