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冥仙途

仙侠版《琅琊榜》,这是一场权谋家的博弈,阴谋无处不在、圈套环环相扣,只有算无遗策之人才能活到最后….李珣贵为福王世子,得入通玄界明心剑宗山门,却被韦不凡种下血魇,韦不凡逼迫他取得明心剑宗灵犀决,李珣由此拉开了夹缝求生的路途。在机缘巧合之下,李珣习得了奇书幽冥录,拜在林阁门下,修习灵犀诀。在修行过程中,他每时每刻都努力提升着自己的实力,寻奇宝、诛恶徒,一路披荆斩棘,艰难求生。

第12章 师徒
整整十五天,李珣没有任何的休息机会,他只在重复经历两件事:抵抗、重建!
终于,在第十五次抵挡住血魇噬心后的刹那,他精力耗尽,一头倒地,再也爬不起来。
这一觉不知又睡了多久,等他醒来的时候,果不出所料,原本辛辛苦苦建立的“金丹真息锁构体”再次全盘崩溃,数十日的努力也毁于一旦。
这时候,李珣连想死的心都有了。
狠狠一拳砸在地上后,他悻悻地站了起来,此时身体的伤势已好了八九成,精神也颇为不错,大概是因为长睡了一觉的关系吧。
他本来还想再研究一下,但是稍一计算时日,心中却是一跳:师尊说一个月要去给他汇报一次进度,现在是什么时候了?
想到这儿,他不敢怠慢,急急出了洞府,爬上山崖,却看到外头天色昏黑,已是深夜时分。
这几日想必是刚下了雪,地上积雪有两寸多,有的地方已经结了冰层,反射着星光。
他环目一扫,看楼上也熄了灯,不敢在此时跑去打扰林阁,只好明天再说。
轻手轻脚地绕过小楼,循着山路下峰,才走了几里路,他忽又一怔。
他仔细想了想来时的情况,二师伯、三师伯等人的居所前,都被扫得干干净净,且屋中灯火明亮,偶有人声传来,看着颇为温馨。
只有他师尊门前大雪封地,脚印凌乱,楼上更是漆黑一片,没有半丝光亮。他初时还不觉怎的,现在一比较,却觉得很不舒服。
他对林阁没什么感情可言,林阁对他这个徒弟,也不甚上心。
两人平日里偶有接触的机会,他虽是刻意奉承,但效果不佳。久而久之,他也知道对方不好此道,心思就渐渐淡了,往往都是前去问安之后,便到洞府内苦修,早时端茶倒水之类的活也是能免就免,林阁倒也不在意。
平日李珣并不觉得怎样,可是现在有了比较的对象,在这夜深人静之时,他便感觉不是滋味。
想想林阁在孤楼上凭窗独坐的情景,再看看外面的积雪满地,李珣心中竟升起一丝怜悯之意。
凭什么他李珣的师尊,只能落得如此凄凉?这让他李珣日后如何抬头见人?
心中一动,他止住下山的步子,往回走。
来到楼前,李珣吐出一口气,先画定了范围,便调动真息,掌心吐劲,将一大块积雪往外推,露出干净的地面。
积雪在地上滑行,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在静寂的夜色中,倒是颇为清晰。李珣闻声被吓了一跳,连忙停手。
若这事被发现,就真的要丢死人了!
