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柏林寺 曾铭听完彩云公主的话,转头看了看千夜黎,千夜黎点点头,“公主所言极是,正是我心中所想。” 彩云公主脸上一喜,略带了羞涩,听到千夜黎的话眼睛都在放光。 陆浮生在一旁冷眼看着,心中的滋味难以描述。 千夜黎对曾铭道:“无论管家是不是凶手,但是这些奇怪的事情都在表明,他一定有秘密瞒着,每个人都有秘密,可是,如果他的秘密是恶意的,与王府有关的,那就必须要弄清楚,不能大意。” “对,你说得极是,”曾铭点头说道:“可是,如果这样冒然让他过来,会不会打草惊蛇?或是让人盯住他?” “盯住是肯定的,不过,我还有一个想法,”千夜黎浅浅一笑,对众人说道:“去柏林寺走一趟。” 今天是十五,上香的人比平时要多一些,但是总归不是什么重要的日子,所以也没有多到如同庙会一般的地步,所以,千夜黎等人并没有费多大力气就到了柏林寺。 寺庙就在城外半山腰,坐马车到了山脚下,再换轿子,走不上远的路就能到,柏林寺是百年老寺,上山的路早已经修得平整宽阔,只是因为多年来人们为显心诚,所以到了山脚下便不在乘马车。 千夜黎等人本就是骑马来的,但是为了不过分引人注目,就把马拴在了山脚下的树林中,走山间的小路上山,路过山的时候,还看到王府的车夫正在车上打盹,而柳姨娘等人,已经去了寺庙中。 千夜黎和陆浮生自不必说,彩云公主的功夫实在是三脚猫一样,轻功基本上也没有,但她非要跟着,陆浮生担心如果不带她,她又偷偷跑出来跟上,还不如直接带上她。 为了不落下太多,所以上山的时候,陆浮生和千夜黎便一左一右的扶着她,带着她赶路,她感觉着千夜黎的手掌温度,只想着这路长些再长些。 三个人到达寺庙外的时候,彩云公主正要进去,千夜黎拦下她说道:“公主,且慢。里面的情况还不太清楚,我们还是暗中探查一番的好,这样吧,你和王爷一同进去,我在暗中观察,我们有明有暗,这样更能看得清楚些。” 彩云公主心中不愿,她更愿意和千夜黎一起,可是这话又不能说,而陆浮生已经点头同意。 陆浮生开口同意之后,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是什么心理,他呼了一口气,带着彩云公主走了进去。 千夜黎则是纵身一跃,轻轻落在寺庙中的树上,树木枝叶茂密,如伞如盖,她透过树叶的缝隙向下面望去,前殿的进香大殿,已经看不到柳姨娘的身影。 速度好快。 千夜黎在心中暗道,一转眼看到陆浮生和彩云公主已经进了寺庙,她轻轻笑了笑,既然他们两人已经到了这里,那自己就去别处。 寺庙中的殿堂一层一层,越到后面越是安静,人也越少,千夜黎一边过了三层,也没有看到柳姨娘的影子。 嗯?她心中疑惑,难道说,来寺庙只是一个幌子?其实上根本没有来这里?把马车停在山口实际上转道去了别处? 转念一想又觉得不太可能,她身边还带着管家和侍卫,来的时候已经问过,侍卫是随机带的,并不是有指定的人选,她总不能带着侍卫去做什么隐秘的事情吧? 千夜黎平复了思绪,正想返回去从第一层殿开始再找一次,无意中一转头,正看到了一个身姿挺拔,腰间挂着钢刀的人。 嗯?千夜黎停下脚步,仔细的看了看,那人身材高大,身上穿着红黑相间的侍卫服,腰间挂着钢刀,无论是衣服样式还是钢刀的样式,都和荣王府的一般无二。 那侍卫正和一个和尚说着话,和尚转身进了房间,片刻之后,另外一个和尚走了出来。 和之前的那个和尚相比,现在这个应该是身居某种职位,但看身上的僧衣不像是主持,侍卫拱了拱手,引着他一路向前。 千夜黎在暗中跟着,一路到了倒数第二层院子中,侍卫停在院门中,和尚迈步走了进去。 和尚走到院中,院子里人影一闪,有人快步从厢房中走了出来,千夜黎定睛一看,正是管家。 管家迎上前去,脸上带着笑意,“您来了?请进吧,姨娘正在等您讲经。” 和尚点了点头,迈步走进房间,管家在廊下停住,没有再上前。 千夜黎看着那个房间,心中不禁有些疑惑,柳姨娘的房间,那个和尚怎么单独进去了?虽然说是和尚,讲究的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可毕竟是男女有别,总归是不太方便。 她在后院中纳闷,而此时在前面方丈的房间里,陆浮生和彩云公主也正在进行试探。 