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会儿喘两口气,然后继续说。kunlunoils.com 路仁嘉心中难受极了,强迫自己记住钱良说的每一句话。 钱良这是回光返照,路仁嘉知道,钱良自己也知道。 终于都叮嘱完后,钱良长抒一口气,努力冲路仁嘉笑了一下,“你师父我总算后继有人了。” 路仁嘉眼泪涌出来,“师父。” 她原先一直不愿向钱良叫师父,如今愿意叫了,却没有机会了。 钱良说道,“你做的佛跳墙,哪里都对,只是少了一样调料——” 路仁嘉心中冰凉一片,她最近每日最怕的,就是钱良提到佛跳墙。他最初就说过,佛跳墙放在最后教自己。路仁嘉当初每天都盼着学会佛跳墙,赢了和钱良的比试,然后就可以离开闽地,继续上路。 她还因为钱良偷学了她的改进版佛跳墙,却不肯告诉她佛跳墙的调料,让她输给钱良,只得拜他为师,在心里骂过钱良很多次。 可是现在,她每天最怕的就是师父提到佛跳墙。 路仁嘉知道,师父全靠一口气撑着,若是师父将佛跳墙教给她后,师父就真的时日无多了。 路仁嘉真的不想听自己缺的那一味调料是什么了,却只能更靠近师父一些,认真的听清楚、记下来,让师父安安心心的走。 “野菜末。油菜叶末也可以,但是最好的,还是野苋菜末。” 路仁嘉连连点头,示意自己记下来了。 “好了,我将我所有会的,全都教给你了。”钱良笑着说,虽然牵动嘴角已经有些费力,但是路仁嘉能看出来,钱良的神色真的很舒心。 “仁嘉,师父知道你心肠软。你也不要太难过,师父年纪已经这么大了,谁都有这一天。何况师父现在很满足,心愿也都了了,这一辈子没白过。”钱良说。 “你以后多多保重,你天资高,又肯下苦工,最难得的是心性纯善。如今你已经超过师父我了,以后会有更大的作为的。” 钱良这些话,听起来太像是遗言,路仁嘉握住师父的手,流着泪不断点头。 “师父都说了,让你不要难过。”钱良伸出手来,想帮路仁嘉擦擦眼泪,却抬不动胳膊,好作罢。自嘲得笑了笑,“几个月前还能稳稳的颠勺呢,如今抬都抬不起来了。” 钱良闭上眼睛,“你下去吧,我睡一会儿。”路仁嘉为钱良盖上被子,自己在旁边的榻上躺下。她不敢再出屋了,师父随时都有可能走。 果真,钱良这一睡后,就开始昏迷,其间又睁开了两次眼,但都没几分钟便又昏过去了。两天之后离世了。 路仁嘉是第一个发现的。 因为她听到了系统的声音,【叮!宿主成为闽菜第一人。】 路仁嘉颤抖着去探师父的鼻息,师父果真去了。她哇的一声哭了出来,师兄们也跟着哭。 这是她第一次听到系统提示完成任务后,没有高兴,而是浓浓的哀伤。师父以为自己在闽菜上已经超过了他,但其实并没有,否则系统也不会在师父离世后,才提示自己成为闽菜的第一人。 路仁嘉虽然遗憾自己最终还是没有将师父的所有都学到,但是师父临终前,以为自己已经胜过了他,从而安心的走了。路仁嘉心中还觉得宽慰些。 不过她以后要更加努力了,她要真正比师父更厉害,不能让师父临终前的愿望落空。即便落空了,师父也不会知道。但是路仁嘉自己心中决不允许。 路仁嘉注意到,这也是系统第一次提示任务完成的时候,没有说“恭喜宿主”四个字。 “系统,谢谢你。”路仁嘉低声说。 钱良下葬的时候,不少人都来了,有些是生前的朋友,有些是厨子,更多的是常来聚贤楼吃饭的客人。 路仁嘉跟在几个师兄后面,为钱良披麻戴孝。 钱良头七过后,人人都以为路仁嘉会离开,毕竟路仁嘉之前每天都念叨着要走。如今钱良去了,路仁嘉更没有留在这里的理由了。 路仁嘉却留在了聚贤楼。 作者有话要说:第二更,么么哒~ ☆、第82章 年关将至 路仁嘉心中清楚,自己的闽菜还欠些火候,她要真正超过师父生前的水平后再离开。 钱良走了,聚贤楼的生意一落千丈。酒楼老板恳求路仁嘉留下来,路仁嘉很爽快的答应了。 只是她迟早是要走的。路仁嘉想着,师父说出来的心愿,是希望闽菜后继有人,没有说出来的心愿,是希望闽地也有人能将闽菜传承下去。 