他摸着下巴走了几步,忽地又有了主意,当下蹑手蹑脚,手指插入雪中,脚下不停绕着小楼转了十多圈,贴着地面画下了无数道纹路,这可是他擅长的本事。
也就是这十几圈的工夫,他在周围雪地画了一个“驱雪阵”——这是他新想出来的名目,实际上也是风纹的活用而已。
原理就是将厚厚的雪层,逐层稀松分离,再由风力吹开上层的雪粉,如此层层而下,直至将积雪完全吹散。过程无声无息,又驱使山风助力,不用半点真息,全凭纹路刻画精妙,恰当自然,布置并不复杂,却极见巧思。
准备好这一切,看着层层飞去的雪粉,李珣咧嘴而笑,极是得意。
才笑了两下,他忽地看到刚刚还空荡荡的屋门处,正站着个华服宽袍的人影,一双眼睛光芒微露,正向他看来。
猝不及防之下,他张大嘴巴傻在当场。
“进来吧!”林阁当先进门,再不看他一眼。
李珣尴尬地摸了摸头,跟了进去。这时漆黑了许久的小楼,也亮起通明的灯火。
用以照明的是一颗径有三寸左右的稀世明珠,尽显林阁身家之丰厚。
将明珠放在壁台上,林阁坐了下来,向着正垂手肃立的徒弟问了一声:“你这些时日是在做第一步功夫吧?”
问话里总有些漫不经心的味道,李珣却不敢怠慢,躬身应是。
“结果如何?”
李珣脸上显出了些尴尬:“弟子无能,刚做了不久便毁了!”
“毁了?”林阁扬了扬眉毛,他不知这已是李珣第二次做,只是想当然地道,“第一次建构,由于精巧脆弱,又有各种外力干扰,毁了也是正常,多试几次也就行了。但我看你心志坚韧,也不是那种心有旁骛的蠢材,大概也是小心翼翼做事,怎的就这样毁了?”
李珣早想好了理由,他咳了一声:“弟子的确心有旁骛,因为祈碧师姐……喀,我的意思是……”
看林阁神色一怔,有些吃惊的样子,李珣知道他想岔了,连忙摆手,一口气说了下去:“是祈碧师姐那日在观霞峰上使出披霞剑诀,弟子鲁莽,用心中所学推了几步,虽没有什么成就,却觉得很有意思,回来再修炼时,不知怎的脑中一闪,真气交冲,便毁了……”
他编这套谎话却是无奈之举,他总不能对林阁老实说什么血魇、阴火之类的东西,说不定会被一掌给劈死,只好用披霞剑诀来搪塞,其中也是半真半假。
披霞剑诀让他伤脑筋是真的,但绝不到让他失神的地步,可诸般典籍中都记载所谓好高骛远,有碍修炼的说法,他这样回答也颇为合理。
果然,林阁虽有些细节弄不清楚,却也是信了,还问他几句身体好坏,他自然说是“没事”。
林阁点了点头:“你能从披霞剑诀中找出推演的线索来,便证明你眼力高明。但眼力高明,推演合理,也不等于能够修炼。至少现在,你的身体必定承受不住。且将它放到一边,努力修炼基本,日后你若真对此剑诀感兴趣,为师倒是可以教你!”
这还是他第一次自称“为师”,显然心中将李珣看得亲近了一些。如此,李珣已是心满意足,连忙拜谢。
林阁“嗯”了一声,让他起来,又问道:“这些时日,还有什么疑难没有?”
“呃,正要请师尊指点!”李珣见林阁有意讲授,自然不肯放过,忙将心中积累的那诸多关于“金丹真息锁构体”的问题,依次提了出来。
还怕自己讲得不清楚,说到后来,他干脆壮着胆子向林阁要了纸笔,画了起来。
林阁却是第一次见李珣用这种方式推演问题,他是修真的大行家,只一眼,便看出李珣推演的基础所在,忍不住赞了一声:“难得你把这些法门钻研得如此透彻!”
李珣心中暗喜,脸上却不动声色,只是将问题一个个地提出来。
初时,林阁还只是随口解答,渐渐地,他便需要思考一会儿才能说出答案,这变化倒是和清虚差不多。说到后来,反倒是他迷惑了:“你这个窍穴上的气机变化,似乎并无大用……嗯,应该只是为了加固吧?”
李珣暗赞他眼力精到,脸上却露出不好意思的神色:“弟子害怕再有什么意外,便考虑着多做准备,也好一次功成!”
林阁微微摇头:“这还只是纸上谈兵,你的金丹对真息控制力如何?”
