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暴富,糙汉也来抱大腿

【年代+重生+女强】火海重生,姜黎回到十五岁这一年这一年她高中还没毕业,身家为零,市值过亿的公司自然也不复存在但此时母亲尚在,未来还有无限可能甩渣爹,查真凶,都只是顺带主要还是搞事业然而渣爹好甩,真凶难查,查来查去查出惊天大秘密……

作家 京墨 分類 二次元 | 74萬字 | 264章
第七十一章 政策下来
    小说虎 xiaoshuohu.com

    六月还没过两天,七五届毕业生必须全部下乡的通知,就已经在学校贴了出来。yinyouhulian.com

    学校还是把下乡宣传得很美好的,不少同学都踊跃地往偏远地区报名。

    姜黎没有那么高的觉悟,她麻溜地在石硚公社下面的胜利大队填上自己的名字。

    主动报名就行,老师也不挑,至少不要他们上门做思想工作。

    早上出的通知,第一节动员课结束,姜黎就去填了自己的名字,但班上好些同学,都犹豫着没有填,说要回家跟家长商量。

    肖潇就没填,她早两天就知道有这通知了,一直愁眉苦脸地。

    他们家就她跟肖赞华两姐妹,肖赞华可是当年厂领导亲自拦人,做通思想工作,才留在单位的优秀人才。

    轮到她,肖潇叹了口气,她是没有她姐优秀,但她也是真的不想下乡。

    关秀萍也不想女儿下乡,但丈夫肖志刚不这么认为,他觉得小女儿有些娇气,下乡去锻炼锻炼很不错。

    这也是响应国家号召嘛,大女儿留在单位,小女儿为国奉献,理所应当。

    也不必担心女儿以后就留在乡下,厂里不时就有招工。

    哪怕一直没招工,也没关系,他们家还有点门路。

    再加上两口子都是双职工,真要没办法里想办法,过几年随便退一个,孩子也能回来。

    看到姜黎填得那么快,肖潇看了一眼,有些心动。

    就近在附近下乡倒是也不错,说不定连知青点都不用住,还可以直接住家里。

    肖潇心里有了打算,回家就跟关秀萍讲了。

    “这事怕是办不成。”关秀萍神情有些复杂,早知道今年会出那劳什子通知,她早就想办法了,搞得现在措手不及。

    就近下乡是可以,但孩子的户口必须不在厂里。

    有准备的家长,早把孩子的户口迁回了老家,现在就能就近,而且这个就近,也是有名额限制的。

    总不能一窝蜂全往附近的公社大队塞,塞不下。

    肖潇闻言都傻眼了,“那我能去哪里?”

    关秀萍这两天都在打听这个事,江省本地的贫困市县不少,知青下乡也主要是集中在这些地方,支援知识青年和技术劳力嘛。

    好的方面是不用出省,坏的是不出省也隔得老远,一年到头难得见上一面。

    得知自己要去偏远的地方,肖潇第一时间不干了,忍不住就哭了鼻子,一些小要求,她哭哭鼻子,父母就妥协了。

    但下乡这事,真不是她哭鼻子就能改变的。

    “你可千万别叫你爸见着这个样子。”关秀萍忙给闺女擦眼泪。

    肖志刚喜欢的是像长女那样,性格坚毅大方,有主见有思想的女儿,小女儿他也疼爱,但有长女比着,总不自觉会有更高的要求。

    关秀萍则是既心疼女儿,又希望女儿更优秀一点,比前头的孩子比下去。

    下乡这事,几家欢喜几家愁。

    “还好你的户口还没迁进来。”舒兰秋在办公室知道就近下乡的条件后,心里也跟着紧了紧。

    差一点,姜黎就要去偏远的地方下乡了。

    姜黎没提醒舒兰秋,如果户口迁进来,她就不会今年毕业啦。

    “反正下乡也就隔了三公里,还能时常一块儿吃饭呢。”姜黎笑眯眯地道。

    舒兰秋赞同地点头,心里不由庆幸当时留在江省,想想今年的政策,留在淮市的她既没收入,又没门路,拿什么留住女儿。

    就算把姜黎留在江省工作,她独自回淮市,也是和女儿分开。

    以前舒兰秋觉得,只要女儿好,有好的工作,好的人生,她离得远一些也没有关系。

    但现在她一点也不想那样,只想守在女儿身边。

    “可惜,要是就近下乡,就不能住在厂里了。”舒兰秋叹了口气,很快又觉得,姜黎住在姨姥家里也很不错。

    至少每天不用跟着她吃食堂了。

    舒兰秋是负责任的人,接手工作生疏,那就把心思都扑在工作上,一定得熟练上手,心里才会觉得从容。

    这样一来,肯定会有忽视姜黎的地方。

    “食堂也好吃。”姜黎一点没有觉得被忽视,她喜欢这样有事可干,每天精神饱满的妈妈。

    重新参加工作两个多月的时间,舒兰秋肉眼可见地年轻了许多。

    下乡的事定下来,学校里离别的情绪就多了很多,厂供销点的几个门面,也每天络绎不绝,都是给孩子准备行李的家长。

    姜黎虽然就在胜利大队下乡,舒兰秋还是忙里忙外地替她准备起东西来。

    厂知青办给发的专供票呢,都得用完,不能浪费了。

    向国华这些天也忙,报名是一回事,名单真正敲定下来,又是一回事,不是说学生报哪里,就确实分配在哪里的。

    等在名薄上看到姜黎的名字,向国华才真正松了一口气。

    向来刚正不阿的向队长,心里当然也是有私心的,他的私心没有用在自己的儿女身上,却忍不住放在了姜黎的身上。

    但这口松下的气,在回家见到姜黎后,又重新提了起来。

    姜黎给了向国华一本剪报本,第一页就是七零年的新闻报道,《关于北方地区农业会议的报告》,最后一页,则是上个月的报纸新闻,《以工促农,关于苏南社队经济发展的思考》。

    偏偏给了剪报本后,姜黎也不细说,让向国华自己看。

    “周末我再跟大舅详谈。”

    详谈?

    姜槐序听到这个词从姜黎嘴里说出来,只想发笑,但拿着剪报本的向国华却笑不出来,表情还很慎重。

    他表示自己一定会仔细看完。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