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顾家姑娘啊,”如太嫔一脸嫌弃,而后又状似无意地跟太后诉道:“太后,昭儿也到年纪了,可以相看起姑娘了,妾身想办一个赏花会,到时请些姑娘来。” 她假笑转过头来,意有所指地和顾玖说:“顾姑娘,你有婚约,到时本宫就不请你了,你别说本宫小气,这男女婚嫁呀,得门当户对才好。” 太后看到如嫔这副嘴脸,就忍不住想起如嫔曾经做过的事,她头疼地揉了揉额角,“够了,这赏花会的事再议,哀家头有点疼,你们就先回去吧。” 不等如嫔说话,她笑着和顾玖道:“阿玖,你说的事,我会好好考虑的。” 顾玖自然应好。 可如太嫔心里却一惊。 太后嘴里说的好好考虑是什么事,不会是面前这个小-jian蹄子说要嫁给昭哥儿吧? 她还想再说些什么,太后一个眼神扫过来,又立马闭嘴了,只是心里十分不甘。 所以到了宫门前,如太嫔冷笑着放下狠话:“别想那些有的没的,要是敢和昭哥儿扯上关系,本宫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顾玖露出营业假笑,“太嫔娘娘说的是,您也别想那些有的没的,有句话是怎么说来着,咸吃萝卜淡操心。更何况,臣女也不想兜着走。” 如太嫔被噎了一下,顾及到这是太后跟前,终是不敢撒泼,大力甩了一下衣袖走了。 顾玖摇摇头,朝宫门的方向走去。 这一幕自然有宫人报告给在殿内的太后。 太后一边撑着额头闭目养神一边听着。 “这如嫔真是越来越糊涂了。”寒嬷嬷摇头道。 太后睁开眼睛,“她倒是好算计,什么便宜都要占尽。” 她想起往事。 如嫔生产时,宫中正在举行宫宴,恰好如嫔和侍郎夫人一同腹痛,她是皇后,还要留在宫宴主持大局,当时就派了人去守着。 如嫔一直都是站在她这边,她见如嫔可怜,就尽力保住了如嫔,护如嫔孕期周全。 如嫔生下孩子后,把孩子抱到自己跟前,哭诉势单力薄,身边也没有个得力人,怕护不住孩子,想把孩子jiāo给坤宁宫抚养。她也一直把孩子当作自己的孩子来抚养。 之后如嫔闭门不出,名日向佛祖祈福。 直至当今圣上再振朝纲,登上皇位的时候,如嫔升为如太嫔才出来行走。 如嫔认亲的时机也很巧妙。母子十五年未见,如嫔检查一番,说李照身上没有孩子生下来时看到的痣,大肆吵闹,吵着审问当初接生的所有宫人。 继而宫人承认抱错孩子,责任全都到了宫人身上,如嫔自己只是一个不知真相的母亲。 这么一通下来,当初真抱错,还是假抱错,只有当事人才知道。可惜侍郎夫人诞下孩子后不到一年,就因病去世,如今死无对证。 “敢戏耍哀家,混淆皇室血脉,等着吧,哀家一定会抓住她的把柄。”太后喃喃道,眼中闪过一丝狠厉。 只是想起李照那个孝顺孩子,她满心都是心疼。 那孩子以为如嫔是他亲娘,小时候还曾因为如嫔不亲近他而郁郁寡欢。如嫔估计从一开就对他没有半分情份,这才把孩子推到她这里。 “照儿是个好孩子,顾家姑娘也是个好孩子,寒嬷嬷,喊人把他叫来,哀家有事问他。”太后说道。 寒嬷嬷应喏,出门吩咐宫人,端着热茶回来,说道:“老奴还以为顾家姑娘看着软和,是个没脾气的,没想到她还能和如太嫔那样说话。” 太后想起刚才宫人说的话,脸上终于露出一点笑容,“将门之后,再怎么软和,骨子里也是硬的。” “是啊,”寒嬷嬷感慨一句,问道,“如果照少爷和顾姑娘在一起,娘娘也不用那么担心照少爷了?” 太后想到一直没怎么出过房门的李照,忧心忡忡,“你说,哀家让他们快点成婚,有人陪着,转移一下注意力,照儿会不会快点跨过这道坎?” 寒嬷嬷却担心,“可照少爷和顾姑娘都不大,两个人一起过日子,能过得起来吗?” “正是因为少年夫妻,才过得长久啊。”太后状似无意说了这一句。 寒嬷嬷不敢再说话了,先皇和先贵妃不就是少年在一起了嘛,这一直是太后娘娘心里的一根刺。 等到宫人禀告照少爷来了的时候,太后的表情又恢复了往日的慈祥。 照少爷这个叫法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宫里有了真正的先皇十六子,李照就不能再叫做十六皇子。 他回过徐府,可惜徐侍郎不待见他,太后听了很是生气,就让李照继续住在宫里。等到圣上给李照安排好差事再让李照搬出宫去。现在李照还在等待圣命,所以宫人们都叫照少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