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盛世安途

注意穿越之盛世安途目前的最新章节为分节阅读67,穿越之盛世安途主要描写了爬山无意穿越,女尊的古代生活应该怎么过?安汀有些发愁。有金手指在手,虽不至于没吃没喝,但她总不能在山林里独居一辈子。为了过得舒服点儿,她也得拼了——古代这地盘上,功名仕途才是金灿...

分章完结阅读40
    ,着实愣住了。11kanshu.com

    知府是什么职位?!按品级算,是正四品,按权力算,掌握□□个县的民政大权,全东陵朝也不过150个州,她居然能从正七品的编修一跃而至正四品?在她想象中,最可能的是和杜问一样从县开始,却不料刚起步就能有这么大的平台!

    想到这里,她顿时热血沸腾起来:几十万平方公里,几十万人口,掌握在手里的感觉是怎么样的?她能做到什么程度??或许很快她就能知道了!

    接旨之后,安家顿时陷入匆忙的情景,人人步伐匆匆,手里拿着抱着各式东西,明黛等人对着账册一一比照,或是收入库中,或是打包准备带走。

    和以往相比,此次出门既没有先兆,也不是赏景之类很快就能返回,接任一州知府的职位,甚至可以说接下来很长时间都不会再回来,要收拾的东西很多。

    永乐宫主闻讯而来,他极为舍不得让傅景和安翊出京,只是他也清楚,这是件大好事,他都不知道自己的弟弟怎么会突然下这样的决定,但他着实觉得好极了。

    他殷殷嘱咐傅景:“出门在外不同于在京城,凡事多思多想,莫脾气太直……”安汀和傅景成亲四五年,没有红过脸,他很是放心,只是一旦安汀出任知府,傅景难免和安汀的下属夫郎们打交道,他对这点很担忧,想到什么就说什么,絮絮叨叨。

    傅景心里也很忐忑,和上次不同,这次可以预见要呆几年的时间,他努力做出平常的神色安慰永乐宫主。

    行李太多,安汀命人整理出来一部分必须的,先带着上路,接下来再收拾出来的由岚夏等人带着赶上。

    再一次站在京城的城门之外安汀颇有几分感慨:送杜问的时候,她从来没有想到自己也会被人目送出京。

    拜别了傅瑾和永乐宫主,安汀抱着安翊,和傅景坐上了马车,窗外风景慢慢后退,不知不觉就已经行出了一段距离,而她们还要继续再走下去。

    章节目录 第60章 宜州府

    宜州位于京城庆州的东南方,临着京濉运河,此时运河尚未结冰,安汀一行人先由京城到了奉京,收拾整顿之后,登船南下。

    作为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南来北往,货物运输,京濉运河上船只众多,一派繁忙景象。她们租的这条船进入运河之中,顿时也融入到了船只群里,显不出来。直到出了奉京地段,河道上才没有那么拥挤。

    安翊头一次乘船,新鲜极了,她拽着傅景在船上走来走去,没一会儿就被来回晃悠的船晃晕了,蔫哒哒地被傅景抱了回来。船家让厨房熬了治晕船的药,让不习惯坐船晕船的人都喝点儿。

    船上的风景千篇一律,过了刚开头几天,新鲜劲儿下去之后,傅景和安翊就没多少精神了,只有在船只靠岸补给时,趁着那么点儿空闲下船溜达下,才找到点儿脚踏实地的感觉。

    因为是赶路赴任,路上没有像以前那样到一处便赏景吃美食,一路紧赶慢赶,十月末,安汀一行人终于踏上了宜州的地面。

    虽已入冬,宜州的温度比起离京时的京城来说还要高一些,近水的缘故,空气中的水气多。码头上有马车,挑夫们把行李搬到马车上,再搭乘马车去宜州的府衙。

    安汀派人先快马加鞭,赶去宜州府通报消息,自己和傅景放慢了速度,慢悠悠的赶路。

    经过几天的颠簸,到了宜州的府衙门口,早有小吏在门口候着,验了安汀的身份之后,满脸堆笑地连呼大人:“大人您可来了,我们已经久候多时。”

    自打宜州府的知府,连带着同知一起被撤职带走之后,宜州府的两名正副主官皆空缺,大小事务积压,暂由通判接手代为处理,只等主官前来赴任。前些日子听闻新知府已经在赶赴任职的路上,众位属官每日都在府衙门口候着,以便迎接新主官。

    安汀扫了一眼,眼前这六七个人。为首一人年约四十多岁,精神奕奕,发丝梳得一丝不苟,满脸板正的神色,看安汀的神色里带着探究。身后那名略年轻,只不过三十多岁,面上带着客套的笑容,看不出情绪。身后跟着又有数名年纪不一的,俱是笑容满面。

