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来此何事……你赶紧让我们进去,外面冷死个人!”皮氏眼睛一瞪就要发飙,她欺负苏慧娘已经习惯了,在她想来自己这样一喊,对方就该麻溜的让开,把他们请进去才是,谁想到—— “不好意思,大过年的,家里不招待来客。kuxingyy.com”苏慧娘丝毫没有让开身子的意思,只道:“若是没有什么事就请回吧!” “你————”眼看着苏慧娘就要合们,皮氏急了张嘴就要骂。这时,王二郎却上前一步道:“四弟妹请慢,我们此次来却是要接一人回家。”他嘴角勾起,声音缓缓地说道:“七弟在你这叨扰多日,博延在此谢过,只是今天是新春,正是家人团聚的时候,还是让七弟出来,跟我们一块回家过节吧。” 第19章 打出门去 面对着王博延的咄咄之言,苏慧娘却面色平静的反问道:“什么七弟,说起来我在王家也有大半年了,却只见过王大郎、王三娘、王五娘、五六郎和今天的你,什么时候王家又多出了个七郎?” “少给老娘在这装蒜。”皮氏眼皮子猛翻指着苏慧娘的鼻子骂道:“那小畜生住在你家的事,全村人差不多都知道,装什么王八犊子,赶紧给老娘让开。”皮氏猛的上前一步,就要去推苏慧娘,她都打算好了,进了屋先顺些东西过来,看这小贱人穿的流光水滑的,屋里肯定还藏了不少好东西。 “你敢!”原先迫于无奈,苏慧娘不得不对皮氏忍气吞声。可现在她已是自由之身,怎肯再允许这个老姑婆欺负自己。苏慧娘回手就抽出门栓,拿着硕大的实心横木,劈头盖脸地就向皮氏身上砸去,她已经忍这女人很长时间了。 那皮氏万万想不到一向随自己拿捏的苏慧娘竟然会突然动手,一时不防,几下就被打蒙了,苏慧娘一板门拍在她面门上,霎时,就让皮氏鼻血肆冒,痛的滚到在地。 “泼妇!你这泼妇!竟敢动手打婆母……”那王二郎也是个光说不练的,见自己母亲挨了打,竟只知道在旁边瞪眼睛看着。苏慧娘却瞟了他一眼,极其轻蔑地说道:“谁的婆母?我现在和你们王家一点儿关系都没有,少在那里攀关系。还有我看你也是个读过两年书的,就提醒你一下好了,按照大瑞律法,未经主人允许,私闯民宅者,按偷盗罪论处,杖责五十,蹲十年大牢。慧娘听说王公子有意仕途,还是别沾染上什么官司的好,否则,一个不好你这辈子怕都难得偿所愿了。” 王博延听了果然面露犹豫,只见他勉强笑了两下,抬起手上的东西对着苏慧娘道:“弟妹发那么大的火做什么,这是为兄的一点心意,还请收下。” 看着递过来的两个油纸包,苏慧娘头眼都不眨的说道:“不必了,我们苏家不差这些东西,二位还是请回吧!”说完,砰地下就甩上房门,里头落了门栓。王博延一张脸顿时黑的厉害,他狠狠地攥了下拳头,对着依然在地上打滚的皮氏道:“还不快起来,别在这里丢人现眼。” 皮氏向来打怵这个儿子,闻言不得不站起身,她被苏慧娘那几下拍的不轻,整个面上鼻青脸肿鲜血横流的:“那个小贱人!竟敢动手打老娘……”皮氏现在也反应过来了,她可是气的不轻,几步就冲到房门前又拍又踹的,疯狗似的在门口叫骂着,片刻后依稀的从门里面传来了一道声音:“去烧开水,我要烫死那疯叫的野狗。”皮氏大骂的声音骤然下降一个八度,人也不自觉的王边上退开了,脸上闪过抹惊惧的表情她心里却也知道,那小贱人说不定真能干出这事来。王博延见状面上更黑,他冷哼一声,转过身就走,皮氏想来想去赶紧跟了过去。 “二郎莫与那不知好歹的贱人生气。”皮氏谄媚的说道:“再说,王七郎那小畜生不回来才好呢,苏慧娘愿意养着,就让她养着好了,以后那小畜生再惹什么祸,跟咱们家可没关系了。” 王二郎闻言哼了一声,他关心的哪里又是什么王七郎,只不过他回来后听说,苏慧娘有了一个在京城当差的亲戚,所以想来套套交情、摸摸底罢了,本以为他屈尊降贵的前来,那苏慧娘应该感激不尽才是,没想到吃了个闭门羹不说,还被狠狠的扫了脸。 “娘,你也是个蠢的!”王二郎阴沉地说道:“干嘛给她出休书,若她还在咱家,是圆是扁还不由咱们搓揉。”皮氏听了心里却道,你那时候追着要钱,我不收了那十两银子,拿什么给你。然而,这话她是不敢在王二郎面前说的,只道:“好了,二郎莫要生气,今儿大过节的,咱们先回家,等过完了年,咱在想法子收拾那贱人。” 二人一路向着王家走去,只是银子什么的早先都给了王二郎,所以王家这个年过的着实凄惨了些,除了一小条肥肉外,竟是再看不见任何的肉腥。那王二郎见了不但没有任何的愧疚之心,反而满嘴的埋怨,认为皮氏等人薄待自己。田氏因着这个事早就憋了一肚子火了,不由在旁边挤兑了好些话,皮氏哪里容她说自己儿子,婆媳两个大过年的就干了起来,从屋里打到院外,着实热闹非凡。 且不说王家人的那些个丑恶嘴脸,单说此时的苏慧娘,她看了眼脸色铁青被林氏紧紧抓着的王七郎,微微笑了笑,把他招到自己身边:“干什么板着张脸,过来给姐姐笑一笑。”王七郎低着头,闪开了苏慧娘的触摸,一个闪身向着门口跑去,去被苏慧娘一句话唬住:“今天在家好好过年,不准出这个门。”王七郎听后恨恨地跺了下脚,转身进了自个的屋子。苏慧娘无奈地摇了摇头,林氏却有些紧张的过来问,却都被她挡了回去。就像是苏慧娘说的那样,今天是新春,有什么事都等过了节再说,她不想因着那些毫无相关的人毁了自己的心情。 傍下午的时候,苏慧娘开始准备晚饭,直忙乎了好几个时辰,一顿色香味俱全的年夜饭才被做好。肉的有糖醋排骨、小鸡炖土豆、红烧鲤鱼、素的有酱茄子、葱爆蛋、尖椒土豆丝、炒干豆腐、辣爆白菘总共八道菜。颜色各异的摆在桌上,看着就让人胃口大开。 苏慧娘亲自去了王七郎那屋叫了他出来,小孩儿一张脸还是有些难看,一副别别扭扭的样子,被苏慧娘拍了下后脑勺才乖巧了起来。他们家没有会喝酒的,苏慧娘就用装了茶水的杯子,笑着说道:“在新的一年里希望,女儿希望娘身体健康、长命百岁、希望弟弟早日康复,希望小七越来越听话,希望咱们家的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来,咱们干杯!” 几人清脆的碰了下杯子,林氏和苏文的脸上都是欣喜的笑意,便是王七郎也终于露出些微的笑模样。丰盛的晚饭受到了所有人的欢迎,特别是那道糖醋排骨,酸酸甜甜的极是好吃,直吃的王七郎一张小脸都变成了只小油猫。 热热闹闹地晚饭过后,全家人便坐在炕上,听苏慧娘读书,她读的是苏文带来的那座藤箱中的一本,也是特别简单的一本,堪称儿童启蒙的《世说新语》那里面都是一个个励志的的小故事,什么孟母三迁、凿壁偷光、悬梁刺股之类的。不但是苏文和王七郎就是林氏也听得津津有味。 苏慧娘这些日子没事的时候就会像这样读书给几人听,她这样做其实主要是为了王七郎,苏慧娘希望这孩子能多接触些正面的东西,别往歪了地方长。