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穆宇都晃花了眼。laokanshu.com “二丫姐真好看,若是做我嫂嫂就好了。” 他小小年纪,并不知长兄那份心思。他只知除兄长外,再无人如二丫姐这般对他好。即便是哥哥最好的友人裴大哥,虽然对她好,但两人见面时间短,他印象并不深刻。 宜悠并未放在心上,反而点点他的鼻子:“小小年纪,竟想着这些事,大字写完没有?” 接过穆宇递来的纸,她着实大吃一惊。不过七八岁的孩子,字虽见不得多好,但一笔一画颇为方正,且粗粗看来无一错处。 帖子中有一字“懿”,比划甚多,他初临帖,竟然写得丝毫不差。 宜悠捂住脸,无法抑制自己的悲哀。莫非这便是世人口中的天分,再看长生所书,一团团的墨迹分不出个横竖撇捺。 ** 勉强稳住自家无读书天分的悲哀,她揉着面,思绪却飘到巧姐身上。 今日五谷斋之事给她提个醒,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并不只是传说。前世巧姐不得有孕,身形消瘦且郁郁寡欢,其娘家竟像未曾得知一般,不闻不问。 这些时日她一直关注姜家,姜家乃是云州大族,虽本支身处州府,县城内却有旁支。通过旁敲侧击,旁人对姜家皆是溢美之词。她原以为定是巧姐犯下大错,虽觉处处违和,仍准备自县衙下手。 可如今她却有了怀疑,常逸之不也是风光霁月。前世陈德仁谋财抄家,落得满堂喝彩。官家惯会装模作样,她面上看到耳中听到的,不知经过多少层美化。 此刻她已下定决心,定要行一回密友之责,陪伴巧姐安然度过出事的新婚前几日。 以她前世的经验,章氏成亲第二日便急忙赶往云州。出事最可能是在当日,如今只要熬过三朝回门,便能安然无恙。 ** 一切想好,第二日天明,宜悠自宵禁结束前便起身。四合院中有一口井,此处又靠近护城河,倒是常年不缺水。 打水洗漱打扮好,天明前她赶到县衙。此处已是张灯结彩,中门大开。 见着她来,巧姐自是欢喜。 “我还当你会生昨日之气,你这一来,我便放心。娘已送那几个刁奴往北院,待府中忙完,便交由人牙子发卖。” 宜悠逐渐对章氏崇拜起来,至于原先讨厌的那点嚣张,如今在她看来便是气势。 “真是有劳夫人,如此忙碌,还在为我担忧。” “宜悠就是会说话,看你今天穿的漂亮的,竟是把我们都给比下去。” 一屋子小丫鬟失笑,宜悠叨扰。在吃了两计粉拳后,宾客也渐渐上门。 毕竟不是男方,宴客排场并不大。章氏再疼女儿,也不能让人说不知礼。故而她另辟蹊径,酒席还是那些着,奢华程度尽量往高处拔。 默默估量着酒席价钱,姜家早早派来的管事此刻却心慌起来。姜成文那事他也有耳闻,陈家如此重视闺女,这亲事怕是要结仇。 而当看到精雕木盒装的喜饼,听完这喜饼的精工制作后,他更是擦起了虚汗。 拭汗的动作,恰好落在宜悠眼里。 第62章 v章 宜悠倒不认识擦冷汗的人,但婚嫁这种重大场合,何种身份坐何处皆有定规。 有权有势人家成亲不比寻常农家,要的就是排场。而排场此物,多来自亲家双方默契合作。比如单说嫁妆,多到库房装不下,婆家显得小气。嫁妆少了填不满库房,娘家面上不好。诸如此类杂事不胜枚举,每样都得各自出人沟通,力求尽善尽美。 此人便是如此来头,按理婆家人不入娘家席。不过来客总不能饿着,所以便在偏院为他们特设一桌。 是以现在,宜悠很容易便能确认门边人身份。等她再“无意”向传菜的小厮问询,更是得知此人乃姜家派来人的头。 姜家公子素有贤,明明是喜事,为何却会愁眉苦脸躲躲藏藏的擦冷汗? 但凡是人看到,便会觉得其中有问题。