方丈今年已过花甲之年,胡子灰白,手指捻着佛珠,看着对面的彩云公主和陆浮生,口诵佛号道:“阿弥托佛,二位施主,听说二位为寺庙捐献了不少的香油钱,佛渡有缘之人,二位之心,佛祖定会知道。” 彩云公主点了点头,她是一副俏公子的模样,“嗯,方丈,我们兄妹二人也是这样想的,只盼着佛祖有知,能够让父母安泰,家中喜乐。” 方丈点头微笑道:“公子纯孝之心,佛祖会知道的。” “方丈,”陆浮生说道:“我们兄妹二人是从外地慕名而来,有许多事情不清楚,我们想着长年为父亲点上长明灯,还想每逢初一十五来寺中上香,不知到时需要准备哪些物什?” 方丈一听,脸上露出喜色,出家人不爱财,多多益善,他又诵了诵佛号,这才说道:“公子不必准备什么,寺中什么东西都有,这里的东西比外面的更有佛缘,所以,公子到了此处,再拿香烛之类即可,若是想要表孝心,可自行亲手做上一两样东西也就可以了。” 陆浮生和彩云互相对视一眼,果然和千夜黎所想的一样,如此看来,管家买那么多东西上山来,果然是另有原因的,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陆浮生想了想,在刚到寺庙中的时候,他已经仔细看过,前面殿中几尊佛像之下,那些供品基本上都是香客自己做的,除此之外就是寺庙中的那些,而彩云说,管家买的东西很多,甚至有很多不像是供品可以用得上的。 那么,那些东西呢? 陆浮生点头说道:“原来如此,那倒是方便了。适方才我们兄妹二人上山来的时候,看到一辆华丽的马车,有位夫人也一同上山来,她带着的东西很多,我们兄妹二人还自觉惭愧,真拿来的那点东西实在不足以在佛前表诚意,所以,我们便添了香油钱。” “噢,噢……”方丈随着陆浮生的话思索了一下,随即像是想到了什么,脸色微微一变。 “人……各有所不同,这个众生平等,只要尽自己的能力表示了诚意即可,佛不会在意的。”方丈说得有些磕绊,在陆浮生和彩云听来,已经完全不复刚才所说的话一般流利。 嗯? 这其中果然有文章。 陆浮生向彩云递了一个眼色,两人起身说道:“既然如此,多谢方丈点化,我们这就回去了,等到下月初一再来。” “好,两位施主好走。”方丈站起身来,口诵佛号说道,他对着外面喊道:“法空。” 外面走进来一个小和尚,大约十几岁的模样,小和尚进来行了礼,“方丈师祖。” “你送这两位施主出去,务必要以礼相待。”方丈嘱咐道。 “是。二位施主请随我来吧,”小和尚说道。 陆浮生两个人随着小和尚出了门,彩云公主眼珠转了转,低声说道:“哎,小师傅,你叫法空?” “正是,”法空双手合十说道:“小僧法空,二位施主这边请。” “你多大了?好像很小啊。”彩云公说道。 “嗯,施主好眼力,小僧今年十六岁了。”法空说道。 “还这么小?那你们家里的人就舍得让你来当和尚啊?”彩云公主惊讶道。 小和尚的脸色微微一红,“施主有所不知,小僧自小在寺庙中长大,是方丈师祖收留的小僧,据说是父母把小僧放在了寺庙门外,啼哭之声惊动了寺中,师祖见小僧可怜,就抱到山下的人家抚养,一直养到四岁,那户人家有了自己的孩儿,就又把小僧带回寺中来,师祖就让我留了下来。” 彩云听得心中难过,她一向娇生惯养,受尽荣华,从来没有想到过,世间竟然还有这等疾苦,小小婴孩儿被抛弃,几岁的时候又被送回,多么可怜! 她从怀里摸出一锭银子来,塞到法空的手里,“这点银子你拿着,回头自己买点好吃的,买几件衣服,别太委屈了自己。” 那锭银子大约有十两重,法空一见就傻了眼,连连摆手说道:“不,不,施主,这使不得,小僧不敢要。” 陆浮生轻轻一笑,“你吓着他了,十两银子够寻常百姓几年的花销了,他哪里见过。” “什么?”彩云公主瞪大了眼睛,“就这么点银子,几年花销?” “正是,”陆浮生点了点头,“你就算是给了他,这银子也落不到他的手里。” “为什么?”彩云公主疑惑道。 “走吧,有空再跟你说这些,别忘了我们还有事。”陆浮生提醒她说道。 彩云公主眼睛眨了眨,对法空说道:“小师傅,你在寺庙中这么多年,日子过得可好?” 法空觉得面前这两个公子真是好人,心中觉得甚是温暖,对他们的问题是知无不答。 他想了一下说道:“还好吧,有方丈在,我们的日子过得都还算好,戒律院的师叔很严格,经常进行突击检查,做得不至位的就要挨罚,除此之外,倒也没有什么,我们寺庙的香火也算鼎盛,平时的生活温饱还是可以的。” “戒律院的师叔?”陆浮生心头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