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妃拒撩[娱乐圈] (下)

娱乐圈向来不缺美女。沈秋华刚刚踏入娱乐圈就以美貌著名,而且是男女通杀的那种。面对各种人的示好,沈秋华均是微微一笑,摆手不约。沈秋华:没看见我身后的人已经在磨牙了吗?前世她出身江南望族,帝师之女,宠冠后宫。一朝穿越,镁光灯下的繁华,再难乱她的眼。这一...

作家 敛舟 分類 百合 | 26萬字 | 107章
第(14)章
    卢绪听说两人打算降低片酬时并没有太大的反应。也许是一年多的合作他对于这两人都有了一些了解。这两人看着是挺精明的,其实很多时候都是听中二的。

    抗日题材的电影大多都是赔钱钻吆喝。这部虽然有些亮点,但是肯定赚不了票房,也拿不到奖,基本就是白玩。如今连说好的本就不高的片酬都要降低一半,这真是赔钱赔到姥姥家去了。

    梁云清听说两人自降片酬,高兴得差点哭出来。他这部片子有战争场面,花费本就不菲。所以在演员上一直定不下来。主要是能给出的片酬太低,但凡有点经验,有点名气的演员都不会接。能接的都是接不到戏的演员,他实在看不过眼去。沈秋华能接这部戏他做梦都能笑醒,没想到买一送一还签了个杨琼。如今两人还主动降薪,这样他的经费又能空出来一点给制作了。

    沈秋华和杨琼也不含糊,三天后就进组了。这时候的剧组还在组建阶段。两人每天就是和导演和编剧一起再磨剧本。编剧给两人将剧本的创作意图,导演在讲拍摄意图。随着进组的演员越来越多,这种交流和探讨范围也越来越大。有的演员不爱听,过来坐坐就走了。有的演员却听得聚精会神,甚至还要做笔记。

    沈秋华是从来不做笔记的。她的脑子就是笔记,完全能够记下来所有的内容。

    也许是因为来的都是没什么名气的演员,剧组里的创作氛围出奇的好。连编剧王顺英都说,他很久没见过这么有氛围的剧组了。

    既然是抗战戏,少不了武器。杨琼看到剧组用的匣子炮,汉阳造等枪,立刻上了手。道具原本以为她就是摸摸,没想到她拿起来看了几眼就拉开了栓。

    道具组小吴笑道:“杨琼姐真厉害!这种老古董你都能把弄起来。”

    杨琼几下就把枪拆开了。“原来这部分是假的。我就说就算是古董枪也不能让你们拿来当道具的。不过做得真像,一比一还原的吧?”她拿惯了枪,看到自然喜欢。

    “可不是?别看是道具,这道具也是有年头的。这些都是早些年老师傅用手工车出来的,可不是现在那些机器做出来的东西能比的。珍贵着呢。”

    “你们真有心啊!”杨琼几下将枪组装起来,开始教一旁的沈秋华如何使用。

    沈秋华一上手,手就是一沉。“好重!”

    “当然重了。这可是一比一还原的,分量和真家伙没什么区别。你看,我也是拆了才看出是假的。”杨琼立刻接手过来。

    看着杨琼举重若轻的模样,沈秋华料想她在部队一定吃过很多苦。“你当兵的那些年,是不是很辛苦?”

    杨琼挠挠头。“辛苦肯定是辛苦的。每天训练完都像从水里捞出来似的。但是我还好吧,并不觉得难以接受。你也知道我,有架打就是兴奋的。”若非杨琼这股子韧劲,前世她怎么能受得了欧阳霆的魔鬼训练?

    一周之后,电影《青山》正式开机。梁云清这几天对于杨琼的武力值重新进行了评估,决定再加一些高难度的动作。而沈秋华正在学习如何c-h-a秧,如何抹面,如何舂米,每天都把自己弄得灰头土脸的。

    秉承着对于民族尽一点绵薄之力的决心,两人在剧组里吃苦受累都没有任何怨言。半个月后,沈秋华已经完全看不出是个明星的样子,怎么看都是一个农家女孩的模样。虽然样貌清秀,走路说话却都透着农家女的土气。

    然后就是口音问题,这部戏拍的是北方农村,沈秋华确是一点口音都没有。一定要说,她也只会江南的吴侬软语。不得已,只好一点点学起来。方言老师每天跟着两人时刻指正。

    杨琼还好,到底是北方人,口音问题不大,矫正一下就好。沈秋华完全说不来。不过她又自己的办法,既然说不来就背下来。她请方言老师把每一句台词都说一遍,自己记下来天天练。

    梁云清很感动这两个人的用心。当然,其他演员也很努力。这样一个小成本的片子,居然也拍得红红火火,热热闹闹。

    在拍戏的过程中,沈秋华收到了两个好消息。一个就是她的试戏通过了,卢绪已经去签了合同。另外一个就是她主演的《巾帼名医》正式上档。

    这个档期算不得好。因为马上就要过年,春节假期一向是电视剧收视的低潮期,大约观众们都忙着走亲戚去了。总之平时正常的作息规律被打乱,能每天准点守在电视剧前的人就很少了。

    不过无论如何,能放出来就是好的。每年多少电视剧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放不出来。有的一直待在库房里直接成了废片。所以沈秋华对于这个不算好的档期并没有什么不满意的。

    春节将至,剧组放了三天假。沈秋华和杨琼算是有点小特权,在放假的前一天上午拍完戏,下午就飞回了老家。

    晚上已经回到了沈家。沈父沈母早就接到消息,少不得张罗了一桌饭菜给两个孩子接风。

    两人也没时间置办一些年货,依旧存了一笔数目不小的钱到二老的银行卡里。所以沈母在饭桌上就埋怨两人,干什么又要给他们钱花?

    “秋华,你去年给我的钱我连一半都没花完,你今年又给了这么多。我知道你们在外工作不容易,就不用总是惦记我们了。我们整天待在家里,能花几个钱?”

    “妈,这是我和杨琼的一点心意。您就收着。也不必省着花,想买什么就买什么,你和我爸该是享福的时候了。”沈秋华拉着母亲的手,看着沈母一年比一年深的皱纹,心里还是有很多触动的。

    前世她没有机会承欢膝下,今生能弥补一点也是好的。

    沈父道:“孩子她妈,秋华给你你就收着。你不花难道将来不会再给她啊?就当咱们替孩子攒钱了。都是自家孩子,客气什么?”他举起酒杯,和杨琼碰了一下。“杨琼,你演的那个电影我和你阿姨特意去电影院看了。你的身手真好。我就说,你这样的功夫不拍电影都可惜了。”

    第112章

    “叔叔, 暂时当兵给的人,不能给当兵的丢脸。”杨琼知道沈父也当过兵, 专门捡着他爱听的话说。

    一家人聚在一起其乐融融。吃了饭,沈母就催着两人赶紧回房间去休息。“都奔波一天了, 有什么话, 咱们明天再聊。”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