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母后,臣妾真没对充媛做什么。”太后觉得自己百口莫辩,“臣妾只是觉得聂充媛没什么见识,想教导她写字,故而先让她学磨墨罢了。” “呵。”太皇太后冷笑一声,“若是如此,当初你进宫,哀家不该也这么管教你吗?” 太后哑巴了。 这点儿任凭她怎么解释,她让聂充媛磨墨半个时辰是实打实的事。 “要哀家说,你有心思操心皇帝后宫,不如多抄写些佛经,好好养养心性!” 太皇太后语气前所未有的不客气。 太后既怒又羞,老不死也敢这么对她说话! 偏偏碍于孝道,她还不得不道:“母后教导的是。” “聂充媛,哀家带走了,往后她的事,你少操心。”太皇太后撂下这句话,直接把聂青青就带出了慈安宫。 邓公公等人就算想拦也不敢拦。 第56章 入宫的第五十六天 ◎入宫的第五十六天◎ 聂青青出了慈安宫后, 才忍住委屈,她抹了一把眼泪,冲太皇太后屈了屈膝, “多谢太皇太后。” 太皇太后瞧着她这小可怜样,原先她不过只是顺着皇帝的意思过来救人,这会子真起了几分怜爱,“你这孩子,快起来吧。” “谢太皇太后。” 聂青青乖巧地谢了恩。 太皇太后又看了她的脸一眼,忍俊不禁,小花猫似的,“你脸上现在好些墨迹,妆又坏了, 不如去我的延年宫洗把脸再出来。” 墨迹? 聂青青毫无察觉,她还想伸手摸脸,被许姑姑拦住,许姑姑哭笑不得:“充媛, 您这可不能再摸了,再摸这小脸就更花了。” “啊?” 聂青青惊讶地低头看看自己的手,不知几时手掌边沾了墨水, 嫩如春笋的手指上一指头一个黑点。 聂青青扁扁嘴, 委屈巴巴地看向太皇太后。 太皇太后笑呵呵,招呼她跟自己回了延年宫。 延年宫的简陋让聂青青有些惊讶, 但当她看到院子里那几垄地的时候,眼睛直接放出光了, 哇了一声。 “这是太皇太后您的地吗?” 聂青青兴奋地看向太皇太后问道。 太皇太后不意她会对这地感兴趣, 点点头:“是啊, 我平日在宫里就只忙着照料这几块地, 现下是冻上了,等秋日瓜果都熟了,看上去真美。” “那肯定很棒吧。” 聂青青羡慕不已,她从小就盼着自己有块地,能够种各种各样她爱吃的菜,要是能养几只小鸡小鸭那就更好了。 太皇太后笑容更深,“是很棒,我年轻的时候曾经跟随父亲在国内游玩,但最美的还是这片田地。” 司空霖在顺心殿等了老半天。 他怎么也静不下心来做木工,看了看外面,对侯文问道:“曾公公去了有多久了?” “得有小半个时辰的时间了。” 侯文恭敬回话。 这都小半个时辰了,便是太后再刁难也该回来了才是。 司空霖坐不住,正想着要不要叫侯文去瞧瞧到底怎么回事,曾青回来了。 司空霖眼睛一亮,故作淡定坐下。 曾青进来后,回话道:“皇上,聂充媛已经出来了。” “嗯。”司空霖把玩着手里的杯子,眼睛瞥了瞥他后面,发现没人的时候,愣了下,“她人呢?” 她? 曾青明白了,笑道:“皇上,太皇太后请聂充媛过去做客了。” 这个女人…… 司空霖磨牙,这平安无事出来也不来跟他报个信。 “皇上要不过去看看?”曾青是闻弦知雅意,低着头,道:“奴才瞧着聂充媛哭的可可怜了。” 还哭了? 司空霖坐不住了,立刻起身,朝外走去。 曾青等人暗笑,连忙拿了狐裘跟手炉赶上。 司空霖到延年宫,就听见里面传来聂青青银铃一般的笑声,“皇祖母,您太厉害了,那些虫子我都不敢抓,您怎么敢的?” 这是受委屈的样子? 司空霖回头瞪了曾青一眼。 曾青缩了缩头,“奴才可没说谎。” “皇上驾到!”有眼尖的小太监通报了一声。 里面传来一阵着急忙慌的动静,这动静里满是聂青青的声音,一会子要穿鞋一会子要拿个手炉,再对比太皇太后从容慈祥的声音,司空霖就是忍不住闭眼。 “皇上,您怎么来了?” 聂青青终于收拾好了出来,她换了身衣裳,原先那身衣裳也沾了墨点,现在穿的是太皇太后早些年的衣裳,水墨画的高腰襦裙,挽着墨青色锦缎披帛,鬓发也重新梳起,梳的是飞仙髻,面容却只淡扫峨眉,薄涂唇脂,此时一亮相,恍若天上仙子落凡间。 司空霖的眼里闪过惊艳神色,看了好几眼。 太皇太后含笑,“皇帝,聂充媛这身衣裳好看吧?我给她挑的,是早些年我没上过身的衣裳,那会子收了起来还想着将来不知几时能用上,没想到,今日就用上了。” “也还成,主要是祖母的眼光好。” 司空霖干咳一声,嘴硬说道。 聂青青就没好气地低声哼哼。 什么叫还成。 刚刚眼珠子都要掉在她身上了。 臭男人,虚伪! “皇帝,在外面风大,不如进来说话。”太皇太后看着这小两口耍花腔,也觉得乐呵,招呼司空霖进殿。 殿内比外面暖和了不少,炭是点的足足的,加上烧了壁炉,就更是暖和了。 司空霖去了狐裘,坐在太皇太后下首,瞧着跟前的菜色,“祖母是跟充媛在用膳?” “是啊,适才充媛说想尝尝我这里的菜色,便让下面人做了几道菜,皇帝不如也尝尝。” 太皇太后招呼道。 这几道菜都很简单。 炒白菜、腌萝卜炒肉、白萝卜炖鸭肉、还有一道芙蓉蛋。 芙蓉蛋其实就是鸡蛋里加了肉沫。 这样简陋的菜色,便是稍微富贵些的人家也都看不上,但司空霖却毫不介意,直接让人添了一副碗筷,陪着太皇太后跟聂青青用膳。 太皇太后虽然出身名门,但却并不死板,边吃还边跟聂青青讲自己怎么种地,“这种地要讲究节气,有些人以为农民冬日里就闲下来了,其实不是的,民间有几句俗话是这么说的,冬闲变冬忙,明年多打粮;冬季不停腿,春天不吊嘴。” “这说的是冬日里也忙活照顾田地,这样来年才有好收获。” “原来是这样,我以前一直以为农民冬天就能休息,没事干了呢。” 聂青青恍然大悟,“我以前听说汴京里寒冬都会有农民进城里打短工?” “那是因为冬日再忙也忙得有限,不比春夏秋,所以这才有空进城。”太皇太后丝毫不介意聂青青的问题多,一一加以解释。 “原来如此。” 聂青青放下筷子,“我懂了,这冬闲其实说的是他们比平常闲,但其实还是忙的,对不对?” “聂充媛聪慧。” 太皇太后赏脸地夸赞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