只是钱良知道路仁嘉不可能一辈子留在这里,这个心愿就没有说出口。但是路仁嘉心中清楚,师父深爱着这片土地和这片土地上的人和食物,一定是希望有人接替他,留在这里的。 路仁嘉叹气,这个心愿自己恐怕难以帮师父实现了。 黄芩找到路仁嘉的时候,路仁嘉惊讶极了。 “你说你要留在这里?”路仁嘉不可置信的问。见黄芩点头,路仁嘉又问道,“你是说,不跟着我们回宫,在这里落户生根,一辈子都在这里过了?” 黄芩接着点头,“师父呢?您一定会回宫吗?我们本以为,师父没准也不想回去了呢。” 路仁嘉愣了一下,她竟然真的从没有想过留在宫外,不知什么时候起,她已经将皇宫当做家了。 “我会回去的。”路仁嘉认真道,“这样的话,你还要自己留在这里?” 黄芩嗯了一声。路仁嘉叹气,“为什么呢?” “这里多自在,如果我能成为师公那样的厨子,平常也是被人捧着巴结着,一菜难求。”黄芩道,“我也收几个徒弟,等我走的时候,也有人披麻戴孝,城里爱吃我的菜的人都来送我一程。” “多好。”黄芩声音有点哽咽,“自从我进了宫,我从来就没想过,等我走的时候还能有人披麻戴孝。” “就算是成不了师公那么厉害的厨子,收几个徒弟还是没问题的。”黄芩笑着道。 路仁嘉心中一颤,她这才发觉,自己对两个徒弟的关心也不够。她既不是一个好徒弟,也不是一个好师傅。 黄芩在路仁嘉心中,是一个天分不错又肯吃苦的徒弟。为人沉默,但是很关心身边的人,总是能让人心头一暖。 如今才发现,她根本不了解黄芩的内心。作为一个古人,似乎都对身后事看得格外重。太监们自幼去势进宫,也都是可怜人。 路仁嘉想想也是,黄芩曾经不过就是一个服侍人的太监,后来才来自己身边,当自己的徒弟,每日跟着自己学厨艺。 即使学有所成,在宫里也不过是进御膳房做一个御厨,虽说比服侍人的奴才强上不少,但是御厨归根到底也是为宫里的主子做饭的,或许不少别的奴才巴结着,可还是要在主子面前弯腰。 若是黄芩留在这里,在哪个酒楼里当上掌勺师傅,酒楼老板都得小心对待着,生怕他被旁的酒楼挖过去。 这样的日子就自在多了。好歹能挺直腰杆,也自由自在。 但对于黄芩来讲,最在意的好像还是死后有人披麻戴孝,路仁嘉虽然不太理解,但是钱良下葬的时候,虽说不上万人空巷,但是送葬的人几百个还是有的,场面的确挺震撼的。 既然黄芩想留下,路仁嘉心中又有了新的成算。 她师父想在闽地有个人继成衣钵,她徒弟想留在闽地。这还有什么好说的?不是刚刚好嘛。 路仁嘉决定自己就留在这里,推黄芩一程,将黄芩教导出来,既完成的师父的夙愿,也帮黄芩在这里站稳脚跟。 一检查,黄芩的闽菜做得相当有模有样,路仁嘉很是惊讶,虽然当初她没日没夜的在厨房学做闽菜的时候,黄芩和白芨两人会一人半天,在厨房给她打打下手,但是他俩真没独立的做过闽菜。 看来黄芩留在闽地,不是一时心血来潮,怕是早就打定了注意,一直有用心学闽菜。 黄芩有些基础,路仁嘉教导起来也轻松。教导黄芩的时候,路仁嘉自己也巩固了,正好一举两得。 不过即使这样,路仁嘉自己想要达到师父生前的水平,再将黄芩教导的差不多,也不是一日之功。她想了想,还是给宫里写了信。 给皇上和皇后各写了一封。 这还是路仁嘉出宫后第一次给宫里写信。她知道随性的侍卫,每隔一段时间,会往宫里递平安的消息,也就没有写信。 关键是不知道写些什么。路仁嘉总觉得,虽然皇上和皇后都很痛快的答应她出宫了,但是她不知怎么面对他们。 皇上已经做出了将来会专宠自己的承诺,虽然她将信将疑,总觉得这种事情得做到后才能算数。但是她也知道皇上心中是真的有自己,且目前只有自己的。 在清朝,她这样出宫,一走就是好多年,绝对是荒唐至极、大逆不道的。但是她也不想委屈自己,在后宫里巴巴的等一个男人,一等就是很多年。 如今她走遍了一半的大好河山,尝过了学会了各地的美食。她觉得无论以后如何,也不会后悔自己出宫的决定。 这次她在闽地已经停留了将近一年,恐怕还要再待一年有余。这样再不向宫里写封信,有些说不过去。 