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逢君江南之背靠美男摇钱 九桃小说(.)”查找最新章节! 钱婳一早又被南丫鬟喊醒了。 她皱着脸有些不耐烦,昨夜失眠近凌晨,琢磨的事可多了,像丝绸知识点,染料技艺,纺织等等,都需懂点的。 以前做生意大都通过网络,渠道供应商与合作方,合作多年不一定要见面的。 至于那些内衣用料什么的,她只在意质量与款式。 可到临安这边开店不同了,手工业社会中商业生意,走的那是纯手工定制路线,每一个环节都有人参与的。 若问什么香水口红面膜以及如何穿搭,她很擅长;再有什么竹炭纤维环保布料高科技面料,她更可以说一天都不重。 问她绫罗绸缎的,对不起,出门左转,大娘身边的四大红人丫鬟们最熟了。 “哎,南姐姐,南姑娘,南姑奶奶,你莫要喊了,我再睡会行么……” “三姑娘快起,大娘子那边传话来,请你去用早膳。” “小北,小北!” “姑娘,奴婢来了。” “去南房传话,与大娘子说我身体不适再躺会。” “姑娘,奴婢劝你别躺了,药苦。” “三姑娘,奴婢伺候你更衣洗漱,听传话的丫头说大娘子有要事与你谈的。” “哎,”钱婳长叹了声,一鼓作气用双脚踢开绒被,眼睛微睁,向南北丫鬟表达她此时的不情愿,“试问数九寒天早起的心酸有谁知。” “姑娘又记糊涂了,稍待入冬,这会不曾数九。” 钱婳睁开眼睛,慢悠悠的怼北丫鬟,话接的到快,懂什么是形容么,“你会数么,来给姑娘数数看。” “一九二九,霜风不离手;三九二十七,檐前倒挂笔;四九三十六,晚上水里扑;五九四十五,走路似猪哼;六九五十四,篱上抽嫩刺;七九六十三,走路脱衣单;八九七十二,穷人说硬话,九九八十一,穷人难运去。” “富人说,去不去,春寒还有四十日。” “穷人说,打你个漏话,放你个屁,逢了春总有暖和气。” 小南:小北这丫头忒不会看主家脸色,亏的当着三姑娘的面,这般指名道姓的说谁! 钱婳:咦,胖鸭鸭这嘴biabia的,说的如唱的般,她其实是捉弄着要单纯听数数的,此九非彼九。 原来临安人不止会背九九乘法表,亦有不同与现代的数九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她背对的对么? “奴婢背了,姑娘可有赏?”小北追着洗漱的钱婳问。 “哦,不错,姑娘再出一题。”钱婳不怀好意的笑。 “有只胖鸭鸭与癞蛤蟆比谁数数快,1数到10,你猜谁数的快?” “姑娘又拿奴婢打趣,奴婢为何要与癞蛤蟆数数,怪恶心的。” 对哦,打趣北丫鬟可以,差点将她自己给绕进来了。 钱婳表示赞同,又伸长脖颈说道:“你当成与天鹅数。” 小北捂着嘴笑,又扭着胳膊回了句,“那奴婢快!” 如此肯定么,天鹅不如胖鸭鸭,胖鸭鸭难道听过丑小鸭的故事,所以如此自恋的有信心,钱婳挑眉,“真的么?” 小北点头,学了这么多年城内的吆喝声,她这嘴可不是一般的快。 “姑娘不信可与奴婢一试。” “可以。”钱婳将净手丝帕放入热汤中,又对南丫鬟道,“你来定我与她谁快。” 小北听了快速张嘴数一二三,钱婳咧着嘴笑,“二五一十。” 小北不愿意了,“姑娘你怎可耍赖!” 钱婳双手背在身后,走出潇洒的步伐,“姑娘何时说不可耍赖的。” 小北随着跳脚,“姑娘你若赢了,便是那癞蛤蟆。” 钱婳转身冲着北丫鬟吐舌头扮丑,“略略略,癞蛤蟆可省银两,胖鸭鸭拿不到。” 癞蛤蟆最有追求了,拥有一颗可以吃到天鹅肉的心,再说她反应过来时有说当与天鹅比的,看看这她颀长的颈,曲线多么美。 …… 南房,家主用膳内厅旁。 钱婳听丫鬟向内报,“三姑娘来了。” 进门,只钱家大娘子一人,与伺候用膳的丫鬟青罗。 大嫂怀有身孕,每日膳食由专用厨娘,大哥亦陪在房中用膳;二哥二嫂平日随着一道来的,今日怎的不见,更不用说那爱妻的钱员外了。 钱大娘子指着紫檀雕花坐墩,对女儿道:“婳姐,挨着我坐。” 钱婳应声进前,问了安。 “当年我似你这般年岁,已嫁入钱家有了你大哥,今日你有心欲成事,身为父母的不可拦着,虽你放手去做。” “多谢娘体谅女儿。” 钱婳拿着青罗给她的银筷,夹了钱大娘子喜食的菜,“娘,爹爹今日怎不陪你用早膳?” 钱大娘子说:“你爹与你二哥今日一道至御街店里,与大掌柜有要事谈。” 钱婳点点头,又问,“那二嫂怎么不来?” 钱大娘子将银筷放于止箸,“说身有不适,我已派丫鬟请郎中了,待会再瞧瞧她。” 钱婳暗道,亏北丫鬟提醒她,否则任由南丫鬟如何喊,她定要再睡会的。 两人用完膳,有丫鬟进来收拾,又有端热汤净手,与捧茶汤候着的。 “娘有何事与我说?” 钱婳洗了手,不知丫鬟在热汤加了什么,她的手闻着可香了。 钱大娘子拉着女儿的手,笑道:“婳姐不是要做生意么,生意之道可不似你瞧着那么浅,更不似看账卷那般稍费些神便开的。” “钱记做的是绸缎生意,须知养蚕缫丝为端,今日可随青罗观剥茧制丝。” “凡事需知其源,若有不懂可问青罗。” 听大娘子这么一说,钱婳不由的暗叹一句:此乃大师风范,知道如何施教一窍不通的学生。 施礼退下,再与青罗一道出门。 辇车一路出城门,到了城外的一处院落。 钱婳有些好奇的打量,越看越有种私营作坊的感觉,再走近些可听些声音,她转身看向大娘子的丫鬟青罗。 南北丫鬟此时不在身边,她只能作随意状问,“姐姐,我可曾来过此处?” 来了,那便是她记不清;不曾来,可说她觉的有些眼熟。 “不止三姑娘,大少爷二少爷亦不曾来的。” “哦。” “三姑娘见识多,可猜猜。” “钱记在城外的作坊,养蚕缫丝织布的?” 大娘子说的那些话,只要稍微联系在一起可以了,这青罗到底要出题问她,亦或是以此吹捧她? 只见这丫鬟唇角露笑,颇有赞赏的意思。 “此处只不养蚕,其余的三姑娘猜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