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江山是本宫的了

贺星回穿成小官之女,十五岁被赐婚给当朝庆王。就藩之前,老太妃握着她的手眼泪涟涟,说庆王还小不懂事,让她多多担待。贺星回就真的把庆王养成了个不知人间疾苦,只会纵情玩乐的纨绔。她觉得自己很成功。宗室嘛,太能干容易出事,还是混吃等死比较好。这样的日子一过...

第60章
    开国勋贵们这才发现,他这么多年来根本没跟那边断了关系,顿时震怒。

    好家伙,我们辛辛苦苦把你扶持上去,你却还想着那边,甚至一直在暗度陈仓,那我们岂不是白忙活了?

    于是他就陷入了一种非常尴尬的处境之中:两边都甩不开,但是又两边都靠不上,在哪边都算不上自己人了。

    若不是为了解决这种困境,他今天也不会出现在这里。但到了才发现,这群人根本指望不上,而且他们也根本不愿意搭理他。这会儿武焕来了,总算有个能说得上话的人。他放下茶杯,扫了一眼周围的人,对武焕道,“这样不行,武兄,还是得有个主事的人。”

    武焕也这么想。

    说来很怪,这些家伙一直是这种德性,他们以前都习惯了,也没觉得看不下去。但这段时间跟着贺星回办事,受她的雷厉风行影响,眼看这些人没个正行,讨论正事更是遥遥无期,就忍不了了。

    “冯兄。”他开口招呼坐在最上首的人,“你来说句话吧。由他们这样闹下去,今天也不必办什么正事了。”

    “大年下的,他们也是高兴。”冯端朝他笑了笑,这才拍手道,“好了,都坐下,安静一些!”

    当年跟随高祖起兵的那些人,以靖侯为首。不过如今靖侯已经快八十岁,发落齿摇,走路都要人扶着,自然不能管事了。冯端是他的儿子,也是年轻一辈中的第一人。

    他是个纯粹的武人,早年在战场上拼杀,留下许多暗伤,如今只领着几个虚衔在家休养,所以兵部尚书才会是武焕。

    这会儿他一开口,众人顿时安静如jī。

    “都已经知道了吧?姓卫的今天去户部送了钱。”冯端这才说,“他开了这个头,咱们该怎么办,跟不跟,要拿出一个章程来。”

    “不是我们不想跟,可是拿什么跟?”有人说,“我们又不像那些世家,家资巨万,不用担心掏不出钱来。”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这些开国勋贵们就是骄横跋扈、人傻钱多的代表。骤居高位,为了避免被人嘲笑小家子气,他们是很舍得花钱来提升“品味”和“格调”的。再加上本来就是乍富,没有什么家底,自然也攒不下什么钱来。

    他们要是有钱,当初也不会截留国库的钱了。

    即便只需要还三年的欠款,他们也是还不上的。毕竟最近这三年,北地世家一系没多少人在朝堂,他们可不一样。

    “就是。”又有人道,“再说这种事,当初高祖皇帝和太宗皇帝都是知道的,也没说什么,怎么这时候倒翻起旧账来了?”

    皇帝换了一个,大家都不适应,但最不适应的还是他们。

    因为当初做决定的时候,他们就没有拿到话语权,都是那些文官在折腾。结果挑来挑去,最后掌权的倒是个女人,就更不习惯了。

    何况贺星回一上来,第一件是是把师无命请了回来,把西北的军务都jiāo给了他。

    平心而论,师家人他们是服气的。可是这样一来,他们在朝堂上的位置就很尴尬了。他们可是以武勋起家的,如今在战场上风光的却另有其人,这算什么?

    这固然是因为勋贵子弟不争气,真的上了战场搞不好还要坏事。可是权力争夺,哪里能讲道理呢?

    就像他们理智上知道眼下应该低调点,夹着尾巴做人,但实在受不了这委屈。

    越是回想高祖皇帝和太宗皇帝对他们的优容,对现状就越是不满意。特别是在座的这一批人很多跟太宗皇帝是一辈的,建国之前也曾与太宗兄弟相称,贺星回算起来是小辈媳妇,就更难接受了。

    “那就这么犟着?”冯端便问。

    众人又不说话了。跟皇家对着gān,那是有恃无恐的人才敢gān的事,他们没有那样的底气,要不然也不会出现在这里了。

    “咱就不能让靖侯他老人家进宫去说一说吗?”不知是谁小声说了一句。

    冯端立时变了脸色,“放你娘的屁!我爹快八十岁的人了,你让他去皇后面前跪着哭吗?这么会想,你自己怎么不去?”

    众人脸上都讪讪的。其实放在三十年前,在皇帝面前跪着哭的事,他们可没少gān。不就是撒泼耍赖嘛,这一点满朝上下没有比得上他们的。可是吧,现在还真做不出来,丢不起那人。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要怎么着?”

    “这不是让你们过来商量吗?”冯端骂了一句,看向武焕,“武兄,依你的意思呢?”

    “依我的意思,那就砸锅卖铁也要把钱还上。”武焕笑嘻嘻的,“再说,咱们应该还不至于到那个地步吧。”说是没钱,还是攒了一些的,不过要是都拿出来,这么多年功夫就白费了,所以舍不得。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