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刚好是休沐,奚信衡在院子里喂鸟。 很快管家急匆匆的走了进来。 “世子,少爷回京了。” 奚信衡的手一顿,“人呢?” 管家硬着头皮将下人禀报的说了一遍,“少爷说要进宫去办大事,还可以光宗耀祖,谁阻拦他,就是阻拦他的前程。” “他这么说了,下人也不敢再拦着,就急忙回来禀报了。” 奚信衡立即将手里的鸟食扔了,脸色微变,“这个混账,我去看看。” 还进宫办大事光宗耀祖,逗他呢? 别被人怂恿去宫里惹事就不错了。 管家也觉得奚睿说的不靠谱,“要准备马车吗?” 奚信衡一边转身去换衣服,一边道:“准备,我马上进宫。” 那个臭小子最好被惹事,否则这次真打断腿了。 另一边,梁明城正在书房和几个弟弟说话。 同样是管家来禀报。 “世子,少爷回京了,可他说要进宫去办大事,还是能光宗耀祖的,谁阻拦就打断谁的腿。” 梁明城差点将刚喝进去的茶喷出来。 “咳咳……”咽下去后被呛到,他咳完没忍住拍了拍书桌,“这个混账,什么时候能省点心。” 办什么光宗耀祖的大事,完全是扯淡。 一想到那混账要去宫里,他立即起身,“我现在就进宫去看看。” 二爷见状道:“大哥,小四真是越来越不像话了,再不管教,不知道要惹出什么大麻烦来。” 三爷平常做事是家里最古板的,也是对家里唯一的纨绔侄子意见最大。 “是啊,不行要不将他丢出去历练吧,我看莫家的莫清凌现在就很不错。” 只有四爷没忍住道:“小四虽然有时候不着调了点,但办事还是靠谱的。” “说不定真去宫里办大事了。” 家里就他和梁佑潇臭味相投,所以帮侄子说了句话。 二爷和三爷齐齐看向他,“也只有你才能这般睁着眼睛说瞎话。” 居然说那小子办事靠谱,眼睛不好使。 四爷:“……”他先忍一忍,如果侄子真办成什么大事,他在来怼两人。 不过他心里其实也没谱,毕竟侄子比起办事靠谱来,不着调的时候更多…… 梁明城也不相信自己那个纨绔儿子会办正事,他现在就担心那混账被人怂恿,跑去闹事带害家里。 “我去看看。” 他立即起身,让管家去准备马车进宫。 奚家和梁家赶着进宫。 奚睿几人已经蹭着莫清凌的队伍,跟着一起进宫了。 今天虽然是休沐,但宫中有什么动向,大臣们还是都知道的。 听说莫清凌不但从南溪县回来了,还带着京城里那几个小纨绔进宫,一个个都摸不住头脑。 心里想的就是一件事,难道那几个小纨绔惹了大事,被莫清凌亲自送回来了? 天赐良种的事,皇帝收到信之后并没有提前和大臣们透露。 皇帝做事一向都很谨慎,所以要自己确定后才会宣布。 虽然是相信莫清凌的,但却也怕突然闹个什么乌龙出来,反而不好收拾。 毕竟最近整个大梁都在传不利他的消息。 只是皇帝刚看完各地眼线送来的折子,眸子发冷。 他真是小看了封地上那个弟弟,竟然手中还掌握着一股这么大的力量。 他只能想到一个,就是先皇留给那人的。 这么一想,不由得气愤,这心真是完全歪了。 为了一个女人,竟然给他留下这么大的后患。 正在这时,宫侍来报莫清凌来了。 他收起眼中的冷意,露出个笑容,“宣!” 原本他已经想好要怎么收拾这个烂摊子了,但却也得伤筋动骨。 现在这天赐良种来的正是时候,不费劲就能化解这个大麻烦,还能提高他的声望。 很快,莫清凌走了进来。 他身后跟着席蓉几人。 “参见陛下!”几人行礼。 皇帝看到后面这串小纨绔有点懵,不过却面不改色,“免礼。” 他看着莫清凌问:“良种你带回来?” 莫清凌点头,“臣让人挑了一担,就放在门口。” “还有一些磨成了粉,陛下要不要让御膳房做了先尝一尝?” 皇帝就知道莫清凌做事很细心,“好,朕先看看种子。” 他直接起身,走到门外去看。 伸手将玉米种子抓起一把看了看,“你们尝过了?” 他是聪明人,现在也差不多猜到几个纨绔跟着来的目的了。 莫清凌先回道:“已经尝过了,饱腹感强,口感也不差,可以当做粮食。” “而且产量太高了。” 他从袖子里拿出早就准备的折子,“这是臣让人记录的。” 皇帝接过来翻开看,呼吸都加重了几分。 “皇舅舅,这玉米做成饼很好吃,玉米粉还可以蒸馒头、做窝窝头呢。” 席蓉一开完头,其他人就跟上了。 “对啊,皇上,这玉米的味道很好。” “皇上,我们都尝过了,您放心。” “五斤种子就可以收千斤的粮食,我们也是亲眼看到的。” 皇帝这会原本阴霾的心情一下晴了。 他笑着说:“好,等大司农来看过确定后,全都有赏。” 说完还吩咐宫侍将一些玉米面送去御膳房蒸馒头、烙饼和做窝窝头。 大司农这几天都在待命,很快就赶来了。 看到玉米种子后,神色激动。 又伸手抓了一小撮玉米粉放到嘴里尝。 “陛下,这玉米确实能吃。” 大司农又看向莫清凌带着半信半疑的问:“产量真那么高?” 莫清凌回道:“我敢用项上的人头保证,这是我亲自带人收的。” “这个我们也看到了,一亩地真可以收千斤。” “就是,我们几个都看着呢,大司农还有什么好不信的。” 大司农:“……”我就是不信你们几个好吗? 不过对莫清凌,他还是相信的,毕竟对方都敢拿项上人头保证了。 “其他的种子呢?我要看看。” 莫清凌已经准备好了,立即让人将剩下的玉米搬来。 这会,御膳房那边已经做好了玉米馒头等。 皇帝和大司农都尝了尝。 大司农激动得眼睛都红了,“陛下,如果真像是莫知县他们说的,这玉米产量有千斤,那就是我大梁之福啊!” 不过语气还在带着一些不确定和怀疑。 几个纨绔不干了。 “什么叫如果真像,本来就是。” “对,我们可是亲眼看到的。” “你这个老头,说话别模棱两可的。” “我们也能用项上人头担保,这就是真的,你这老头别找事。” 奚信衡和梁明城刚赶来,就听到了儿子们的话,差点没原地气和吓晕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