李珣当然不敢说自己已经试过一次了,完全没问题。他挠了挠头,干笑道:“弟子还不太清楚……”
林阁一笑,拿笔在上面改了一下,再拿给李珣看:“但凡所用,必合构造之理……你看这样如何?”
虽然只是几笔修改,但这其中却蕴含了他数百年所掌握的经验、知识以及积累的灵性,高屋建瓴,水平自然了得。
这样一改,非但对金丹的控制力要求减弱不少,而且其稳固之状更甚许多。李珣只看了一眼,便再也移不开了。
如果按照这一思路,何须怕那血魇、阴火?便是一时被打散了,也能很快地修复过来。林阁虽只是改动了一处,但按照这个法子,何尝不能在其他的关键处也求精进?
想到便做,李珣也顾不上拍林阁马屁,当即埋头伏案,仔细推演尝试,他却不知,他如此形象却已是世上最厉害、最舒坦的马屁了。
林阁见他的模样,知道他已经把握了自己的思路,暗赞之余,心中却是一动:这少年却是像我……
当年他在山上修道之时,也是这般一点就透,却又有着极大的钻劲。他师尊清溟道人便总是赞他灵性十足,举一反三。而此时,这赞语倒要落在李珣的头上了。
悠悠百年,转瞬即逝,他早非当年的“天心剑”,而眼前的少年,也不再是那一个倍受宠爱的天之骄子。
——难道便是因为如此,师尊才将他交给我?
林阁看着李珣如痴如狂的模样,心中百感交集,一时间竟是痴了。
林阁在这边发呆,李珣却醒了过来,刚刚林阁那几笔,已经将一扇他从未见闻的门户打开,让他见到了里面更为精彩的世界。
也就那么一会儿,他自觉思维、眼力、体悟等,均大有精进。
这是只有他们这种心法一脉相承的师徒之间,才能有的妙处。换了清虚,也许修为比林阁精纯许多,但心法有隔阂,绝不会如这般一气贯通,顺畅自然。
直至此刻,李珣才知道,世人都要找个好师尊的理由,对林阁自然也颇为感激,回醒过来,立时向林阁拜礼致谢。
林阁此时却有些意兴阑珊,他挥了挥手:“如果再无疑难,你就先去歇息吧。”
这摆明就是赶人了。李珣当即不敢多言,只是再拜一礼道:“如此,弟子他日再向师尊请教!”
他走向门外,却听到林阁在后面说了一句:“以后,也不必一个月一次了,你若有疑难,随时可以过来找我!”
刻苦修炼的日子过得极快,等李珣再次从洞府内出来,仍是大雪满山,但看向峰顶草木,竟已开始透着一丝嫩绿。
正是一阳初生的季节。
和上一次出关不同,李珣这一次出来,心情却大是畅快!
用了近三个月,他终于将“金丹真息锁构体”稳定了下来,即使是血魇、阴火齐出,也拿其无可奈何。而在长达数月的精神、肉体双重磨炼之下,这一体系的稳固,已足令李珣感到自傲。
李珣以金丹为中心,操控真息流转,将身体每个部位都纳入体系中,使之浑然一体,全身再无半点虚处。
如此境界,其实已到了“海上生明月”的大成之境,但林阁提醒过他,境界虽到,然火候却可能不足。灵犀诀最忌狂进猛取,根基不稳。化气篇虽已到顶,却不能急着修习化神篇,而是要依次将各阶段的功课做熟了,再求境界,才可水到渠成。
正因为如此,在登上连霞山八年之后,李珣突然发现,他竟是闲了下来。除了坚持每日功课,去林阁处晨昏定省,偶尔去万仙台寻灵机,或是找单智培养关系,再没有什么事情可做。
然而好景不长,头几日还好,可如此过了小半个月,李珣整个人就开始难受起来。到后来,这份莫以名之的难受劲儿,更化为了让他坐卧不宁的焦躁感,一层又一层地堆砌,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以至于每日血魇噬心的痛苦,都似是深重几分。
早先出关时的畅快,早已经烟消云散。再这么下去,李珣觉得自己就要再一次走火入魔了,而这回无论如何也救不回来。
初时他怀疑是自家的灵犀诀练岔了,想找林阁请教,可转念又想,这感觉与血魇噬心如此相近,真找上门去,让林阁探查,查出问题,岂不是寻死?