只是有时候往往不能达到目的,譬如说,当她讲完孔融让梨后,曾笑着问王七郎,如果他手上有一大一小两只梨,要怎么分。结果那孩子毫不犹豫地说道全是自己吃,一个都不给别人(七郎曰:慧姐姐除外)那副谁都别想从老子手里抢东西的表情,气的苏慧娘直想揍他。 时间就这样慢慢地走过,转眼间天色就大黑了起来,苏慧娘和林氏开始准备起今年最后的一顿饭——饺子。空间出品的大白菜又绿又水灵,再加上剁的烂烂的猪肉馅,和上葱、姜、酱油。饺子皮则是用白面,那种没有参杂一丝玉米的白面。很快,一个个肚鼓皮薄的小元宝就被摆在了竹帘子上。苏慧娘开了门,这时就能听到村子里陆陆续续传来的炮仗声,这叫迎财神,是一种寓意吉祥的风俗。他们家放炮的则是王七郎,小孩儿也是第一次干这活,当那不太长的红挂噼里啪啦的炸响时,王七郎的一双眼睛里微微冒出光来,极孩子气的在那里哈哈大笑着。 因为晚饭吃的太多,众人的肚子其实并不太饿,可是当那香喷喷地饺子端上桌时,众人的口水就开始自动自发的分泌出来,结果五盘饺子,被吃了四盘,苏文一张脸涨了通红,靠在墙上很是辛苦的摸了摸自己的肚子。 苏慧娘借机给两个孩子发了红包,每人二十个大子。苏文推诿的不收,被苏慧娘瞪了眼才收了起来。至于王七郎,人家早摆出副乖巧的样子,脆生脆气的说了声“谢谢慧姐姐,慧姐姐真好!”的话来,那白瓷娃娃的小模样让苏慧娘没忍住,喜的当场就摸了摸他的小脑袋瓜。 就这样,苏慧娘度过了她重生后的第一个新年,非常的温馨、快乐。她希望这样的日子,能够永远持续下去。 第20章 送豆芽儿 苏慧娘一向认为想要在一个地方能立得住,少不了要有自己的人际关系网,否则一旦有什么事连个帮衬的人都没有。她在名义上是个寡妇,不好跟村里的那些未嫁的小姑娘多来往,不过,却也无事。她的目标是三婶子和挂花嫂,因为有几次接触,她对两人的性格也比较了解,三婶子为人热心,就是比较喜欢唠叨,挂花嫂也不坏,是个挺实诚的人。 大年初三,正是亲朋故友相互串门的时候,苏慧娘就带着林氏,母女两个先去了三婶子那。农村人大都好客,再说苏慧娘也不是空手去的,她带来了一大盆自家发的黄豆芽。三婶子见了,当场就惊奇的连连直叹说自己从小到大可没见过这种东西。苏慧娘豪不藏拙的讲解了一边豆芽的生法她并不怕被什么人学去,因为王家凹这边并不产黄豆,就这些还是她在镇上买的小半袋才有的呢。 农村冬季的饭桌上多是酸菜、土豆、雪里红之类的,极难看见个新鲜的,可这黄豆芽,芽儿嫩嫩,晶莹剔透的,看着就招人喜欢,而且做法也简单,三婶子极高兴的笑纳了,决定今天晚上就给自己的老头子抄上一碟。从她那里出来后,苏慧娘和林氏又去了挂花嫂那,也送上了满满一盆地黄豆芽。桂花嫂自然也是极高兴的,苏慧娘和着她唠了一会儿嗑,她是个心思灵巧的,说出的那些话真真是顺耳,一场嗑唠下来就被桂花嫂引为知己,大有相遇恨晚的感觉。临走的时候,苏慧娘又给桂花嫂的女儿小满一个红包,足有五个大子,不用说,桂花嫂自是更满意了。 当然,从两个地方出来后,苏慧娘也得到了些有用的信息。譬如说,那王二郎似乎要暂时留在家里,直到三月份的县试才会回镇上。此时正是大瑞初建,百废待兴的时候,科举制度并不像六十年后那样划分精确只分三场,县试、府试和会试,分别对应着童生、秀才和举人。特别是会试每年都要在京城举办,若是榜上得名便可入朝为官。 