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掌握圣道之力

这是一个文道显圣的世界,读书就变强。林浩误入此界,背靠五千年文华,三千年诗韵,出人头地,肆意纵横。唤起一天明月,照我满怀冰雪,浩荡百川流,鲸吞未饮海,剑气已横秋。...

第055章 一言而为天下法
    “浩然笔!”


    司徒静惊呼,她认出来了这支笔,曾被浩然大儒所用,蕴含浩然之气,非常珍贵。


    “四尺多高的才气!”


    秦盛眼睛都亮了,林浩身前的原始文稿上面,盈盈着四尺多高的才气,才气直贯长空,如同白虹贯日,煌煌镇国之势。


    “这是一首镇国级别的诗句,必将传之千古!”


    周巍的身体激动到有些颤抖:“林夫子,我的名字,当出现在此诗题目中。”


    秦盛也是眼红:“周小子,这首诗可是镇国级别的,你小子才多少才华,不配这样的诗,要是名字入诗题,应当是我云松书院之名入题目。”


    书山赐下浩然笔后,光芒黯然,即将散去,青螺山中,依旧有余音缭绕,山谷激荡着诵读铁马冰河入梦来的读书声。


    林浩伸手一接,把浩然笔收在手中。


    入手刹那间,他已经对浩然笔有着了解。


    这样的笔,一般都是大儒才能够拥有的文道宝物,笔中蕴含着浩然之气,这是一种比起才气更有高级的、天地间所有生灵都可以拥有的特殊之气。


    心怀正义者,常行善事者,无论身份高低贵贱,上至可以遨游九天的仙神,中到统御一方的帝王,下到走街串巷的民夫,微至乞讨为生的乞丐,都有可能身怀浩然之气。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这难以说得明白。


    那浩然之气,最宏大最刚强,用正义去培养它而不用邪恶去伤害它,就可以使它充满天地之间无所不在。


    那浩然之气,与仁义和道德相配合辅助,不这样做,那么浩然之气就会像人得不到食物一样疲软衰竭。


    浩然之气是由正义在内心长期积累而形成的,不是通过偶然的正义行为来获取它的。


    一旦你的行为问心有愧,这种气就会缺...


    浩然笔中就蕴含着浩然之气,是德强兼备的读书人蕴养出来的宝物。


    唯有心怀正道的人,才能够发挥出来其强大的力量。


    若是心怀不轨,手持浩然笔,也无法发挥出来其蕴含着的最宏大,最刚强的力量。


    “倒是个好东西!”


    林浩手握浩然笔,心中颇为欢喜:“或许是书山也感应到了我的下一首诗中,蕴含着冲天的豪气和强烈的正义感,所以才赐下这样一支笔。”


    手持浩然笔,林浩不再用灵笔,心中豪气完整,书山龟砚也浮现在他的面前,龟砚中墨汁散发着清香。


    浩然笔放入龟砚中,醮满了墨汁,笔端圆润、挺直。


    就着胸中的豪气,落最后一首诗。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才气再次汇聚,天地间文韵再次激荡,书山将要隐去的影子,再一次被拉了过来。


    甚至。


    林浩感觉,刚刚的书山中传来一种懵懂的情绪。


    郎朗的读书声,也再次响彻在青螺山中。


    一个个灿灿生辉的文字,汇聚成一把锋芒无比的且带着浩然之力的宝剑。


    而让周巍、秦盛两人眼红,司徒静激动的是。


    这首诗的原始文稿上面的才气足足有五尺多高,比铁马冰河入梦来还要高处近乎一尺。


    “传天下!”


    “这是一首传天下级别的诗文!”


    两人喜极而泣。


    他们读书多年,见多识广,却是还从来没有见过这个级别的诗词文章,这样的诗词文章,只在传说中。


    就算是在书山中,这种级别的诗词文章也是不多,想要阅读,需要付出不菲的代价。


    级别越高的诗词文章,所蕴含着的儒术,也会越厉害。


    “我要试着把两种儒术融合在一起,不知是否可行?”


    林浩感受到体内的才气疯狂增加,举人明珠熠熠生辉,绽放出来耀眼的光芒,且明珠也开始增大。


    才气汹涌,不断的提升。


    对于这些。


    林浩并没有在乎,而是尝试去融合两种不同的儒术,虽然都是剑的儒术,可是两种蕴含的文韵特性并不同。


    试了几次。


    金色的小剑,三尺的长剑一同出现。


    各自荡漾着不同的文韵。


    但是都充满了豪气,有着打破束缚的意味。


    情景交融之处。


    金色的小剑、三尺的长剑,最终融为一体,化作一个淡淡的剑字,落在了林浩的举人明珠上面。


    “居然是个剑字...”


    这有些出乎林浩的意料,没有想到会出现这样的事情。


    “难不成,最终所有的儒术,都会化为一个个纯粹的字体,而每一个字,都可以演化出来不同的儒术?”


    林浩若有所思,心中想起来一句话。


    仓颉造字一担黍,传于孔子九斗六。


    还有四升不外传,留给道士画符咒。


    “莫非这世上流传的汉字,每一个字,都蕴含着符咒一样的神奇威力,而儒道就能开启这没一个字的力量,释放其中蕴含的奥义?”


    “就是不知道,两种儒术融合为一个字之后,还能不能化作两种儒术?”


    心念一动之间,举人明珠上面的剑字,陡然发出两道不同的文字洪流,一首美人如玉剑如虹,凝聚在一起,化作一柄金色小剑。


    一首十年磨一剑,汇聚在一起,化作一柄三尺长剑,秋水盈盈,正气浩然,杀意无穷。


    “聚则一个字,散作诸儒术,倒是神奇的紧。”


    林浩并没有忌讳在场的人,当众按照自己的奇思妙想,施展着不同儒术。


    身体的四周,一会儿青竹横空,一会儿剑气弥漫,一会儿铁马冰河,一会儿美人如画,种种儒术不断的变化。


    并没有继续相融。


    “以后我若是继续写同类型的诗词文章的时候,很有可能都相融为一个字,那是不是说,未来有一天,若是把所有的儒术融会贯通之后,能不能相融成为一个字,到时候,是否就是儒道圣人,一言而为天下法。”


    “要是诸般儒术,万千文道,融为一个字的话,这个字,会是什么字?”


    本站网站: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