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绣,这不,没事做了,就绣几针。xinwanben.com太太不在家,不用天天去伺候她,突然闲下来,什么都不做的话,又觉得难受。” “那姨娘也要注意天色,天暗下来就别绣了。” “知道了,我这不是见你没几件合身的衣服,想着太太不在家,你也就可以穿体面一些。你大伯一家给了你机会,好好干,再过两年说门好亲事……” 赵姨娘看着儿子一天天长大,又有了正经的差事,可以养家糊口。自己也年老色衰了,以后,也只能靠儿子给养老。乘着眼睛还好,多给儿子做几件衣服也是好的。 贾府,是不会有人记得自己的环儿,环儿的亲事,还得托大房的人帮忙。她是知道的,这府里啊,估计连个丫鬟都看不上她的环儿…… 贾环看到自己亲娘两眼发光的说着他的未来,他的眼眶不由得有些酸胀。轻声唤了一声: “娘……” 只是,没等贾环多说,就听到门口传来他很讨厌的声音说着: “哟,太太不在家,你们是连规矩都不懂了吗?” 贾环实在看不懂他那个一母同胞的亲姐姐都在想什么。如果不是早就在外边偷听,又怎么能听他那么小的声音呢?太太还在家的时候,她那么针对自己和姨娘也就罢了;为什么太太都离开了,她还要到这里来找茬呢? 前者可以说她是做给太太看,如今她是想做给谁看? 他眼都不抬一下,只是冷声问: “不知道三小姐到这里来,有什么事儿吗?” “哼,不来,我还不知道,原来你们那么没规矩。” “我们是没规矩,三小姐的规矩最是好。那么规矩最好的三小姐,到姨娘的屋里来、有什么指示呢?” 贾探春看着穿上合身衣服,变了个样的贾环。太太和老爷出去才几个月,贾环怎么就能变得那么快?看看姨娘手上的料子,肯定也是他的衣服……刚想开口说什么。 又想到她除了能说他们没规矩,还真没理由再说其他的。毕竟,那布料什么的,也不是出自府里。而姨娘一个后宅女人,给自己儿子缝一件衣服,也没错。 刚才在外边,听到赵姨娘那么温柔的跟贾环说着未来。她就有些不甘,自己也是她生的,怎么就没见她跟自己好好的说过话?每次面对自己都一副粗俗的模样(妹子,一个巴掌拍不响),还总怨自己对贾环不好(人说的是事实)。想到这个,她就来气,直接说了一句: “别以为太太不在家,嘴上就不把门,姨娘就是姨娘,别叫错了。” 说罢就带着丫鬟离开了。 在贾探春离开后,赵姨娘苦笑了一下,这女儿从来都没给过自己好脸色。在不知道是自己的女儿到时候,不过是不齿自己不过是个小妾。在知道她是自己的女儿后,对自己是怨恨。 但不管怎么样,那都是从自己肚子里出来的,是自己的女儿。 贾环看到姨娘这个样子,知道她又想多了,连忙小声的说道: “娘,儿子已经在外边买了房子,以后有儿子孝顺你呢!” “买房子?你那些钱够吗?” “够的,房子离大伯家不远,就是小了点。” “小也是你自己的家业……” 母子俩又说了些家业的事情,赵姨娘甚至让贾环自己去请大老爷他们帮相看一门亲事。贾环说琏二哥已经让琏二嫂子给他注意相看了。赵姨娘听了打心里替儿子高兴,一整晚,都很开心…… 那边母子俩说着温馨的话,贾探春却是气鼓鼓的回到自己的院子。她总觉得自己最近做什么都不顺。 娘娘回来探亲,她也就远远的看着那雍容华贵的身影,没有得到娘娘的召见,她连和娘娘说话的机会都没有,更别说能得到什么好处了!这是其一。 太太随老爷离开后,老太太让她和珠大嫂、宝二奶奶三个人管家。可那些个奴才,对她的话一直都阳奉阴违不说,根本就没将她的话当一回事儿。真真是气死她了!这是其二。 其三,她突然发现,原来自己那个猥琐的窝囊废弟弟,穿上合身的衣服,却也人模狗样的,差点让她认不出来。 其四,今天她才发现,她那个粗俗不堪的生母,竟然也有那么温柔的跟人说话的时候。不用伺候太太后,竟然还有钱买布料回来给贾环做衣服。