    不管众人心里做何感想,此时俱是恭恭敬敬地与安汀见礼:“下官等恭迎大人。”

    安汀稳稳地受了这一拜,心里生出莫名的感慨。

    众位属官将她从仪门迎进府衙,进了大堂之后,分坐开来,由那位领头的中年人带头,一一做介绍。安汀早就做了功课,如今含笑听着,与得来的消息对照。

    领头的那名中年人名为宁矩,人如其名,规规矩矩,板板正正,之前不肯与前任知府同知同流合污,被两人联手压制,在宜州府无一点儿权威可言,结果时来运转,前任知府、同知同时被查处,她却相安无事,反而升了一级,从通判擢升至同知,如今代着知府的职务,可谓是否极泰来。

    “下官宁矩,任同知。”宁矩欠了欠身,简单介绍了两句自己,对安汀的态度恭敬中不乏敷衍和质疑,见礼之后,她将知府大印交了出来,“此前下官代知府行事,如今还将大印归还大人,请。”

    安汀接过知府的印鉴,这是一枚三寸见方的青玉玄龟印,不知多少位知府用过,触手光滑。

    她朝宁矩点点头,看向下一位。

    新上任的通判是她的同年,此时笑道:“下官侯昆,字匀山,刚接任通判一职,恭喜大人接任宜州知府。”侯昆先前在屏曼县任知县,三年考绩优等,此次被提到宜州府任通判,也是大大的升职。

    安汀点头笑道:“同喜同喜。”

    这两人最为紧要,同知和通判可谓是副府,掌管一府粮草、田亩、刑罚、钱财等等,日后安汀在宜州府行事是否顺畅,就要看与这两位能否融洽相处。至于其他经历、知事、司狱等等品级略低的属官,管辖的多是文书收放、监狱之类琐事,影响相对来说就小很多,不过安汀倒没有因此就忽略了她们,面带微笑听到了最后。

    随后,宁矩将宜州府的田册、户籍册、钱财库粮等册子一一捧了出来,交予安汀:“请大人审阅。”

    若是正常的交接,应该是上任知府递交给继任者,双方核查无误,继任者接手,只是现在情况特殊,上任被逮捕归案,一切帐务只能原样接手,安汀只略略翻了两眼便罢。

    随安汀来的礼部官员见她们对接完毕,安汀也手掌知府大印,她在随身带的行事历中仔细写过之后,由安汀及众位属官签印,便先告辞了。

    见来做见证的礼部官员离开,宁矩咳了一声,慢慢地说:”大人舟马劳顿,接风宴暂缓两日再摆,大人意下如何?”

    “宁同知的好意不能不领。”安汀笑着环视在座的人,说,“那就定于明日吧。我初来此地,尚不熟悉,不知此地哪家酒楼最佳?”

    经历、照磨等人面面相觑,又看了看宁矩,最后,由经历回复道:“大人,府衙向西有家太和楼,环境菜肴俱佳。”

    “既然如此,明日申时五刻,诸位在太和楼里见吧。”安汀拍板定了时间,端起茶碗浅浅抿了一口。

    所有人很有眼色地起身告辞。

    安汀放下茶碗,看着她们出了大堂之后的背影,笑了笑。她站起身,从大堂一侧出去。

    宜州府衙坐北向南,建筑对称,前堂后寝,青砖铺地,檐下置斗拱,斗拱疏朗,梁架奇巧,明亮宽敞。穿过处理公务的二堂,三堂,再穿过一座雕花门,就是后院。

    安汀边往后院走,边打量着这宜州府的府衙,倒不是太破旧,而是太华丽,处处装饰一新,雕梁画栋,梁柱上都想用金粉粉饰,和这府衙原本的沉稳大气一点儿也不搭调。

    府衙后院山石玲珑,此时一派秋天的凋零景色,等到春天再来,必然青翠碧郁,还有一泓池水,水面几片残败地莲叶。

    傅景他们早已从后门进来,在安汀见属官时,忙忙碌碌地整理房屋,摆放行李。

    前任知府生活太过奢,锦衣玉食尚且不够,府衙后院的一床一柜,古玩阁上的摆设也尽显奢侈,被查抄时连床都被抬走,而府衙中的修缮开支不足,以至于安汀来之后,面对的就是这么一个什么都缺的情况。

    傅景正命人外出购买必须的用品,安汀放眼望去,连张椅子都没有找到,也无奈之极。眼看时间已至正午,索性拉着傅景出门吃饭。

    她不熟悉环境,正巧刚才问过属官们,就让马车直接带她们去太和楼。

    章节目录 第61章 八卦

    太和楼是一家老店,远远望去店面富丽堂皇,肆意飞扬的草书匾额挂在店门之上,似是名家之作。三层的酒楼漆色鲜亮,进门之后,便会发现其陈设器物精致非常,所挂字画也俱是名品。

