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车轿骡马忙碌不停,刚过桥的脚行劳工们,不少停坐在酒店茶肆门口休息,有的还打起了瞌睡,还有的脱下褂衫,赤膊上身,用草帽盖着脑袋,躺下树荫下休息。 他们的骡马就栓在旁边,看来他们是在养精蓄锐,以便来了生意后精力充沛地工作,虽然现在还没有事做,但也不会哄抢别人的生意,是很遵守脚行规矩的。 也有的在饭铺进餐,一些文人雅士、达官贵人正在酒店里饮酒唱茶,欣赏眼前的街景、人流。还有一些人们在茶馆休息、喝茶、嗑瓜子、摆龙门阵,有的人闲得无事,蹲在算命先生旁边看热闹。 一位算命大师不失机缘的在这儿盖了一间房子,找他推算寿命财运的人很多,生意非常兴隆,好不繁荣。 有个副食果品杂货店铺门口有人在打莲花闹,招揽顾客前往驻足观看,只见那人唱道:“巴蜀的酒,巴蜀的菜,巴蜀小伙长得帅,巴蜀的人,巴蜀的瓜,巴蜀的美女人人夸,巴中的美女,平昌的桥,乐山的风景一条条。 九寨沟的景,成都的戏,巴州的帅哥讲义气,达洲的酒,黄果树的泉,水林寺的才子是状元,斯连的香,粉壁的美,重庆的女人露大腿。 北川的田,康定的盐,永山梁的男人会赚钱,峨嵋的山,通江的江,宜宾的馒头甜又香,南江的桔,自贡的汉,广元的将军满街串,雅安的米,庐州的药,内江的陶瓷呱呱叫……” 街道上林立着卖扫墓祭品的阎家纸马店,还有文君酒坊、蜀锦绸布庄、刀剪摊、饮食摊和各种杂货摊,还有两位摊主正争相招呼一位过客来看自己的货物。 有一个地摊更有意思,他正在起身半蹬状与一位骑马的人招呼,似乎不放过每一个行人兜售他的鬼玩意儿,后面的几个人也在注意着他生意动向,真有点象生意的托儿。 一间木工作坊的两位技工正在紧张的赶制一辆骡马车,拐弯的街道一位货主租用毛驴,驮工正在把地上的货物上驮,还有一位女士准备租用一乘轿子代步,瞬间,一乘轿子已起肩上轿,另一乘轿子也在待租。 看来,这儿是一块不大的劳务广场,又是进城的必经之路,因此商务活动频繁,广场上的劳务人员生意非常好。 走着走着,有一座气势雄伟的的古城、带有台阶的高台式建筑映入眼帘,这应该是海底人类的国都吧? 踏着布满青苔的石板拾阶而上,一座座散发出庄严、神圣的建筑群耀然屹立,海底人一路前行,领着大伙儿朝城区方向行进。 古城中有八座建筑组成的古建筑群,八个城门之上都建有城楼,城垣四周还添设八座瓮城。 内城边缘守军,作为防护的最后一道屏障,建有超过十米高、五、六米厚的城墙,八个方向每建有高大的城门及城楼(或箭楼),城门之前就是缓冲区瓮城。 八个城门像古代的拱形城门,而且是巨石叠成的城门,城门上为二层古代建筑,飞檐翘角,雕梁画栋,造型别致,设计十分考究。 城门的上方还有清晰可辨的纹样,犹如图绘,也像是象形文字。在城门墙上还贴象形文字类的告示,在城门附近发现的两块重叠巨石,专家推测是城门下方的基石。 由两块巨石整齐重叠在一起及其上方留有长方形入口雕孔等看来,该巨石显然是经过人力加工而成为城堡的一部分,在这个拱形城门前,左、右各有一位着古代战时服装的兵土青铜铸像,脸孔五官仍清晰可辨,手持剑戟毕立于地,双眼凝视前方。 以高大的城楼为中心,两边的屋宇鳞次栉比,有茶坊、酒肆、当铺、蜀绣、官瓷、年画、脚店、肉铺、庙宇、公廨、算命、博-彩、斗鸡、斗狗风情馆等等。 商店中有绫罗绸缎、珠宝香料、香火纸马等的专门经营,一家绸缎庄店面很宽,里面放满各色彩绸景帛,可见,此地养蚕织锦相当发达了。 隔壁又是一家香油加工作坊,香油销售形势很好,还有车马运送,并且货源充足,己是初具规模了。 此外还有医药门诊,大车修理、看相算命、修面整容,各行各业,应有尽有,才路过几十米的这么一小块地方就有两家诊所,王大夫精于疮瘰外科,赵大夫医术更高明,男、妇、儿科都很精通,各种丸散样样齐全。 可见,地下王国医疗水平相当高了,尤其对门过街的那一间修面整容店铺,让人们认识了在这座城里是很注意仪表的,该城市功能不可谓不齐全。 一栋几层楼的客栈,门前客人熙熙攘攘,里面客人也不少,定是大贾富商住的,大的商店门首还扎彩楼欢门,悬挂着招幡旗帜招揽生意。 