她可是知道的,那女人的绣活极好。却没为自己绣过一样东西(人家以前给你,你不是嫌弃的丢了吗?)! 觉得自己事事不如意的贾探春,觉得很不痛快。可如今,家里连个说话的姐妹都没有。二姐姐嫁人了,很难见面;四妹妹也说了亲极少出门,说是要学习管家;史妹妹成了宝二奶奶后,对自己也开始有些刻薄起来了。至于珠大嫂,一直都不喜欢说话,整个一木桩,她又能跟她说些什么? 自己比贾环还大,却没听到谁说过要给自己说亲。而太太也不知道随老爷去多久。要是一直都没有给自己说亲……想到这,贾探春的心里就觉得一阵难受。 她知道自己的亲事被抓在太太的手心里,她也尽可能的去讨好太太。一向眉慈目善的太太,对于她的婚事,却采取忽视的态度。就算这样,她也还是什么都不能做。 只要想到这一点,她心里就一阵阵的复杂难安。 这一刻,她才发现,原来,自己一直都只是一个人…… 贾环可不知道他亲姐姐在烦恼、纠结什么。他只知道,他需要更加努力、认真的去把差事做好,多赚点钱给姨娘养老。想到琏二哥说,琏二奶奶正给他相看一个小门小户人家的姑娘。 那姑娘来自小富之家,父母只有他们兄妹两个孩子。其兄已经是举人老爷。 贾环听到这,心里一凉,便问: “琏二哥,这样的人家,能看上我这么个……” “你这不是挺好吗?再说了,人就看上你不纳妾这一条。你不会只是说说而已吧?” “怎么可能?我可是很认真的。看看我和姨娘,要不是有你们、我还不知道怎么样呢!我怎么还会做纳妾那种事?” “你知道就好,既然决定了,先把亲事定下来,你啊,就开始努力赚钱吧!” “嗯!” ☆、第109章 从来都没有受到贾老太太重视、或者说从来没让贾老太太记住的贾环,因为说亲不可能不告知贾老太太。毕竟,那当家主母都不在家,就算他只是个不受重视到近乎透明的庶子,说亲那么大的事情还是要禀报给老太太听的。 而这事还不能贾环自己去说。便托了王熙凤这个嫂子去跟老太太说。 对于王熙凤来说,老太太还是挺有好感的,加上老太太的眼里除了贾宝玉,哪里还有其他人?只怕贾环站她面前,她老人家都不一定能认得出来!再一个,娶的不过是个小门小户的姑娘,这一点倒是真合了老太太的意。 老太太因为怕别人抢了心肝肉宝玉的家财,还大方的给了贾环五千两银子,算是分府另过的费用。能做到这一点,老太太觉得她老人家对这个庶孙已经够好了! 突然得到这笔意外之财,贾环倒是真心的谢了老太太。他一直都不认为自己能从府里得到什么好处,现在老太太给了他,也算是仁至义尽了!老太太给的钱可以说是他在这座府里唯一的好处和财富。 最后,他还问老太太,他成亲后,能不能带着生母一起出去生活? 那赵姨娘,眼看着脸色一天比一天老,只怕等到政儿回来后,也不一定还能记住这张老脸。老太太沉思了一会儿,便同意了贾环的意见。 老太太喜欢热闹,可自从跟大房闹翻后,就算是宝玉成亲,也没有请多少人、有些人请了,只是礼到、人没有到。老太太想着成亲是喜事,便让他们在府里成亲,待新娘回门回来后再搬出去。 贾环答应了老太太让他们在府里成亲的事。为了这个,老太太特意把府里的一处院子空出来给贾环住。以免成亲那天别人看出她的偏心,可就不好了。再说,老大搬出去,那院子还空着呢!而且还有个小门外出,是极方便的院子。 对于能有个单独的的院子,贾环自然是很高兴的。特别是对于有单独外出的门,贾环更高兴,有了那么方便的门,他可以再买一房人回来帮他打理院子,这样他和姨娘住在里边正合适。又不用看那些个不喜欢他的下人,可谓一举多得了。 贾环的亲事,都是王熙凤在打理。赵姨娘虽然是亲娘,但她一个丫鬟出身,懂的也并不多。也帮不上什么忙,但她现在搬到大老爷以前住的院子,身边除了自己的贴身丫鬟,和儿子又给她送来一个丫鬟。 赵姨娘现在每天也就忙着给儿子做做衣服、鞋子,绣几个荷包什么的。 而王熙凤,因为贾环跟他们亲,她也乐意帮忙。