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两人相拥而眠了一夜。 第二天一早,方易之赶到东宫时却被告知太子已经被景帝传到了玉璧宫去了。 方易之吓得瘫坐在东宫的石阶上,嘴上不停地说:“坏了,坏了……这下全坏了。” 他忍不住扇了自己一个耳光,心想:“真不该让女人给坏了事。” 第26章 愁云 在玉璧宫里,年约四十出头的景帝一个坐在高高在上的龙椅上,太子、靖王二人并排在两侧。 在听完胭脂那声泪俱下的控诉后,他眯着眼睛仔细地看起那本账本来。 看完后,他一把将账本远远地扔了出去。 “放肆,真是岂有其理。” 景帝站了起来在龙椅前来回地踱步。 太子和靖王连忙跪了下来,连声回答:“父皇请息怒。” “息怒?你们让朕如何息怒?那个方易之是如何能在这么短时间筹有这么多银两来行贿朕的官员?枉朕一直这么相信他们,说他们是国家的顶梁柱,原来一个个都是朝廷的蛀米大虫,是硕鼠……”景帝停顿了一下,喝了一口茶。 “来人”,景帝大喊一声。 两名带刀侍卫走了进来。 “方易之那个蛀米大虫现在身在何处?” “启禀皇上,他在……他在……” 侍卫往太子那边瞧了一眼。 景帝立刻瞪大了眼睛。 “说啊,这般吞吞吐吐的又是为何?就算现在他人在朕的茅房里,你们也得给朕把他抓到朕的面前来。” “方大人他现在正在东宫门前。” 太子双眼一闭,心想:“这下果然逃不过去了。” 景帝立刻指着太子骂道:“你看看你啊,都举荐了些什么人?出了事不到大理寺去投案自首,倒是去你东宫那想找庇护了。” 太子:“儿臣用人不当,自知失职有罪且无话可说。” “现在说这个你不觉得迟了吗?” 景帝双眉一扬,立刻下令:“立刻把方易之一家关进天牢,然后将他在户部经手的所有账目给朕重新核实一遍,朕要亲自过目。” 很快李方易之一家就被打入了天牢,因他这事户部的其他官员连夜通宵达旦在敲着算盘做数,一丝一毫都不敢出错,就怕差了一文钱而掉了脑袋。 两天过后,一本本账本就堆在了景帝面前,叠起来恐怕最少足足有一成年男子一般高。 景帝随手抄起一本来看,里面进的账和出的账基本都对不上号,差的有时是一半之多,里面还不包括国库里实际的藏银数量。 景帝气得一把将所有的账本扫落在地。 “气煞朕也,那个方易之才上任户部尚书多少年?就把朕的国库差点都全搬到他家去了。” “来人”,他大吼一声。 这时,两名护卫又走了过来。 “朕不是让你们抄了方易之的家吗?究竟抄出了多少钱财出来?” “卑职不知,现在户部由靖王暂时做主,听说他还在和户部其他官员在核算中,需要卑职到户部去把靖王给传来问吗?” “不用了不用了,一个个都是个饭桶,让他们办点小事都办得这么拖拉。” 这时,一个太监捧着一个小碗走了出来。 “皇上,天气炎热,奴婢让御膳房准备了一碗冰镇莲子羹来让皇上消暑解渴。” 说完,就把那个小碗递到景帝面前。 “还是蒙喜懂我。” 景王端起碗一勺一勺地把把莲子羹送到嘴里去。 “皇上,夜深了,不如让奴婢侍候您让您早些歇息吧!” “也好,长命功夫长命做,反正这事是太子惹出来的,就让他自己擦自己屁股去。” “那皇上你今晚是要到皇后还是哪位妃子的寝宫去呢?” “我哪个女人的宫里都不去,就留在我的玉璧宫,那些女人也没一个是好东西,一天到晚就只知道给朕添乱。” 景帝躺在偌大的龙chuáng,翻来覆去直到子时才能入睡。 第二天一早,赵靖就带着账本和十几个大木箱来到了玉璧宫。 景帝还在熟睡中,大太监蒙喜不让赵靖进殿内,赵靖只能让人先把东西给放下。 景帝听到外面的声响已经醒了七八分,他看到蒙喜进来后就问:“外面的可是朕的大儿子啊?” “正是靖王。” “这孩子,从小就缺心眼,不过倒是会gān实事。” 景帝坐了起来。 蒙喜忙走到chuáng边问:“皇上是否要起chuáng梳洗了?” “不然还能怎样?让那个傻儿子在外面gān等吗?” “是是是,奴婢这就替皇上更衣。” 蒙喜一边替景帝更衣一边笑着说:“皇上心里还是挺在意靖王的,一听他来了,连觉都不睡就起来见他。” 景帝也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