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强一看,这还得了?必须马上干他丫的。 “你滴!站住,否则开枪了!” 那两个倭国人似乎是想抓活的,他们就算是开枪,也只是朝天上放。 三叔周洪宇不管那些,拼了命的往前跑。 周文强躲在草丛里,他收起了勃朗宁,取而代之的是一把MP5冲锋枪。 近了,近了,越来越近了。 两个倭国鬼子距离周文强的直线距离已经不足50米。 “我去你妈的小鬼子!” 突突突突突…… 周文强直接扣动扳机,上去就是一梭子。 “八嘎,有埋伏……” 两个倭国鬼子直接就被打成了筛子。 “好汉饶命,多谢好汉救命之恩,我身上有钱,好汉需要都可以拿去……” 三叔也不跑了,直接跪在地上,双手投降,他以为自己遇到了土匪。 “三叔,是我呀,文强!” “文强?真是文强!” 片刻之后,三叔认出了周文强,高兴的直跳脚。 周文强一路跑下山坡,叔侄二人最终相聚。 “三叔啊,怎么回事啊?这俩鬼子为什么追你?” “嗨,别提了,他们把我当成毛子的奸细啦!” “哦?详细说说呗?” “那个回家再说,咱们先把这两具尸体处理了,否则后患无穷!” “行,我听您的!” 三叔干这个似乎是很有经验,他和周文强一起,先是把鬼子的衣服全给扒了。 衣服直接烧掉,尸体就地掩埋,这样就算等哪天尸体被人发现了,也确定不了身份。 毕竟这年代可验不了DNA啥的。 “行了,活干完了,咱们回去吧!” 日落前两个小时,三个人骑马回家。 三叔自己骑一匹,周文强和尚大小姐一匹。 三叔对尚金雪的印象很好,因为他和侄子干活的时候,这个丫头就在远处放哨,不哭也不闹。 这一看就是个干大事的,和那些娇滴滴的小丫头不同。 嗯,自家侄子找媳妇儿就该找这样的! 回去的路上,三叔跟周文强详细交代了事情的经过。 原来他在港口那边办完事,到福安市去了一趟,准备办点货。 听说毛子洋行那里有一种非常珍稀的染料,就打算去打听一下,这一打听不要紧,直接就被鬼子给盯上了,怀疑他是奸细。 城市里边他们不敢明目张胆的抓人,就在后边远远的吊着。 但出了城市,他们直接就要带三叔回租界调查。 三叔非常清楚鬼子是什么德性,进了他们的地方再想活着出来可就难上加难了。 于是他趁机跑了,而且是专挑小道跑。 然后就是一场追逐大赛,最后那俩鬼子让周文强一下就给突突了。 听完三叔的话,周文强非常的唏嘘,下意识的问道:“为什么你到毛子洋行去就被鬼子当成奸细了?那些洋人不是一直合起伙来欺负咱们大康人吗?” “哎哟,我的傻侄子,在大的格局上,那些洋鬼子当然是沆瀣一气欺负咱们大康子民了,但在局部地区,为了各自的利益,他们也会势同水火的! 就好比在咱西北三省这一块儿,就数毛子跟鬼子利益最大,咱们这地方还不太明显,北梁地区已经风声鹤唳了,我看毛子和鬼子之间早晚有一场大仗要打!” 三叔不愧是见过大世面的,各国局势侃侃而谈。 周文强再一次深刻的了解了这个世界。 他本来以为这大康帝国虽然风雨飘摇,但好歹还能挺个百十来年,自己舒舒服服过完日子就拉倒了,现在看来根本就不是这样。 就比如在梁州这一块。 (梁州是南梁和北梁的统称,包括整个西北三省以及更北边的高登国。) 鬼子和毛子为了在这一块儿争夺利益,肯定是要打生打死的,一旦战争打起来,百姓肯定就要遭殃了。 大康帝国当然也能起一些威慑作用,但从以往的尿性来看,作用不大。 而且周文强非常不喜欢这种把自己命运交到别人手中的感觉。 所以这一刻让他下定决心,无论如何也得强大起来。 这要是毛子和鬼子打起来的时候,他手上有个10万 8万的精锐部队。 那该担心安全问题的人就不是他了! 不知不觉间,他们三人来到了大路,从这里再往前不久就是双桥镇了。 三叔说:“文强,从现在开始咱们分开走,你们先回去,稍后我再回家,记住了跟谁也别说咱们见过的消息!” “有必要吗?三叔!” “很有必要!你是咱老周家唯一的血脉,你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我死了也没脸去见大哥!” “那行!三叔这个给你,拿着防身吧!” 周文强递过去一套毛瑟手枪。 三叔的眼睛当时就亮了。 “嘿!盒子炮!这可是好东西啊!黑市上最少能卖100大洋! 这你还得有关系,否则人家根本不卖你! 而且还不带子弹!” 三叔把完了一会儿,爱不释手。 他也不客气,在得知侄子那儿还有更狠的武器后直接就收下了,再然后叔侄二人分道扬镳。 “驾!驾!” 日落时分,清脆的马蹄声响彻在双桥镇的街道上。 街道两侧自有一番热闹,朴实勤劳的人民用双手创造幸福和欢乐。 但这种欢乐不会持续太长时间了! 一旦战争打起来,这所有的美好都会被撕碎。 “不行,这种事情绝不能发生!” 周文强的胸中有一股热血在涌动,他决定要守护着一切。 “周文强!你说什么呢?” “没说什么!” 不久之后两个人到家了。 “二少爷,您回来了?” 管家周大鹏笑着个脸迎了上来,态度特别的谦卑。 自从上回周文强抽了大奶奶还屁事没有后,整个周家所有的仆人都对他特别的恭敬。 周文强也是个懂人情世故的。 有事没事的就会赏出个一两块大洋,渐渐的他在周家也有了一定的威望。 “嗯,回来了!” “那个……上午的时候来了两位客人要见您,我本来把他们安排在门房,但您的同学说认识他们就把他们请到前院去了……” “哦?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