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嘛,现在大唐的造纸术和印刷术都太落后了,这个有点难办啊。】 对于这个问题李佑一时也没有办法。 他虽然智商爆表,但是前世却只是一个医生,还是心理医生。 他的特长就是怼病人,不对,是治疗有心理疾病的人。 对于机械这些,他可是一窍不通。 印刷术他还知道一个活字印刷,而造纸他就完全没有办法了。 所以虽然此刻的李佑有心想多搞些书震撼一下众人,但也是有心无力。 【看样子也只有靠系统了!】 李佑无奈地摇了摇头,却没想到他这一番心理活动全部又进入了李世民的脑海中。 ‘想不到佑儿还知道这么多的书,真是不知道他从哪里看到的。’ ‘系统,那是什么?难得是仙境?’ 其实已经不是李世民第一次从李佑的脑海中听到这个词了,但是他根本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 李佑脑海中的意思,很显然和李世民知道的意思不一样。 虽然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在哪里,但是李世民却是知道,李佑的不少好东西都是从系统里来的。 于是乎,李世民便下意识的决定李佑的定然被仙人指点了,而那个系统便是仙境。 这样的问题,李世 民自然没法开口来问,就算要问也是找个没人的地方。 《三字经》兜兜转转一圈之后,又回到了孔颖达的手中。 对于如此经典的启蒙读物,孔颖达是爱不释手,立刻又研读了起来。 刚刚在李世民的催促下,他读得太快,以至于后面有些内容都快忘记了。 见到孔颖达的模样,李世民也是一阵的好笑。 这文章都已经是你的了,又何必急于一时呢。 转过头,李世民看向了长孙无忌道:“无忌,把你们敢弄出来的大唐基本法拿出来吧。” 长孙无忌早有准备,此刻便是迫不及待地拿了出来。 他虽然有些奇怪,为什么李世民要在楚王府看,但既然李世民开口了,他也不会有意见。 但是,李世民接下来的动作他就有意见了。 只见李世民接过之后也没有翻开,而是随手递向了李佑。 “佑儿,这是三位爱卿编撰的大唐基本法,此法定制之后,大唐其他律令都会以此为准绳,可谓是万法之宗。” “既然佑儿能拿出《三字经》这样的启蒙经典,也顺便帮父皇看看这基本法吧。” 这个动作不光是长孙无忌有意见,一旁的房玄龄和杜如晦也有意见。 虽然李佑刚刚的《 三字经》震撼到了他们,但这是律法,和启蒙读物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启蒙读物是用来教小孩子的,用词简洁,浅显易懂,朗朗上口,旨在循序渐进,培养孩子学习的习惯和爱好。 但是律法,不仅要做到逻辑严密,严丝合缝,更是需要能够指引实际操作,并体现法律精神。 因此房玄龄觉得如果在律令上没有钻研的人,就算文学素养再高,也是没有办法参与到讨论的。 在他看来,以李佑的年纪能够做出《三字经》《百家姓》这样针对自己这个年纪的启蒙读物,虽然已经让他惊为天人,但是也还是能够想通。 但是要说李佑还能在立法上有什么建议,那就真的杀了他都不会相信。 如果说李世民交给的人是孔颖达,他勉强还能接受,但是李佑他不能接受。 他们之所以如此看重李世民的意见,其实也只是因为,这基本法的构想是陛下提出的而已。 “陛下,楚王尚且年幼……” 房玄龄开口了,他觉得这是李世民对他们劳动成果的不尊重。 然而这一次,李世民却没有理会他的话,反而是看着李佑说道:“佑儿,还不借过去!” 听到这话,李佑才极为不情愿地接 了过去。 虽然李佑表现得极为不情愿,但是其实此刻他的内心却是无比的震撼。 【什么,我没听错吧,李二刚刚说了什么。基本法,真的是基本法么。】 【现在我真的有点怀疑他是不是一个穿越者了。】 【不对,那个土包子,刚才喝咖啡都喷了,怎么可能有这么拉胯的穿越者。】 【既然不是穿越者,那李二还是有点东西嘛。千古一帝,你又要改写历史了。】 带着好奇的想法,李佑看了起来。 但是李佑只看了一句,便皱起了眉头。 看着李佑的表情,李世民顿时也有些慌。 他对这部律法也是给予厚望,而且他相信这部让长孙无忌和房、杜三人自信满满的律法的成色。 然而李佑只是看了一眼就皱起眉头,很显然问题很明显。 虽然李世民立刻就想开口,但是看着李佑认真阅读的模样,他还是忍住了。 很快,李佑便看完了交还给了李世民。 “佑儿,看你眉头紧锁,是有什么问题么?” 李世民问话的同时,也听到了李佑心声中的天人交战。 【怎么办,到底要不要说实话呢!】 【如果说了实话,那以后这修法的事情还不得都来找我,我可不想摊上这 么一件麻烦的事情。】 【但是如果不说实话,他们肯定就跑偏了。】 【这是基本法,这么重要的东西,我可不想看他们误入歧途啊。】 李佑抬起头,看到了李世民那一脸热切的眼神,却是变得更加犹豫了。 而此刻,长孙无忌却是开口道:“陛下,刚刚臣就说过,楚王年幼,律法一事交给他,他也看不明白的……” 尽管长孙无忌的话已经非常委婉了,但其中的鄙视之意,李佑还是能明显地感觉出来。 其实这番话也是长孙无忌对自己的心理暗示。 楚王今天的表现实在是太震撼了,给这位国舅爷带来的压力太大了。 如果李佑真的还能在律法上有所建树,那么自己亲侄子的太子之位就更加摇摇欲坠了。 李承乾自从堕马以来,性情大变,而李世民对这个曾经最宠爱的太子,态度也发生了转变。 这段时间,蜀王李恪,魏王李泰和楚王李佑得到的关注都远远高于太子。 这件事也让长孙无忌大为担忧,所以不自觉地做出了贬低李佑的行为。 而他的这番话也激起了李佑的傲气。 【虽然我不是专门学法律的,但是你这基本法写得七窍通了六窍。】 【一窍不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