如此又闷了两日,便在他几乎要发疯的时候,单智却是兴冲冲地找上门来:
“师弟,师弟!”
主动登门,又是这等兴致,不等单智切入正题,李珣就能将他的来意猜个大概,多半又是与祈碧师姐相关,这厮已经魔障了!
如今他正是心烦意乱的时候,当真不乐意与这家伙纠缠,正要想个法子拒绝,进门的单智倒是先吓了一跳:“师弟,你是不是生病了?”
李珣心中骤然警醒,连单智都能一眼看出问题,这几日来,他究竟被那番躁意折磨得有多么凄惨?
他愈想愈是烦闷,偏偏脸上还要露出笑容:“哪有的事,只不过遇到些修行上的关碍,一时没想透吧。”
“想不透就去问啊,自己闷在心里,指不定要出事的。”单智大咧咧地说话,说了半截,却一拍大腿,“对了,你那师尊……喀,我是说,林师伯深居简出,平日里怕是不好相询吧?这就有些麻烦了。还是俺师尊好说话,但凡有什么难解的关口,必定要和我细细分说,生怕我弄不明白。你啊,还真要好好打算一番才是。”
他看着是为李珣着急,其实那份得意炫耀之情,已溢于言表。
要说单智这厮,在旁人面前也未必如此浅薄,可这些时日,李珣本着交好的心思与他相处,正好让他想起了七年前李珣百般逢迎的模样,被硬生生惯出了这个坏毛病。
李珣只当看小丑,心里冷笑两声,为单智沏了茶,又陪着叹息一声,轻巧巧地转过话题:“师兄的话我记着了。今日到我这儿来,却是何事?”
单智眼珠转了转,笑道:“本来也没什么,只是练剑练得乏了,想到你这儿走动走动。不过看师弟你如今的情况,我倒是想起一件事来,或许对你有些助益。”
“哦?”李珣做出意外的模样,又欠了欠身,“让师兄你费心了。”
单智便拿出师兄模样,先喝了两口茶,做足了架势,才慢条斯理地道:“师弟你如今这症状,固然是修行上的关碍,其实想深一层,焉知不是心境修持上的问题?”
李珣心里又一突,后看单智的表情,知道是自己想多了,遂拿出诚心请益的姿态:“愿闻其详。”
单智拿指头点点他:“师弟啊,我们这些修行之人,一味在山上闭关参悟,精修打磨,看着心思是纯了,其实往往也会钻进牛角尖,心思越磨越窄,整日里与自家作对。修行之事,还是要把心思练宽,内外砥砺,才能真正纯化修为……”
也不知单智是拿了哪个师长的言语,在这里卖弄,说了半截,又有些无以为继,忙转入正题:“所以,宗门一直鼓励咱们这些弟子,到了一定水准,就要下山游历,踏遍河山,遍及诸界,积累外功。如此内外并重,才是修行的正途啊。”
听到这里,李珣是真有些糊涂了,只能做出苦笑状:“师兄,小弟如今修为尚浅,至今还在化气篇徘徊,比不得师兄你,已经早入化神之境,可以出入青冥,来去无迹……小弟哪里有下山的资格?”
