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农家园林师

现代园林师韩冽,一醒过来,就变成了古代的一名农家子。身体好不容恢复了,就被极品奶奶卖给人做冲喜夫婿。韩冽扶额,他还能再穿回去吗?怎么办?果断分家,带领勤劳的娘家、夫家致富奔小康。只是那个本来要死的冲喜男人活过来之后,怎么看怎么像头狡诈的狼。这日子还...

第(55)章
    到了七皇子别院后,他们就被带到了一间隐蔽的密室,除了主位上的元锦烨,里面坐着的五个人中,韩冽只认识元景曜和李清。

    元景烨知道韩冽对他们的事情并不感兴趣,而池修是见过在座几位的,所以并没有介绍,他直接对韩冽问:"阿言已经把事情都和你们说了吧。"

    "说了。"韩冽点头回道。

    "有什么点子吗?"元锦烨眸色淡淡,手指一下一下的在旁边的桌上敲着。

    韩冽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反问道:"你们除了吃过煮嫩玉米外,还有吃过玉米做的其他食物吗?"

    "玉米?你说的是金玉果吗?我们就吃过煮的金玉果,味道还不错。"元景烨想了想说。

    韩冽一听到金玉果这个名字整个人都不好了,要不要把玉米取个这么文艺的名字啊!他真是无语了。

    "玉米就是金玉果,我想借七公子家的厨房用用行吗?"韩冽面带笑容的问。

    元锦烨已经猜出了他要gān什么,"可以,你如果需要金玉果,我就让人再去摘点。"

    "不用摘了,我有准备。"在离家之前他就将一袋玉米面让池修带着上了马车。

    去了别院的中的一个小厨房,韩冽就开始做起了以玉米为主材料的食物来。

    玉米饼、玉米窝窝头、玉米杂粮馒头、玉米粥这四种食物,玉米的炒的菜或者炖的汤倒是没有做,因为元锦烨他们要的只是最方便填饱肚子的食物。

    最后他又蒸了玉米饭,也是曾经在现代俗称的苞谷饭,这种饭在云贵高原地区吃的人多,在比较穷的那些年代或者现在的偏远山区,包谷饭连同土豆一起都是许多人家的主食。

    他做好后就让人端给几人品尝,几人也没有抬出高高在上的姿势,元景曜见那个玉米饼的颜色还不错,就夹了一块。

    本来只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没想到味道还挺好,微甜中带着一股金玉果的清香味,于是他又自己动手盛了一碗玉米粥喝了几口,"还不错。"

    元锦烨和徐初言见他吃的欢快也动了手,剩下的几人都是幕僚或者心腹,等主子动筷后才跟着每一样食物都吃了些。

    桌上的四种玉米吃食很快就被吃了个jing光,元景曜还有点意犹未尽的样子,慵懒的靠在椅背上,眯着凤眸说:"除了这些外,还有其他的吗?"

    韩冽知道他问的是玉米能做的食物,"能,还可以用来炒菜、煲汤、做甜点。"

    "对了,玉米面也能蒸成玉米饭,只是有的人可能会觉得口感没有玉米饼这些东西好,但最能解决饥饿问题的也是玉米饭。"

    "怎么没一起做?"元锦烨问。

    韩冽笑笑,"还在蒸着呢。"

    尝完最后的玉米饭后,元锦烨的幕僚们都异常的兴奋,想要计划策略,元景烨见韩冽两人想退下避嫌,可他并不想放过,于是笑着问:"池修你们有什么想法吗?"