再说,贾环可还帮他们管了好几家的店铺呢! 虽然只是定亲,亲事要等到第二年春,也就是说,贾环要成亲,还得等大半年的时间。对于贾环来说,大半年,正是他努力赚钱,让以后的小家过得更好为目标去奋斗。 这样的日子,贾环觉得很有奔头,办起差事都事半功倍。不仅办事效率高、运气也因为离他成亲的日子越来越近而变得好了起来。 贾宝玉对于贾环要成亲,他也为贾环高兴,甚至私底下还给贾环送了他认为合适的礼。比如金钱,在贾宝玉的眼里太俗、全是铜臭味。所以,别指望他会送人钱。 正经的书籍,也不会送,因为那些全是杜撰的。然后,他很脱俗的送了贾环文房四宝! 看到宝二爷的礼物,贾小环忍不住黑线的同时,嘴角狠狠的抽了好几下。要是他还是以前那个不求上进的,这会儿估计在想要不要把那些东西拿去换有用的东西回来了。 而后又想想,其实,这些文房四宝的质量还是不错的。自己用不了,也是可以留着,说不定还能留给孩子用。想通了,也就高高兴兴地谢过宝二爷。 却说那贾探春,听说了贾环的亲事已经定下来,就等来年春天成亲了。满心苦涩的贾探春,把自己关在屋里半天。她回想了自己有记忆以来的点点滴滴: 一直以来,她就忙着讨好太太。真恨不得自己就是太太生的!对于姨娘,她从来都看不上,那是伺候别人的奴才。在贾环的时候,姨娘经常出现在自己面前,每次都被自己冷嘲热讽的气走。 可贾环出生后,姨娘便极少出现自己面前。偶尔遇到,自己也没给过她好脸色。 她曾经也来找过自己,请自己给贾环做一双鞋子。自己没有答应,少不得还刺了她两句。再后来?没有再后来了。自己的亲弟弟成亲了,而作为姐姐的她却嫁不去,本身就是一个笑话。 这个家里,真正关心过自己的,也只有那个粗俗的赵姨娘了!可自己却没有珍惜,还把人给推远了。如今想想自己的行为,真真是个天大的笑话!她是不甘的,可不甘又能怎么样? 半天后,她踏出了房门,依然是那个雷厉风行的、带刺的三小姐。 随着贾环成亲的临近,贾府里边贾环母子俩住的院子已经开始慢慢的妆扮起来了。当然不可能有多昂贵、多华丽,却也是平常人能用得着的物品。 一些个奴才,即便以前看不起贾环,这个时候只为了沾点喜气,也跟着喜气洋洋的。 眼看没几日,他就能成亲了,然后带着娘和媳妇离开这吃人不吐骨头的贾府。贾环很高兴,每天去铺子里做事,嘴巴都有裂开得合不拢的倾向。铺子里的一些老顾客知道他要成亲,见到他都少不得要给这个年轻的掌柜一声祝福。 就在大家都高高兴兴的等第二天就能喝贾环的喜酒的时候,老太太收到了他最爱的二儿子的信。具体信里都写了什么,没有人知道。只知道老太太在看了信之后,脸拉得老长,眼里也没了往日的慈祥。 一时间,家里的奴才们都不敢往她跟前凑,以免不小心就点着了老太太的火,那就遭殃了!当然,这个大家是不包括贾宝玉在内。贾宝玉依然想腻着老太太就腻着老太太。 不过今天的老太太,没有因为贾宝玉依然腻在她的怀里而开心,反而平添了几丝忧虑。 就算不开心,贾老太太也没阻止贾环第二天成亲。她有她的思量,贾环要是不成亲,她也不好把人给请走。毕竟他们说好的,成亲后他们就搬出贾府。 也许是老太太头天带来的低气压,贾环成亲当天,府里并不算多热闹。新媳妇是从他们住的那个连着外院的院门进的来的。要不是说好三日后就搬出去,新嫁娘的娘家只怕要不高兴了。 谁都不愿自家的女儿嫁到那整天勾心斗角的地方去,小心翼翼的生活。 贾环倒是想得开,该怎么做他就怎么做。拜天地、拜长辈、夫妻对拜,然后把自家媳妇给送到洞房。陪着不多的亲朋好友喝了几杯,把人给送走,这才回屋去看自己的新娘…… 早上,夫妻二人去给老太太敬茶后,顺便认识家里的其他人。老太太也大方的给了新媳妇一对玉镯子。嘴里说着以后夫妻要互相扶持,好好过日子。然后便问贾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