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温雅/妾本温雅

她回复本相时,是个温柔的好女人,扮成男子时,也是个温柔优雅的翩翩君子……她绝对绝对表里如一!苍天作证,她与鬼畜的那人是完全不同的品种。

作家 林家成 分類 古代言情 | 135萬字 | 721章
第65章
    而此刻,那亭台里,已坐了十数个儒生,儒生们的高谈阔论声远远传来,混在这风声水声中,充满了闲情逸致。

    那仆人领了一会后,停下脚步,他朝着柳婧行了一礼后,恭敬地说道:我家大人说了,此处是文人墨客,孝子忠臣聚会之所。我等厮仆不得靠前。小人只能止步于此,前面的路,还请柳家郎君自己过去了。”

    柳婧点了点头,朝他还了一礼后,整了整衣冠,提步朝前走去。

    这时,她行走的是木廊,这木廊有个特点,那就是会把脚步声扩大无数倍。

    亭台处,众儒生正在斯文地谈笑着,柳婧到来时,颇有一些人回过头看来——她的步履轻而优雅,于不疾不徐中透着一种韵律,仿佛来者是jīng通乐艺之人,更仿佛来人从小便受着极好的教养,举手投足间,都极有讲究。

    在众人地回望中,一袭青衣布袍,却玉树临风般身姿修曼,面目俊秀jīng致中有丽色的柳婧,正不紧不慢地走来。

    她腰背挺直,步履优雅中透着闲适,这般走在造型古朴的木廊中,面目呈现在午后折she的阳光下,真有一种说不出的温润优雅和美丽。

    倒真真是山水如画,他如画中人。

    不知不觉中,几个儒生jiāo头接耳地议论起来,此子何人?”我不曾见过。”难道是个不曾游过学的?”

    这时刻,便是倨坐在众儒生当中的几个戴着高冠的中年人,也回头瞟了柳婧一眼。

    在这种注目中,柳婧来到了亭台前。

    见众人都在看着她,她微微垂眸,朝着众人便是深深一揖,说道:阳河柳文景,见过太守大人,见过诸位君子。”

    阳河柳文景?不曾听说过此人。”怪了,无论是秀才还是孝廉,都是有名之人。这人怎地没人听过名头?”

    议论声中,坐在中间的其中一个官员双眼一眯,他抚着长须,朝着一个儒生瞟了一眼。

    那儒生会意,当下站了起来。朝着柳婧施了一礼后,这儒生严肃地说道:敢问柳兄所举何业?”儒生gān脆利落地问出这话,令得四下一静后,又慢条斯理地解释道:此间之人,都是世间有才名之人,我等却从不知柳兄名讳,不知柳兄有何出众之处。”

    这人地问话虽然直接,却因语气文雅,而不给人咄咄bī人之感。

    柳婧知道这些人的疑惑,当下,她上前一步,朝着那问话的儒生深深一揖后,清雅地说道:文景所举之业,杂学也。”

    她这杂学”两字一出,饶是这里的人都是大有修养之人,也嗡嗡声成片。

    杂学这两字,可不是容易说的。杂学杂学,顾名思义,便是所学又杂又广。可一来世间重儒学,你学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出头的机会还不如只专jīng儒学中的一门。二来,这人的jīng力毕竟有限,你门门都学,也就意味着你门门不jīng。

    所以,这嗡嗡声中,还颇有点轻视之音。

    柳婧自是听出了众人的轻视。

    她这次能来,可是机会难得的。于情于理,她也不能放任众人对她的轻鄙。

    当下,柳婧垂眸含笑,神情温文尔雅,却吐词清冽地说道:文景自小有过目不忘之能…………”一句话令得四下再无声息后,她静静地说道:家父怕我làng费才智,便广收百家之书,让文景虽不能专jīng于一门,却也可多识博闻……刚才这位君子问我才能,好叫君子得知,文景治《易经》,通星相,长于算术,知晓yīn阳五行,懂音律,会歌赋。”

    这是一个皓首穷经的时代,这也是一个信奉‘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的时代。这么一个时代里,每一个有着过目不忘之能的天才,最后都会成为一代大儒。

    所以,柳婧那句‘文景自小有过目不忘’之能的话一出口,四下便安静下来。

    当她把话说完后,吴郡太守开口了,他唤道:柳文景。”

    学生在。”

    此是我一朋友新作之赋,你把它背下如何?”

    是。”

    柳婧恭敬地应了,伸手接过那赋。

    这赋是另行抄写的,墨迹才gān,显然是刚传到吴郡不久。赋名写着《二京赋》,下面标明为:南阳张衡作。

    张衡?看来是同时代的俊彦了,在众人地盯视下,柳婧慢慢展开赋文,认真地阅读起来。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