路仁嘉铺开纸,心中酝酿了一下,要给皇上和皇后写些什么,发觉写封信也没自己想象中那么难。 路仁嘉提起笔,发觉她不会写毛笔字! 摔! 最终还是黄芩代笔的,路仁嘉看着黄芩一手好字,心中更是惊讶,她发现自己对两个徒弟还真是了解不够。 既然是黄芩代笔,路仁嘉便不好意思夹杂过多感情了,只是说了这一路的见闻,又仔细的讲了讲自己师父钱良的事情,又说了要将黄芩留在这里,自己还要再花上一两年的时间,才能起身去下一处地方。 如今山长水远,一封信怕是也要寄上几个月,路仁嘉送出信后,就将这事丢在了脑后,专心教导黄芩。 一晃就是一年半,路仁嘉觉得黄芩已经能够出师,她自己在闽菜上也难再有进益的时候,已经是腊月里了。 索性一起过完年,路仁嘉一行人再上路,分别在即,路仁嘉舍不得让黄芩一个人过年。 年关将至,家家户户都贴上了春联,路仁嘉十分奇怪,她看到贴上的春联,都有一段两寸长的白色联头,红白相间,格外显眼。 路仁嘉好奇之下便去打听,为何春联要有一截子白色。结果打听了不少人家,竟然都不知道,只知道是代代流传下来的,就这么延续下来了。 终于有一家知道的,告诉了路仁嘉,这个叫“白额春联”。据说是因为清兵入关后滥杀无辜,不少人家办丧事贴了白联。到了春节,清朝朝廷强令家家户户贴红联,表示国泰民安。有人在贴红联时,就有意让门上的白联露出一小截。家家户户都效仿,后来就成了“白额春联”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路仁嘉在外已经过了好几个年了,最爱打听各地独特的风俗人情,觉得最是有趣。只有这次打听来的风俗沉重了些,但是路仁嘉心中也没有太多的感觉,历来朝代更替难免流血。 她虽是汉族,但没有亲身经历,又是从现代穿越过来的,皇上和皇后一直对她这么好,她自然对满族仇恨不起来。 何况百姓其实没有太多要求,只要吃饱穿暖就满足了,如今清军入关不过几十年,竟有不少人家已经不知道“白额春联”究竟为何而贴了。 路仁嘉很快将这事丢开,准备期过年的吃食来。在食物上,她还是最喜欢入乡随俗的。她学着做了“红团”、“番薯起”,又炸了白糕、葱饼、豆腐、排骨,这些东西未必比很多菜肴好吃,但是全国各地,过年的时候似乎都有油炸各种东西的习惯,似乎一盆盆满满的油炸的食物最显富足,最能表达喜庆。 路仁嘉也喜欢油炸的各种食物,人类天生就偏好高糖高脂肪的食物,路仁嘉平常十分注意营养搭配和养生,过年的时候却不想管这些了。 油炸的东西酥酥脆脆,鲜香可口,不只是路仁嘉,黄芩白芨,甚至吴公公他们也都抵制不住诱惑。路仁嘉看他们都爱吃,索性又照着现代快餐的手法,炸了不少的鸡腿和鸡排。先腌好,刷上调料,再裹面炸,外表酥脆,味道微甜带辣,里面鲜嫩多汁,全都吃的不亦乐乎。 路仁嘉还听说,在这里大年三十中午,家家户户都要吃“擦粉”,路仁嘉特地向别的厨子问了“擦粉”是什么东西,结果就是用地瓜粉、线面、油炸豆腐、肉丝和青菜等,混在一起煮成的糊糊,大年三十中午吃,表示辞去过去吃汤汤水水的不如意生活。 路仁嘉犹豫了,大年三十难道真的要吃这个?看起来不太好吃的样子。她一时也拿不定主意,就试着做了起来,看看能不能做好吃些。 ☆、第83章 粤菜 路仁嘉所在的闽地这一片,管除夕守岁叫做围炉。 除夕夜围炉开始,各家各户大门上都会挂上一对大红灯笼,上书主人的姓氏,路仁嘉觉得好玩儿,便也买了灯笼,要挂在客房外面。 路仁嘉本来让黄芩在灯笼上写上“吴”,奈何吴公公死活不同意。路仁嘉只好在灯笼上写上了“路”。 白芨竟然还会剪窗花,路仁嘉十分惊喜,在每扇窗户上都贴满了白芨剪的窗花。 除夕夜里,路仁嘉将等点亮的灯烛都点上,屋里灯火通明,大家坐在一起守岁。 路仁嘉按照这里的习俗准备了年夜饭,做了鲫鱼,鲫鱼在这里俗称鲫母,谐音是积宝,还有虾,这里的口音,虾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