不过此处偏僻,除却她这样的有心人,一般也不会注意便是。 宜悠抓耳挠腮,最终还是没想出此事该当如何。婚姻是结两姓之好,明眼人都能看出,章氏很满意这门亲事。姜公子风评很好,若她此刻去巧姐耳边明言:你未婚夫有问题,你嫁过去绝对不安生。 不论巧姐是否相信,章氏手下的人,绝对会第一时间将她当疯子抓起来,送到北院与四丫和那几个厨房闹事者作伴。 如今她最后悔的,便是前世只将心思用在争宠上。于人情琐事,从不多做关心。以至于不论出何事,她都得抓瞎,一步一个脚印的从头再来。 人总不能不留遗憾,默默劝慰自己,她便向巧姐所在院子走去。 “宜悠,来一块吃饭。” 巧姐面前的饭食颇为丰盛,宜悠也不与她客气。坐定后,她开始旁敲侧击的询问。 说到未来夫婿,巧姐初时还稍显羞涩,很快便自如起来。大越本就对女子优容,巧姐虽是闺阁少女,但成亲前也与姜公子见过几面。 在她口中,那姜家公子是为温和之人。年方十八,面冠如玉,书虽不如巧姐在国子监的亲哥哥读得好,但也算不得差。 “他待人很是温和,姜家家风也颇为清正。” 看她眼睛越来越亮,到最后面色闪出两朵酡红,宜悠心却渐渐下沉。 不论巧姐与姜公子有着怎样的过往,前世她总过得不顺遂。可年少时的思慕之心,哪是那般容易打消。 “你这般,竟是恨不得此日便是初八,敲锣打鼓八抬大轿上门。” “竟知道笑话我,我哪有那般。” 说着说着,她神色便萎顿下来:“娘说过,新媳妇最难做的便是头一年。姜家那么多叔伯姑婶,我都怕到时我记不住。” 这便是每个新妇的烦恼,虽女子可和离亦可自立门户。然如今天下大势,终究是男主外女主内,男女结亲阴阳调和。 “别想太多,慢慢来便是。”话锋一转,她问道:“听闻先前县丞大人亦是翩翩少年郎。” 巧姐干脆停下筷子,拉她盘腿坐在床上,两人面对面,向她说起了自家爹娘的往事。 才子佳人不仅是话本中的桥段,县丞夫妇便是如此。穷书生遇上富家小姐,两人成亲外任。与一般的得势便抛弃糟糠之妻不同,此处糟糠太过剽悍,反而制住了穷书生。 “虽说而不言父母之过,不过娘着实比爹要能干。若不是她强硬,怕是我得有不少弟妹,哪如现在悠闲。” “那是自然。” “娘也是看上姜家这点,男子年过而立无嗣,方可纳妾。” 宜悠眉头皱的更深,她记得自己最得势的一年,曾随年礼赏过下官子女银锞子,姜通判嫡长子家分明有一份。 姜大公子年纪轻轻,不可能如此早便过继。可家规重如山,如若违背,整个家族便会被耻笑,他也不可能违反。那究竟他是如何瞒天过海,做下如此之事? “今早一进门你便皱着眉头,怎地,如此舍不得我?” “当然舍不得你。” “切,别这般肉麻,这几日好累,你且陪我躺一会。” ** 哄着巧姐睡下,宜悠悄悄下床。掩上房门,她走到前面。 陈县丞在吃酒,主持中馈的重任全然落到章氏身上。宜悠站在一旁,看她坐于主座,行云流水的迎来送往,指挥上菜,偶尔起身与各家夫人热闹的叙话。 虽然万般繁杂,但她却丝毫不见忙乱。府中一切井井有条,宾客脸上也是真诚的满意。 见她走来,章氏忙招呼:“宜悠来了,过来帮我看着喜饼。” 宜悠走上前,章氏很简单的嘱咐道:“最里面三桌客人,走时发带盒子的。其余人,均用红纸。若是不够,再发新做的。” 这便是区别待遇,可来人皆是聪明的,皆是欢欢喜喜收下,满脸笑容的道和。 有人率直,当场打开后便惊讶于这巧妙的心思。章氏得了面子高兴,也不吝于给她做面子。 “喜饼正是宜悠这丫头所想,她那巧心思,我看着也喜欢,便将喜饼交由她来做。” 人人都卖章氏一个面子,宜悠插话时便说出自家包子买卖。 “我吃过,回去命人包,却怎么都不出不来那个味。”