苏慧娘听了便想着,那王二郎若是一心复习功课,可能就不会来再来找自己麻烦,至于皮氏她们却不用担心,她们巴不得王七郎永远不回去呢!果真如此,接下来的日子里王家那边毫无动静,苏慧娘偶尔出门的时候会看见田氏等人的身影,她下了决心,等天气再暖和些时,说什么也要先砌道围墙出来,省的再看见她们的嘴脸。 时间就这样一点点的走过,待过了正月十五,这个年便算是过完了。如此,苏慧娘便把心思一心一意地铺到陈家的那件嫁衣上,既然已经下了保票,她自当竭尽全力的来缝制。她做的嫁衣样式是跟现在流行的样式有很大的不同,原先鞑子统治天下的时候,汉人广受迫害,文化传统也出现了断层,这从婚礼仪式上便能看出,两对新人结婚时,女方只穿件连身红袍就可,样式简单到丑陋。因为大瑞建立的时间不长,所以大多数人家的新娘子还是这么穿,可是很显然,陈家是不满意这种“简单”的,所以苏慧娘就对整件嫁衣做了大幅度的修改,她参考了几十年后的嫁衣样式,采用了“三件套”的做法,最里面的是件裹身掐腰百褶红裙,外套一件广袖垂地流仙罩,肩膀处是彩霞映日披,至于上面绣的各种喜纹繁花更是不一而足,这是件极废心神的活计,得慢慢来才是,就这样,苏慧娘每天上午的时候做家务,下午的时候做嫁衣,日子过得紧凑,却也别有一番踏实。 拜苏慧娘“豆芽外交”政策的成功,三婶子和桂花嫂都开始频频与她们家来往,其中三婶子的年龄和林氏差不多,再加上她们一个爱说一个爱听,没多长日子就结出了交情。林氏也不再总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守在家中了,在这个对她来说其实很陌生的村子里,能有个说的上话的朋友,林氏的脸色也多出了抹欢快的笑容。而苏慧娘自己也与桂花嫂交情日好,到现在对方连只有一个女儿,迫切希望生个儿子的事儿都跟苏慧娘透漏了。 苏慧娘也曾经问过她关于王七郎的事情,出乎她的意料,王七郎不是皮氏亲生子的事似乎王家凹里所有人都知道,只是关于他父母的到底是谁,又为什么把孩子给了王家养的原因,就不为众人所知了。 日子平静、踏实、又琐碎。却也有些好事在发生,譬如说苏文的身体,自从搬到苏慧娘这里以后,苏文告别了吃糠咽菜,有上顿没下顿的日子,每天能够吃的又饱又好,苏慧娘又给他开了补药,而且每天煎药的水,都被她偷偷换成空间里的冷泉水。这般将养下来,苏文的身体果然大有起色,一张脸不再那样苍白,晚上也基本上不咳了,苏慧娘规定他每天要在地上走几圈,渐渐地苏文的精神头越来越足,喜的林氏阿弥陀佛的简直不知如何是好。而与之相比,王七郎的变化也是极大的,苏慧娘现在不让他往外面跑,每天都督促他读书、写字。这孩子也真是个聪明的,凡是交过的生字几遍就能记住,两个月下来,一本《童蒙》竟全都能识得。只是还不太会写字,每每这个时候,和他一起温习功课的苏文就会脸现得色,气地他小脸铁青,暗地里往死地练习。 春寒陡峭,冰雪消融,转眼间便到了三月。这一日,王家人声鼎沸,从早到晚欢天喜地的热闹个没完,隔着个老远就能听见那吵嚷之声,却是皮氏为自己二儿子搞的什么“送别宴”。苏慧娘听了这三字都不由自主的笑了出来,心想:这还没考上呢,就这么大张旗鼓,这要是考上了,皮氏还不得把天捅个窟窿啊。似乎也听到了这热闹的声响,苏文的脸上闪现出抹黯然来,苏慧娘心中一动,却也知道为何。苏文今年一十三岁,然,却已是取得了童生的资格,以他这个年龄来说是极不容易的,君不见那王二郎如今都二十四五了,也才堪堪是个童生。