    在家中夫夫两人就商议过一番,颔首沉思了会,池修抬头平静的说:"想要让西沅的百姓都栽种金玉果并不容易,就算他们知道金玉果可以当做粮食,可是之前谁都没有种过,他们心里会怀疑如果种失败或者产量并不如我们说的高,那他们一家老小以后会不会饿肚子,就会选择更为妥当的农作物种植。所以今年想要大面积的推广,我认为并不可行。"

    "看来你们已经想到解决的办法了?"元景曜的语气中带着丝肯定。

    "七皇子可以将金玉果能当做粮食的事情上报朝廷,由朝中专门派人去全国各县说服百姓栽种,如果种的人少,朝廷可以划出一部分钱,补贴给每一个村主动带头栽种金玉果的人。今年就当做是试种,等金玉果明年产量一出来,徐公子还可以在自己的各大饭庄中推出金玉果的食谱,相信到时候跟风种植的人就会很多了。"

    "当然,七皇子在上报朝廷时,可以将别院中金玉果的产量按亩大致的计算出来,再将金玉果可以做出来的食物呈上,就更有说服力了。"池修顿了顿,又淡笑着说,"这只是我们夫夫二人的一点的拙见。"

    "我做的时候小厨房的厨娘都看到了,相信她们都已经会做了。"韩冽补充了一句。

    随后两人就主动离开了密室,让那几人商议对策。第二天,韩冽去了元景曜正在动工的别院,工人都是按照他画的施工图操作的,这让他放了不少心。

    在府城又呆了两天,夫夫二人就带着七皇子的赏赐,跟着徐初言回了韩家村。

    第43章 陶瓷管

    回到县城后,两人没有急着回家而是去了铁铺。池修几天前将他们的铁管图纸给了铁铺的人,上报官府审批,不知道今天审批下来了没有。

    这个时代虽然铁的冶炼技术发展的不错,但在西沅国还属于垄断行业,国内所有的铁铺都要得到官府的单独批文才能开设,如果有人需要使用的铁数量太多,还要由铁铺代为上报官府专门的机构审核,官府准许了,才能进行打制。

    一到铁铺,老板就告知两人,他们的铁管用铁量太大,官府不给审批。

    "那怎么办呢?"韩冽出了铁铺后,神色有些萎靡的叹了口气。

    池修不喜欢韩小猫无jing打采的样子,突然想起上一世见过皇宫里有一条排污水的管子是陶瓷的,灵机一动,"我们用陶瓷的吧。"

    "陶瓷的?对啊!我怎么就没想起到呢。"听到池修提起陶瓷管道,他也想起来在现代曾看过的一篇报道。

    "西安考古发现历史上最古老最久远的地下排水陶瓷管道"的报道中说,汉代皇家园林上林苑的地下排水管道长达二十米,发掘清理出组成管道的三十八个陶管,设计巧妙。陶管大小一致,因此组合起来也很方便,就是大头套小头。

    韩冽还清楚的记得那个照片上套管的样子,当时还感叹古人的智慧,本来还担心以后等铁管子锈了怎么办,现在用陶瓷的就不用担心这点了。

    "我们去陶瓷店看看吧。"池修用手指敲了敲韩冽的额头,眼中含着笑意。

    韩冽心里还勾画出了一些陶瓷物件,"好啊!我正好还要定做点其他的东西。"

    到了县城里最大的一家陶瓷店铺,韩冽要了纸笔将陶瓷管道的尺寸和要求,画了下来,最后又添了几种在卫生间和浴室用的陶瓷用品,店主承诺他画的东西一定都能做出来,只是价格贵点,韩冽很高兴的付了定金。

    他没想到做陶瓷管道和一套陶瓷用品做下来的总价格,比铁管的价格还便宜很多,倒很庆幸官府没有审批下他们的铁管来。

    定完了东西,正好遇到严氏的水煎包收摊,他们就同韩家人一起赶着马车回了村,一路上严氏都不停的和韩冽诉说着这几天以来的成果,两种馅的水煎包都很好卖,卖得好的时候,一天能挣二两多银子,这些是韩家人从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在韩冽的带动下,韩家人斗志昂扬,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因为马车是池家的,所以韩老三等人下车后就让他们驾着回去。想着严氏等人每天还要往返于县城,韩冽最终说服了他爹去买一辆牛车。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