“喀,虽入化神,但也没那快。”
单智脸皮虽厚,也不敢当真把“来去无迹”的名头安在自己身上。他拜师连霞七剑中的明松,由于资质上佳,又得了最适宜他体质的剑诀,故而入门极快,化气之境一跃而过,早早就是化神修为。可也就是从化神境开始,修行速度已经逐渐放缓,原来是紧盯着山上几位最出色的同辈师兄,如今距离反而有拉大的趋势。
他在李珣面前吹吹牛可以,真要传出去,那是要闹笑话的。
被李珣有些过火的马屁惊到,单智更不好绕圈子了,直接便道:“师弟你有所不知,对你这样的情况,宗门早有准备,特意安排了许多化气弟子也可以胜任的内务,多是一些巡山护园之事,也不用出远门,只在连霞山范围内便成。
“说起来,这些事情虽然有些辛苦,可是一路上多有修为精湛的师长、师兄照顾,受他们指点,又有机会接触实战,没什么危险,还能磨砺修为,当真是你们这些弟子的上上之选。”
“护山巡园?”李珣若有所思。
单智哈哈一笑:“师弟啊,你看这是什么时节了?”
李珣很乖巧地回应:“正值早春。”
“是啊,如今早春时节,一阳初生,万物复苏,咱们连霞山的诸般灵物、奇药、仙草,也到了第一茬收获之时。”
单智又拿指头虚点过来:“师弟啊,你也在外务上多费点儿心。要知道,咱们连霞山钟灵毓秀,诸脉汇集,是一等一的洞天福地。可正所谓怀璧其罪,因为这个,对咱们眼红的人物当真不少。每到这个时节,总有一些不开眼的家伙,千方百计到连霞山里来抢夺灵物、仙草,可恶至极,所以咱们才有巡山护园之举。”
李珣“啊”了一声:“师兄的意思是,巡山护园,就是要驱赶那些不请自来的蟊贼,这个……可就是实战了呀!”
“正是!”
单智一拍大腿:“有什么能比实战更锻炼人的?我就常听师尊说,你在山中苦修十年,打熬体魄,淬炼精神,也不如与敌手认认真真、实实在在地战上一场。到了那时,缺了什么,差了什么,一看即明,比你在洞府里打坐寻思,可要便捷得多。”
……这还真是明松师叔的语气。
李珣笑了笑,附和道:“师兄说得极是。”
单智当真来了兴致,又道:“而且今年还有些不同。要知天地之间,元气起伏,有波峰波谷,灵物、仙草沐元气而生,也有大小年之分。按照宗门师长的算法,前面十几年,都是小年,一些特别珍异的宝物,还在蓄养精气;今年却是大年,受天地之召,那些珍异之物有不少都要显露踪迹,正是收获之时。当然了,那些不开眼的匪类,也要比平常多出十倍不止。
“咱们宗门虽是东方第一宗,可向来讲究宁缺毋滥,门下弟子不过千余,实在是少了一些,平时还好,这种非常时期,要想看顾绵延万里的连霞山,实在艰难。所以我们这些年轻弟子,才要奋勇争先,为宗门解忧。我已经去善功堂报了名,正好见有一桩差事,合该咱们兄弟俩去做,我的剑术,师弟你的禁法造诣,都是急需,想来祈碧师姐定然欢喜!”
单智超常发挥,口若悬河,却是不知不觉说漏了嘴。李珣面色不动,只做不知,倒是他自己有些尴尬,越发口不择言起来:
“我是觉得祈碧师姐向来与人良善,如今独领一队,遇到那些匪类,不能痛下狠手……要知那些人物就是知道咱们宗门行事正派,少事杀伐,才一个个存了侥幸之心,想来做几笔没本买卖,就是失了手,小命说不定也能保全,故而一个个肆无忌惮。
“嘿嘿,若是换了魅魔宗、天妖剑宗、幽魂噬影宗这些魔门邪宗,真杀个人头滚滚、血流成河,倒要省事多了……规矩,看那些邪宗魔头,说杀便杀,谁给你讲规矩?”
听单智在那里胡言乱语,李珣本是只当听笑话,可听着听着,忽地一个激灵,似有电光劈开脑海,又将心头震得一片空白。
之后单智说了什么,自己又是怎么应付的,李珣再没有上心。
他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来回翻转:“规矩,规矩……”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