只是由于苏父故去,家境败落,自己身体又不好,所以苏文的学业被滞留了下来不能进益。 苏慧娘便笑着予话到,待到穿暖花开时也让他去镇上的学馆读书,条件是,他的身体必须完全康复。苏文听了当即大喜过望,想着姐姐每日含辛茹苦的养活家人,而今又要供自己读书,对苏慧娘更是感激莫名,姐弟之情更近一步。这让旁边的王七郎看的吃味不已,不过一想到,若是苏文去镇上读书了,慧姐姐就是他一个人的了,这样一想王七郎的心情蓦然好转,连着对苏文也有了些好颜色。 老话说的好,越能嘚瑟的人往往死的越快,这句话用在王二郎身上,就成了越想考中秀才的人,就越是考不中。毫无意外的,王二郎再一次落榜了!相比于风光奔赴考场的光景,王二郎回来时的样子可是灰突突地惹人发笑。听说,皮氏为此还病了一场……以上这些消息都是桂花嫂独家爆料的,苏慧娘表示,自己听的很开心,当天晚上就炒了四个小菜,美滋滋地喝了一壶茶水。 天气回暖了,苏慧娘便动了养些小鸡的念头,别小看了这营生,若是家里能有二十只下蛋的母鸡,别的不说,这一年的油盐酱醋钱便有了着落。说干就干,她先整理出一排鸡架子出来,又向三婶子抱了一窝鸡崽子回来,一共二十二只,毛茸茸,黄嫩嫩的靠在一起,那样子别提有多可爱了。 对于养鸡苏慧娘并不太会,可是林氏会啊!现在苏文的身体渐好,已经不用她太操心,这便开始有时间了起来,每天尽心尽力的照看着这些小鸡,而苏慧娘喂给小鸡的饲料,时不时的也参杂着空间出产的蔬菜叶,小鸡们吃了后反响非常好,个个精神十足,二十二只竟全部成活了下来,开始渐渐长大。 时间就这样渐渐地走过,在天气一日比一日暖和时,陈家的那件嫁衣也终于完工了。苏慧娘挑了个日子,亲自去了趟陈府。站在门口接她的还是那位妈妈,见了苏慧娘她一双眼睛里闪过抹惊奇。似乎在奇怪几个月前穷酸丑陋的少女,怎地有了这般大的变化? 很显然,苏慧娘的嫁衣得到了陈府夫人高度的评价和肯定,看着她那一脸欣喜的样子就知道对于这件衣裳她有多么满意了。 “去拿给小姐看看,省得她一天都晚的心神不宁。”而后,陈夫人又笑着对苏慧娘道:“苏姑娘也跟着去吧,让小女亲自试一试,若有什么不合身的地方,你也能当即就改。” 苏慧娘听了自是言是。 第21章 陈府公子 陈府的大小姐叫做陈如月,今年一十八岁,长得纤瘦高挑,就其面貌上来看并不是什么美人之流只是眉间有一股子英气,看起来极有精神,然而,但凡少女提起嫁人一事,必都羞涩难言便是她心里不羞涩,但面上总是要做出羞涩之态的。所以苏慧娘不得不坐在陈如月的闺房内,静静地等着那位光进里头换衣就换了半个多时辰的陈大小姐。 品了口青瓷茶盏中的银针茶,苏慧娘舒服的喟叹一声,这银针茶自是比不上什么雨前龙井、大红袍之类的珍品,却也算的上是能拿的出手的好茶,自她重生后一直为生存奔波,哪里有什么闲情座下来细细品茶,而从这点上也能看住这陈家的富足,非是一般乡镇富户所能比。 听说这位陈家大小姐是要嫁进上京的呢,念及这两个字,苏慧娘的心里出现了股浓浓地怀念,也不知这辈子她是否有机会再踏上那片土地呢?正当幽幽神往之时,一阵不急不缓的脚步声悄然响起,在苏慧娘还没有反应过来时,陈如月闺房的门便被推了开来,一名少年走了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