街市行人,摩肩接踵,川流不息,有做生意的商贾,有看街景的士绅,有骑马的官吏,有叫卖的小贩,有乘坐轿子的大家眷属,有身负背篓的行脚僧人,有问路的外乡游客,有听说书的街巷小儿,有酒楼中狂饮的豪门子弟,有城边行乞的残疾老人,男女老幼,士农工商,三教九流,无所不备。 交通运载工具有轿子、骆驼、牛马车、人力车,有太平车、平头车。吃穿住用,样样都有,甚至连送水的生意都很好,这儿地下水,好似矿泉水,甘甜清爽着呢,形形色色,样样俱全,好一派商业都市的繁华景象。 这里的人儿,钟爱深色布衣,无论干活还是闲着,腰间总要围上一张蓝布过膝长围腰,显得十分干炼精神,还习惯嘴里总是含着长长的铜锅玉嘴的叶子烟杆,吧嗒吧嗒不停地抽着叶子烟,他们说叶子烟能除燥化痰提神。人们普遍喜欢在头上缠上厚厚的黑色头巾,有些象凉山彝胞兄弟的模样。 人们凑在一起摆龙门阵,专家和潜水员们站在旁边听了半天,也没听出个所以然,“格里巩隆”的,让大伙摸不着北! 听地鼠人说,这里称老丈人叫“苍殷劳”,称老丈母叫“苍殷破”,管心爱的小儿子叫“阿幺子”,他们还指着眼睛、鼻子、耳朵会说“暗珠、琵弓、尼舵”,谁要是惹急了,他会恶狠狠地送上一句:“刁依阿咪”!让专家和潜水员们坠入五里云中。 那条长长的老街,显得有些弯曲和起伏不平,依次分为上街、中街和下街,大庙就在它的旁边不远处,只因街道的地势比大庙的地势要高,前往大庙,得从正街那旁溢斜出的奎星楼巷、火神庙巷、中巷子等弯曲的道路穿越,走着就有些顺级下坎的感觉。 今儿正遇上赶场天,街边的青瓦宽檐屋下,店家们早就在自家门前摆放了两张条凳,将铺板拼放在条凳上,然后再把林林总总的各种商品摊放在上面,让人选购。红苕、稻米、玉米、胡豆、豌豆、油菜、甘蔗、芝麻、辣椒、生姜、黄芹、瓜果等。 尤其是那辣椒,特别扎眼,二荆条、朝天椒、七星椒、小米辣、霸王椒、野山椒等等,争奇斗艳。其中,二荆条乃众椒之冠,其粗细长短适中、肉质厚实、米籽小、色红鲜亮,其味劲辣油香而不燥,是醸造豆瓣的上乘之选,不愧是川菜作料之精品。 为避开夏日阳光的曝晒,店家还在门前张起油布阳伞,有的是用竹杆支起蓬布,这样一来,街道就显得更加狭窄了,赶场的人们在中间擦肩接踵的拥挤着,大家口里虽有抱怨,但心里乐意,因为这赶场图的就是一个闹热和人气。 那些想利用赶场做点小买卖的乡民,就在这街边房檐下见缝插针,将自己担来或背来的山货或刚采摘的瓜果蔬菜挤挤的摆在地上,供别人挑选。 细心的专家和潜水员们发现正街上主要集中的是百货五金等日用工业品,而农产品则集中在蜿蜒的小巷和集市的空坝子上。 大庙的红墙下,潺潺流淌的小溪沟边,也应算是农贸产品的交易中心。由于人气兴旺,算命的、看相的、抓草药的、卖散丸丹膏打药的、拔火罐针灸的、剃头修面的,都集结于此,将鼎沸的市场炒得更加热闹非凡。 其实那些前去看相算命的人,并不一定都迷信,他们只是闹着好玩,是在追求一种心灵里的慰藉和内心的满足罢了,至于那些游医,神疗还是骗术,的确不能一概而论,毕竟人类的医学事业,是从民间起源而发展形成的,民间“草药治大病,单方医绝症”的现象,的确时有发生。 旁边一汪碧绿平静的潭水,能勾起人们无限的思绪,帮助大家展开无尽的联想,到了大庙,除了进香凭吊之外,那就是喝茶。 尤其是在春天太阳朗照的日子里,坐在红墙下树林间的草坪上,尽享温暖和煦的阳光照耀,这是一种幸福! 若晒着发热了,就将竹椅挪挪位,又坐在树荫里,那花花的阳光照得你更加舒服。 日近中午,“铛……铛……铛……”低沉浑厚的钟声传来。 同行的地鼠人告诉专家和潜水员们:“那是催促该用斋饭的钟声,如果你愿意吃,就将茶碗盖子轻轻地放在你的座位上,或是把不要紧的一样东西,如杂志、手套什么的,放在茶杯旁,这就意味着你还会回来,位子得留着,你不必对人打招呼,就可以放心去用餐。” 斋饭八人一桌,围坐在桌边的人,你认识不认识无所谓,反正坐齐就开饭。这些时令瓜果蔬菜做出的菜肴,没有饭店酒楼烹饪得那样讲究,只属家常类那种可口,木桶甑子盛着的白米饭,用木勺随你舀,但你得吃多少舀多少,不得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