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吧,我相信你。”沈独清努力挤出了一个笑容。 孟正缓缓地吸气, 又缓缓呼气,他这会儿也有些紧张了。他启动了车子。车子慢慢驶出了地下停车场,平稳地开到了路面上。孟正转头看了沈独清一眼,沈独清两只手都攥成拳头了。但除此以外,他确实没有其他什么过激的反应了。 后排的沈非浊也是一脸紧张地盯着哥哥,深怕哥哥会难受。 沈独清心里很是感动,却小声地说:“别、别看我,看路啊。” 孟正立刻说:“好,看路。你放心,我一定好好遵守交通规则。非浊,你盯着你哥哥。”孟正知道沈独清的心结,这绝对是他开车开得最仔细的一次。 沈独清坚持了一路,到家时,唇色微微有些发白,眼睛却是亮的。他做到了,他终于成功克服了自己的心理障碍!他眼睛亮亮地看着孟正,就像一只求表扬的小狗狗。孟正在他头上揉了一把,也像揉狗狗似的,笑着说:“真木奉!” 沈独清被揉了好一会儿才意识到不对,一边躲着孟正的手,一边也开始揉孟正的头毛。孟正躲了一下不给揉,沈独清却偏要揉。两个人就笑啊闹啊的。 沈非浊试图从后备箱中取出行李,但有两个装书的箱子太沉了,他拎不动。想要喊哥哥们过来帮忙,却看到哥哥们无比幼稚地揉来揉去。难道哥哥们都变成幼儿园的小朋友了吗?真正做事的竟然只有弟弟一个人?沈非浊默默地看了一会儿,很是心累地叹了一口气:“喂,你们两个可以了啊!快过来搬行李!” 孟正和沈独清对视一眼,两个人冲到沈非浊面前,一起揉弟弟的头毛。 嘿嘿嘿,手感真好。 沈独清本来计划着在四五月里就回国了,但有个导师很看好他,以私人的名义雇佣了他两个月,他便一直待到六月中旬才回国。这会儿国内还没开始放暑假。第二天,沈非浊还得上学,等沈独清起床时,屋里只剩下他一个人了。 卧室、客厅的窗帘都拉着,屋子里暗暗的。 沈独清也不怕走光,干脆只穿着一条内裤在屋里走来走去。 听到孟正用钥匙开门的声音,原本在厨房喝水的沈独清端着半杯白开水走到了门边,整个人斜斜地往门口的封闭式鞋柜上一靠,悠哉悠哉地盯着大门。 推门而入的瞬间,孟正见到了一副令人怦然心动的画面。他盯着沈独清看了两秒钟,才像是忽然警醒一样,如老父亲一般无奈地说:“去把衣服穿上。” “不穿。”沈独清懒洋洋的声音仿佛是从鼻子里哼出来的。他迎着孟正的视线 ,慢悠悠地换了一个站姿,大大方方地展露着自己身体的细节,无论是漂亮而修长的手指,还是覆盖着一层肌肉的腹部,都毫无保留地暴露在了空气中。 沈独清往前跨了一步,那一双无可安放的大长腿一点一点地逼近孟正。 见孟正果然被自己的身体吸引住了,沈独清忽然想起了网上一句很搞笑的话,他把自己先逗乐了,然后敞开怀抱问:“怎么样,还满意你所看到的吗?” 孟正垂下眼帘说:“小心感冒。” “都这种时候了,难道你就只关心感冒吗?”沈独清笑着问。 孟正无奈地嘟囔着:“你出国这一年都学了些什么啊,怎么忽然变得……” “变得怎么了?” “变得……好不要脸!” “脸有什么值得要的。我只想要你啊。梦里都是你。”沈独清附在孟正耳边轻笑。 孟正毫无威慑力地瞪了沈独清一眼,却忍不住咽了一下口水。 “你是不是口渴了?需要我喂你喝水吗?”沈独清晃了晃自己手里的玻璃杯。孟正摇了摇头,表示自己不渴,喉结却又滚动了一下。沈独清眼神一暗,把玻璃杯放在鞋柜上头,两只手撑开按在门上,正好把孟正圈在了自己的怀里。 一个完美的门咚。 沈独清凑过去吻了吻孟正的耳尖,又吻了吻他的喉结。 两个人的呼吸就这样丝丝绕绕地缠在了一起。 “我好想你。”孟正说。你不在的这一年多,我好想你。 我也是,沈独清用亲吻代替了回答。 星火可以燎原。轻轻的一个吻迅速化成了熊熊的火焰,烧得他们全身都热了起来了。见孟正身上还是穿得整整齐齐的,沈独清嘟囔着说:“不公平……” 灵活的指尖就是毛笔,以皮肤为宣纸,画下一抹抹颇具艺术x_ing的色彩。一笔淡,那是远山。一笔浓,那是近峰。一笔浅,那是白云;一笔重,那是劲松。 沈独清的手在孟正的身上画出了这世上最好看的黑白山水。 孟正气喘吁吁地说:“别在这里……别在大门口。” 沈独清眼睛一亮:“我们去卧室?” 窗帘紧闭着,屋子外那中午的阳光正明媚,屋子里却暗淡如黄昏。一切朦朦胧胧地仿佛罩着一层纱。在某个极度欢愉的时刻,石楠花的味道渐渐散开。 葫芦娃成就达成。 然后他们一起洗了澡,石楠花又在浴室里次第盛开。狭小的空间里,一朵又一朵的花儿,因为欢愉而开放。温水从头顶浇下来,像快乐的音符一样在他们赤-裸的身上跳跃,又滴滴答答地溅在墙上、落在地上,演奏出美妙的乐章 。 是时候把求婚一事列入计划了。沈独清和孟正不约而同地想到。 等到沈非浊放暑假的时候,他们或者说是兄弟仨,或者说是一对伴侣带着孩子,总之三人一起回了老家。沈非浊兴致勃勃搞创业。他先找孟外公谈创业理想,孟外公其实是听不懂的,就一个劲儿地给孟正使眼色,示意孟正管管孩子。孟正笑眯眯地说:“外公,我觉得非浊这个想法挺好的,你就帮帮他吧!” 窝山村的房子虽然不是砖瓦房,而是那种用黄泥垒着石头造的较为原始的房子,但这里村民少,分到每个村民头上的地基就多,因此房子都造得很大。拿孟外公家来说,他们有前后两栋房子,楼上楼下加一起十几个房间。这些房间,只有三四间是住人的,剩下的不是用来堆杂物,就是等春天时用来养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