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水的女子在水里拼命扑腾,江宸来不及考虑,深吸一口气,猛的游到了女子身边,抓住女子向对岸快速游了过去。 女子微弱的睁开眼睛, “是你?” “是你!” …… 江宸费力的把女孩救到岸上,正在进行心肺复苏抢救,女孩模糊的睁开了眼,见到趴在自己身上紧张、忙碌的陌生男子, 一时误会, 随手抓起身边的石头就往江尘的脑袋上扣去。 江宸身子晃了一晃,心里直委屈。 我这刚重生,月娥,好歹前世我也是亿万富翁,你这辣手催花…… 好在江宸化成灰女孩也认识他,不然,刚才那一下要不收着手,准得把他打的魂飞魄散, 等到江宸再次幽幽醒来的时候,头疼欲裂, 昏黄的油灯下,斑驳的墙壁上糊满了不少报纸,幽香入鼻,月娥正捧着自己的大脑袋在使劲的揉搓。 江宸看着墙壁上挂着的日历, 1984年11月8日,自己这是重生了?回到18岁的那年, 再看眼前的女子,秀色清丽,娴雅柔美,正是自己的初恋,村花——柳月娥! 月娥嗔怪的说道: “你别生气,我以为遇到流氓和变态了,谁知道你是在救我。” 江宸伸手摸出隐隐生疼的脑袋,发现手感不对,掀开被子一看,惊的差点原地爆炸。 “那你就是这么对待自己救命恩人的,我的衣服呢?裤子呢?” “洗了?” 江宸哀叹一声, 他可是知道,月娥父亲不出三分钟就得到达现场,这要是被堵了被窝,他哪怕浑身是嘴都说不清楚。 江宸裹着被子,立刻去箱笼里翻找衣服,好在门被敲响的时候, 江宸已经穿戴整齐坐在床边。 柳月娥父亲柳大刚一脸怒容推门进来,后面跟着小白脸王大富。 王大富看着家徒四壁的环境,一阵鄙夷。 “月月,我已经跟岳父大人说过了,只要岳父大人答应, 三转一响立刻安排到位,从此以后,你穿的是绫罗绸缎,吃的是软糯的五花肉,用的是各种高科技, 生活直接跨步进入小康, 你怎么就不觉悟,非要和江尘这个穷酸浪费生命。 看看都穷成什么样子了。” 月娥白了他一眼,没有答话。 柳大刚见两人穿戴整齐,显然没有越礼的举动,一颗七上八下的心,才终于踏实下来。 柳大刚正色说道: “蛾子,你和江宸从小一起长大,爹懂,但是,如今江宸连自己都养活不了, 还怎么给你幸福?如今王大富也在,爹就直说了, 王大富这孩子可是放映员,那是多少女孩子梦寐以求的对象, 他爹又是乡里的干部, 他母亲是妇联主任,他姐是百货公司售货员, 一家铁饭碗,我看王大富这孩子,就不错。” 月娥赌气说道: “爹,我这是找对象,宸哥穷是穷了点,但人好。” 王大富凑了大脸过来拱火道: “好个屁,穷的要命,月月,你还小,对象找错了, 可就后悔一辈子,只有我们两的家庭组合,才是门当户对, 柳叔是大队书记,我怎么说也算****了,结婚前立马给你配齐三转一响, 你可就是糠箩跳到米箩里了。” 江宸算是听出来了,这王大富眼高于顶,原来仗着的就是那三转一响。 他轻松笑道: “柳叔,给我两个月的时间,区区三转一响我立刻就能搞定, 顺便,我要再盖个新房,三媒六聘、风风光光迎娶月娥过门。” 王大富愕然看着江尘宸,不屑说道: “江宸,你知道三转一响得需要攒多久吗?张嘴就来, 不说别的,你把你家那头毛驴卖了,能换辆自行车就不错了, 还三转一响,你吹起牛来,到时叮叮当当乱响。” 江宸微微一笑,淡淡说道: “大富,你忘了,这头小毛驴,我是怎么赚来的,如果没记错的话, 那个时候,我也只是三年级吧?” 柳月娥听了大喜,摇着他爹胳膊喜道: “爹,宸哥小的时候就能凭智慧赚了一条毛驴,那在村子里,没人不知道, 只要宸哥愿意努力,万元户也不是不可能。” 柳大纲蹙起了眉头,江宸年轻时候的壮举,那可是传遍了十里八乡,堪称教科书级别的典范。 那天,学校突然接到上面通知,国家紧缺蓖麻,于是,班主任给每个孩子发了一把蓖麻, 要求等到收获了每个学生要带20斤蓖麻到学校, 没有蓖麻要交5元钱。 那年,10岁的江宸一听,商机来了,于是,立刻施展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硬是从班级每个学生手里, 讨要了一小把蓖麻, 打着学校的幌子,扯大旗做虎皮,这家伙硬是种了半亩地的蓖麻, 等到收获的时候,拉了几平板车到校园里, 以每20斤蓖麻4.5元钱的价格出售掉, 高效、圆满的帮助每个孩子完成了任务, 学校见能完成交代的任务,对此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当晚,江宸就拉着他父亲,买了一头小毛驴回家。 柳大刚想起了这些事,再看女儿一脸痴情的看着江宸, 微微叹了一口气道: “江宸,那我就再等你两个月,如果不能办到, 后面跟月娥离远一点,别耽误了她。” …… 众人走后,江宸四处转了转,家徒四壁,比自己记忆中,还要穷上很多倍, 这样艰难的环境,就是老鼠来了,都得留着泪退出去, 这样的开局确实有些寒酸和艰难。 今天小姑家孩子过生日,父母去喝喜酒,父亲对小姑极好,一定把家里收获的番薯带些给小姑去了。 想到番薯,江宸一喜, 立刻跑到院门前的地窖下面,掀开洞口的草帘,果然里面满满当当储存了一窖的番薯。 江宸心中大喜,有了这一窖山芋,这就等于积攒了第一桶金, 当然,直接卖山芋,是卖不出价格的, 如今,什么都缺,就是山芋不缺,百姓刚从饥荒里走出来,谁家的地窖里,不藏个几百斤山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