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伯,别总因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就哭丧着一张脸,多扫兴啊!” “父皇既然给拨了公款还有咱上次做的那小本生意的钱既然赚了不少,那就放心花就是了。” “如果不花,只是单纯让钱在账房里睡大觉,那将毫无意义!” 说到这,李泰便指了指地上一摞一摞摆放整齐的麻袋,道:“福伯,你上次不是问我问张亮要他那新平,灵台这鸟不拉屎的地方有什么作用?” “喏,你看到的这些水泥就是从新平,灵台二地就地取材制成的。” 自打从张亮那里将新平,灵台两地要到手后,李泰这边就即刻安排福伯着手安排人去挖煤去了。 而这煤炭的用处之一,就是用石灰石,铁矿粉,黏土按比例磨细混合成‘生料’。 然后放在窑炉中进行煅烧成‘熟料’。 最后在将‘熟料’和石膏放在一起磨细,按比例进行二次混合将其制作成后世最为常见的建筑材料‘水泥’。 而华夏对石膏成熟运用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汉年间的马王堆汉墓群,到如今的唐贞观年间石膏的运用和制造已经是非常纯熟了。 至于铁矿粉,石灰石,黏土这些从新平,灵台二地便可就地取材倒是能方便上不少。 只是,这熟料和石膏混合的具体配比李泰只记得大概一个大概,剩下的就让延康坊的匠人们在此基础上多做尝试就是了。 比例失败了,大不了扛起大锤一下解决,重新来过便是。 但事实证明,古人的智慧是无穷的。 有很多发明创造,不是古人们办不到,纯粹是他们的所见所闻和思维模式将其给困住了。 经过李泰从旁这么一点拨,外加几番尝试下来。 没过多久,这水泥便顺利的研制了出来,正好拿来在酒楼的建造过程中派上用场。 说着,李泰撕开一口麻袋看了下这水泥的质量满意的点了点头,道:“有这些高品质水泥在,我估摸着不超过七日这酒楼的大体框架就能起来了。” “可是……” “王爷,我们账上是真的没钱了啊。” 福伯对李泰说的这番话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的。 这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按照李泰这花法,就算有当今圣上的财政支持。 但光出不进的情况一直就这么持续下去的话,那距离魏王府破产倒闭也没多远了啊。 “钱没了再赚就是!” “我说你能不能别这么小家子气,跟本王做事那格局就得大!” 眼看着大唐第一间用混凝土大招的现代化酒楼即将要在自己手下诞生,李泰才懒得关心这钱够不够花的问题。 更何况,钱这种东西从来都是赚来的,而非省来的,有舍才有得,有付出才有回报不是。 “哎,哎,哎!” “张老五,我给你说了多少遍这水泥不是这么用的,你这不是暴殄天物?给我将沙子先掺和进去。” “宋老五,你今天的加班费还想不想要了?” “想要的话,就给我将板子给弄回来!” “杨务廉,我上次给你的设计图你研究的怎么样了?” “研究好了是吧?那行,你也别在这闲着,给我拿把铁锹去跟匠人们将那水泥给搅和均匀喽。” 施工工地上足足上百号的匠人们,被李泰这个包工头给安排的是明明白白,上下也是井井有条。 一会三五成群忙活着搅拌水泥,一会忙着做工具,一会又是忙着搬沙子去。 总之在这工地上大家伙在李泰的带领下干的那叫一个热火朝天,但却又一脸懵逼和无头苍蝇一般。 虽包括福伯在内,所有人对李泰的命令与安排皆是一肚子的碎碎念,但却又不敢多逼逼赖赖。 谁让放眼整个天下唯一知道这水泥究竟是怎么用的,也只有李泰一人呢。 只是,就在李泰这边正忙得不亦乐乎之际,却见福伯又快步朝着这边跑了过来,气喘吁吁的说道:“王爷,王爷,别忙活了,你堂叔礼部尚书李孝恭来看你了啊!” “我堂叔?李孝恭!” “我去!” 听到李孝恭这三个字,李泰的大脑先是宕机了几秒钟,而后才一拍大腿回过神来。 这李孝恭自是不比多说,猛人一个啊! 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排名第二席,仅次于自己大舅长孙无忌。 攻略巴蜀,俘获朱粲,灭萧梁,破辅公祐,平定江南。 这一生可谓是功勋卓著,战功赫赫的一位猛将啊! 只是,按照原历史记载自己堂叔应在唐贞观十四年暴病身亡,时年五十岁。 那时自己的堂叔明明还正值壮年,但却得急病在无任何征兆的前提下说走就走了。 关于李孝恭之死,史书上对其的记载也仅有寥寥数笔,所以李泰对其也只是知道一个大概而已。 现如今,看到自己本该与两年前就挂掉的堂叔非但没事,还主动跑来看自己? 看来因为自己这只蝴蝶轻轻一扇翅膀,无意间又改变了大唐的历史啊。 只是…… 念及至此,李泰环顾四周不禁面露难色。 若是李孝恭早来哪怕一天好吧,自己好歹能招呼着进这刚盘下的酒楼里坐坐,喝杯热茶什么的。 可现在,原本好好的酒楼早就被拆的是七零八落了,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这怎么招待啊? 但没辙,人都来了,又还是自己堂叔,李泰就算是不想见,那也只得是硬着头皮上了啊。 这不,福伯上前引路没过多久就见到一名五十岁,身高八尺,身形魁梧的壮汉昂周阔步的奔他而来。 人还未至,那如同洪钟大吕的声音便远远的传了过来,道:“青雀,叔听说你打算在长安开家酒楼?” “嗨,这地方还真难找了,可费了你叔一番功夫!” 李泰见状也是三步并作两步,从他手中接过礼物,道:“嗨,恭叔我寻思你找我是有什么事呢。” “我呢,就是做点小本买卖而已,怎么还惊动您老人家了?” “要按规矩,应该是由小侄去拜访您才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