某穿锦缎的夫人说道。 “还真这般好吃,你是怎生做出来的。” 宜悠却不会透露白石之秘,只谦虚的说各花入各眼,夫人府里做得肯定很好吃。 她本就生得美,如今态度不卑不吭,却能说得每个人都高兴。就这一回,领喜饼的人都记住了沈家包子铺有个能说会道有漂亮的掌家小娘子。 甚至等到两日过后,随着吃喜宴的人归家,喜饼传遍云州,她更是背地里被人称做“喜饼西施。” 当然那是后话,此刻趁着空当,她还是缓缓道出:“我见偏远中那些人,听到前院这般热闹,却是不太高兴。” 章氏错愕而后很快释然:“此事还与你有关,那姜家凡事都要最后,如今却让我在喜饼上出了风头,他们怕是一时间不太习惯。” 见她丝毫不往别的方面想,宜悠抓住喜饼盒,决定放弃努力。 ** 这般忙碌两日,初八一早便是巧姐吉日。 宜悠出门前,小心的摸到厨房,将一柄切菜用的七寸刀包好藏于衣内。昨日秋老虎已过,衣裳稍稍厚点,她胸部已经初步发育,此时藏一把刀,别人也看不大出来。 小心驶得万年船,巧姐自幼活泼,被章氏悉心调养出来的女儿,身体怎么可能差。婚宴当日把守严密,自不可能出现剧毒之药。她想了又想,唯一可能的缘由便是外力伤害。 “二丫在做什么?” 宜悠一哆嗦,险些露馅:“娘,我喝口水,得早些去县衙。” 李氏狐疑的送走女儿,眼尖的发现少了一把刀。 连忙追出去,外面却早已不见人影。刚想出门去追,小腹一阵疼痛,这是她年轻时落下的病根。 事到如今,她只能相信女儿不是那般不知分寸之人。 ** 宜悠一路走着,便见自县衙出城的路早已被清理一新。沿街处皆贴满大红“囍”字。宜悠前世身份摆在那,在内宅她可以横,但在外却是大夫人一手操持。 这是她第一次目睹达官贵人家的婚宴,虽然只是一县丞,这排场却不是常人可比。 待走进后,她总算见到全副排场。装好的六十四台嫁妆左右摆满整整一院子。衙役换上喜庆衣裳,准备抬嫁妆。陈县丞也是宠爱幼女,甚至将自己出巡时的仪仗全数调来。 若是御史在此,定会参他一本公器私用。可在没人管的县丞,此举只会让人眼前一亮,道一声气派。 开脸上妆,穿好嫁衣戴上凤冠霞帔,原本活泼可爱的巧姐,此刻却多了几分成熟味道。宜悠感叹,这种介于天真与成熟间的独特之美,她看了都要心动,姜公子如何舍得那般? “自早上起我便没用多少饭,如此这般,不知能否熬到晚上。” 章氏痛批:“新嫁娘吃出个大肚子,到时仪态不雅。” “可是,真的饿!” “娘自给你准备点心,等会一路上,你便可先垫垫饥。如今不行,妆会花。” 宜悠灵机一动,拿起桌上苹果,削皮后切成拇指盖大小的块状,再用竹签插上,递到她面前。 “夫人,吃些水果不涨肚子。” 章氏终于点头,巧姐朝她投来感激的笑容,只是旁边几位陪嫁妈妈脸色却略有些不自然。 “妈妈们可是有何意见?” 几人不言语,其中年岁较大的开口,一副苦口婆心的模样:“夫人,新媳妇要伺候公婆立规矩,最是难熬,万不能掉以轻心。” 巧姐咽下苹果,嘟起嘴:“在自己家中,随便些又有何不妥。” 妈妈并未多言,面上却是明显的不赞同。宜悠皱眉,章氏或许觉得巧姐太跳脱,所以选了几名严肃的妈妈。可这样规矩大于主子的人,跟过去后真的合适? 章氏看看自己选的人,再瞅瞅一团孩子气的女儿。 她何尝不想让自家闺女轻松自在,可丈夫官位摆在那,姜家已是最好的选择。女人总得过这道坎,嫁给没规矩的人家怕是更受罪。 “他们说得也有理,一开始是得多注意些。快些吃完,再涂点口脂。” “恩。” 宜悠却是明白了章氏那份心,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