    刚进楼,跑堂的小二就上来招呼,笑脸相迎,直接把两人迎上了二楼:“两位来的正是时候,楼上还有个雅间。”

    雅间的地方很大,安汀环视四周,楼上的布置只比楼下更精致,但也不是徒显华贵的,就她们进的这间,墙上悬挂着熙朝王安的书法,八扇的屏风上也是松下童子、溪边老道……等等诸如此类的典故,意境、风雅都有了。

    只安汀和傅景两人,安翊基本上吃不了多少,便点了三四个菜,一样汤,饭菜上的很快,这家的小二真是有一番本事,报菜名极麻溜,连上菜也一次都端齐了,真是厉害。

    吃过饭,安汀对这家酒楼能用上名家字画一点儿也不惊讶了,就冲着这布置得一派诗情画意的雅间环境,就有人愿意前来,何况饭菜确实不错。至于昂贵的价格……大概也是身份的象征。

    吃过饭,为了消食,顺便熟悉下环境,两人带着安翊,在街上随意逛。

    宜州临近运河,南北货物来往,又比柳州靠南,气候温暖湿润,比起柳州的繁荣更胜一筹,放眼望去,街道两旁的建筑上的图纹雕花繁杂,银楼、绸缎、南北货等等贵价货比比皆是,路上行人的衣装也精致,言谈中尽显衣食富足的境况。

    逛街时,安汀竟然发现了香颐阁的店铺,店铺的装潢比起柳州城的还要精致,就在安汀停步看的这段时间,门口进进出出的人不少,时不时有马车停在门口不远处,随侍簇拥着小郎君下车进店。

    看来徐琳把香颐阁经营的很好,难怪到手的收益越来越多。

    安汀看着香颐阁的招牌,招牌下一角的小印让她若有所思,这个印记是徐琳的印记,代表着是谁家的生意,她之前没有注意,现在想想,沿途看到的生意许多都有小印,多是葛、卫、柴、徐四家。

    葛家多粮油酒楼,卫家以丝绸布匹居多,柴家的胭脂花红,徐家的银楼饰品,几家各做一种的生意,偶尔有些别家的店,店面也不大,生意总没有这几家的好。或许当了知府的缘故,安汀格外注意这点儿。

    日后,说不定有和这几家打交道的时候。

    安汀随即笑了笑自己想得太多,见逛得差不多了,就找了家茶楼。茶楼里的茶是大碗茶,粗糙,也不费功夫的添加香料慢慢煮,还有人要了水酒,就着茴香黄豆之类的,边吃边听说书先生讲书。

    这样的茶楼在别处没见过,宜州城倒是很多,傅景也是头一次听说书先生说书,颇有兴趣:“这倒是新鲜。”

    安翊有样学样,叫到:“新鲜!”

    这日,说书先生说的,是当初安汀为了给傅景解闷而讲的西游记。只听那位说书先生响板一拍,讲得正在兴头上:“只见那行者自南山顶上,摘了几个桃子,托着钵盂,一筋斗,点将回来,睁火眼金睛观看,认得那女子是个妖精,放下钵盂,掣铁棒,当头就打……”

    只听了两句,傅景就听出来了,正是三打白骨精的段子。

    傅景虽然当时听安汀讲过,只是这说书先生讲的生动,抑扬顿挫感极强,表情也好,声调也好,都绘声绘色,还会口技,用口技配着些鸟叫声,又时不时手上配合着动作,学着孙大圣抓耳挠腮,或者是猪八戒腆着肚子的样子,着实吸引人。傅景听得直发笑。

    安翊只顾着吃茴香豆,豆子闷得软,又煮得久,味道都进去了,正满足了她的口味,她吃一粒吃一粒,偶尔被说书先生的动作吸引到,定睛看一会儿。

    安汀却不耐烦喝抹茶,她叫人送了碗白开水,慢悠悠地喝着,还留神不要让安翊吃的太快,怕卡住喉咙。

    茶楼里有人专心听书,有人还闲聊两句,多半是在谈论即将要来的新知府,安汀边上的一桌,有位身着亮蓝绸缎的女子道:“走了个天高二尺的蔡青天,也不知新来的知府是个什么样的人。”

    旁边有人劝她,笑道:“管她是哪儿来的,俗话说强龙不压地头蛇,她还能压过那几家?”

    蓝稠衣叹了口气:“管她们怎么斗法,我只怕又波及到我们这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