拢进袖子里,杜晓瑜裹紧了身上的棉袄,很快出了老宅回到新宅。 团子和小安生都困得在炕上睡着了,廉氏拉了毯子给两个孩子盖着,她自己则坐在炕头纳鞋底。 杜晓瑜见到两个孩子睡得很熟,不忍心打扰,就压低了声音,“嫂嫂,大哥和阿福哥哥他们还没回来吗?” 廉氏摇头道:“还没呢!”又抬起头往窗外看看天色,蹙眉道:“这都出去一天了,怎么还不见人影?这又是大雪天,该不会……” “嫂嫂!”杜晓瑜打断廉氏没说完的话,勉强笑道:“他们两个吉人自有天相,一定能平安回来的,说不准是猎到大一点的猎物了一时半会儿难以拖回来所以才会这么晚。” 廉氏也很想接受杜晓瑜的安慰,可是心里总有种不好的预感,没来由地觉得慌乱。 杜晓瑜又何尝不担心,劝慰廉氏的那些话,不过是不想让两个人都跟着慌作一团罢了。 眼看着天色越来越暗,屋外还是没见着丁文章和阿福的人影,杜晓瑜眉头拧得死死的,到底还是坐不住了,站起身来对着廉氏道:“嫂嫂,不如咱们去老宅把这事儿告诉爹吧,让他请人帮忙去找找,我有点担心……” 廉氏早就担心过头六神无主了,这会儿被杜晓瑜一提醒,马上回过神来,点头如捣蒜,急急忙忙把针线收好,又把还在熟睡中的儿子抱起来裹在小棉毯里。 杜晓瑜也叫醒了团子,给他加了件厚棉袄,几人正准备出门去老宅,外面就传来了丁文志的声音,“晓瑜妹妹,嫂嫂,你们在不?” 廉氏对着外面道:“小叔来了?” 丁文志道:“爹娘让我来请你们过去吃饭,你们可都准备好了?”始终恪守着文人礼节,哪怕这里是堂屋,没得到里头人的首肯,他半步都没越过来。 廉氏和杜晓瑜对看一眼,都从对方眼睛里见到了担忧的神情。 廉氏叹一口气,应声道:“嗳,我们马上就来。” 两人相继出了堂屋,丁文志见到丁安生小小的一团缩在廉氏怀里,心下欢喜,上前两步,温声道:“嫂嫂,让我抱抱安生吧,自打我去了县城到现在,好几个月的时间都不曾抱过这小家伙了,也不知道他还记不记得我。” 廉氏笑道:“这才几个月大呢,哪能记得住人。” 一边说,一边把包裹严实的丁安生交给了丁文志。 丁文志扫了二人身后一眼,微微蹙眉,“大哥呢?” 廉氏迟疑,不知道该不该这时候讲出来。 杜晓瑜上前两步,“二哥,大哥和阿福哥哥出去打猎还没回来,我和嫂嫂都急得不得了,想着得赶快把这事儿告诉爹才行,让爹想法子带着人上山去找一找。” 丁文志一听,脸色白了大半,“你们怎么不早说呢?” 杜晓瑜也无奈,“之前天色还早,谁会往不好的方面去想,我们也是看着天色暗下来才察觉到不对劲的。” 丁文志当机立断,“都别说了,咱们赶快回老宅吧,再晚很可能会出事。” 廉氏本来还抱着一线希望的,被丁文志这一说,一颗心顿时沉到了谷底,脸色堪比外头的白雪,魂不守舍地跟着丁文志和杜晓瑜来到老宅。 杜晓瑜见廉氏已经吓坏了,便自己站出来一五一十地道出实情。 胡氏正在摆饭,听完后手一抖,筷子没捏稳就这么一大把地散落在地上,碗也碎了一个。 老人都说碎碗是不好的兆头,因此这一幕更加重了胡氏和廉氏两婆媳的心理负担,一个个慌得不行。 丁里正倒还算冷静,只是沉着脸道:“文志,你赶快提着油灯跟我上山去找。” “我也去!”杜晓瑜大声说道。 丁里正不同意,“你一个小姑娘,大晚上的去山上不合适,再说,外头的雪还深着呢,我也不放心。” 杜晓瑜满面严肃,“爹,我以前在李家的时候,下雪天上山拣柴的事儿没少干,您就让我跟着去吧,那一带的路我也熟,一定不会拖累你们的。” 丁文志、胡氏和廉氏又各自劝了一番,见杜晓瑜心意已决,全都无奈,丁里正叹气,“那好吧,一会儿我走在前面探路,你二哥殿后,你走在中间,要有个什么事儿,也好互相照应。” 杜晓瑜紧蹙的眉头这才舒展开来,“谢谢爹。” ------题外话------ 推荐《戏精世子妃》作者微生rou儿。 一句话简介:这是个男主重生,将敌人调教成自己媳妇儿的甜宠故事。 《小剧场》:作为桓安国有名的纨绔女,别院面首一打,外面情人一堆,偶尔心血来潮逗逗良家少男,演演戏什么的,实乃人生一大乐趣。 却不料某天突然发现圈养的一圈面首情人竟然都是煞神的人。 黎意微震惊:“!” 微生卿优雅挑眉,阴森森微笑:“不听话,可是要被扒了皮做盐脆皮的哦,或许你更喜欢火椒爆炒人rou?” 黎意微:“……” 第一卷 074、摔下去了?(四更) 出门之前,丁里正一人给准备了一根竹杖,一来可以探路,二来可以拄着走,防滑,三则,若是遇到出来觅食的动物,兴许能派上用场。 另外还准备了火折子,油灯提在丁文志的手里,暂时没点燃,丁里正打算先借着雪光走,等实在看不见了再把油灯给点亮。 这样的大雪天气,很少有人会出门,因此出了村以后,那些积雪就基本没被踩过了,只有少数几个脚印,应该是丁文章和阿福上山时留下的。 杜晓瑜看了一眼便对丁里正父子道:“我看这些脚印与丁大哥和阿福哥哥的双脚尺寸很是相仿,今天几乎没人出村,再加上白天没下雪,没准儿就是他们俩的脚印,我们不如顺着脚印去找找,速度会更快些。” 丁文志也觉得有理,点点头,“晓瑜妹妹说得极是,爹,咱们就照着脚印的走向一路找过去吧!” 丁里正也赞同道:“成,就听你们俩的。” 说完,他一边走一边低头看着雪地里的脚印,都是山里人,腿脚灵活,三人的速度不算慢,很快就跟到了山脚。 脚印到这里就断了,确切地说,今天上山的人应该不止丁文章和阿福,另一个方向也有好几排脚印汇入丁文章和阿福的,把上山路上的雪踩硬了,压根分辨不出来。 丁里正抬眼看了看寂静的山林,大部分的积雪都在树叶上,这么一盖,林子里黑漆漆的,能见度太小。 不用丁里正吩咐,丁文志已经主动把油灯给点上,三人拄着竹杖朝着山上走去。 上山的路有点陡,三人一路走一路大声喊着丁文章和阿福的名字,然而喊了半天都只有山谷里的回音,没有人回答他们。 丁里正眉头皱得死死的,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