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沉吟了一下,扶苏扭头问道:“蒙将军,此处可有扶梯上到长城之上?” 他们当前所处的位置,并非山头,而是一处平地,左右两边两三百米外才是山头。 因此,这里的长城,高度达两三米,宽度达两米,并不存在高低落差。 左右两边山头上耸立的长城,才存在高度落差!向关内,高度达一两米,向关外,高度达两三米,宽度则有两米多。 在这里,他想要上到城墙之上,得借助扶梯。 蒙恬道:“有!公子想上到长城之上吗?” “嗯!”扶苏点头。 蒙恬立即让人去拿扶梯。 很快,在扶梯的帮助下,扶苏上到长城之上。 蒙恬随后紧随而至。 站在长城之上的扶苏,遥望着眼前一望无际的茫茫大漠,内心感慨万千。 若是还能记得后世描写漠北的诗,他定然会朗声的念出,陈述此时心情。 不过可惜的是,一心研究考古,以此了解古代各王朝的他,并没有去记那些古诗。 扶苏内心暗道:“若老陈那家伙也在这,想必他定会将描写漠北的诗,一口气全讲出。” 老陈,他的一个好友,和他一样是一名考古学家。 对方不仅爱好考古,更喜爱古人描写边关的诗。 一旦喝醉,必是出口成章。 由于他喝酒过后总是逼逼个不停,致使他老婆强行禁止他碰酒。 过了一会儿,正在四处观望的扶苏,发现关外左前方山丘上,有一支骑兵观望着他们。 对方人数并不多,也就七八左右。 尽管看着有些模糊,但扶苏依旧能通过他们的服装辨认出,那些人是游牧民族。 蒙恬也看到了这些人的存在。 目光随之眯成了缝隙。 扶苏问道:“蒙将军,依你看,那些人是放牧的匈奴,还是匈奴派出的斥候。” 蒙恬道:“他们虽穿着朴素,远远望去便让人以为他们是放牧的匈奴人,但他们的眼神非常不对劲,并非放牧的匈奴人所拥有,因此,他们是来自匈奴的斥候。” 刚开始看时,他以为那些人是放牧的匈奴人,可在察觉到他们的眼神不对劲后,他便不再这么认为。 扶苏一边听着蒙恬的讲述,一边看着远处骑在山丘上的匈奴人。 由于没有蒙恬那样的阅历,因此,他无法辨认出那些匈奴人到底是放牧的匈奴,还是假装过来放牧的匈奴斥候。 蒙恬道:“公子,这里不太安全,我们还是赶紧回去吧。” 对自己而言,多待并没什么大事。 但扶苏可不一样。 对方可是秦朝未来的皇帝,可不能在此出事。 仔细瞅了瞅远处的匈奴人,扶苏点头应答,顺着楼梯下长城。 在骑马回去之时,蒙恬安排人去通知各个烽火台,多加注意关外的匈奴人。 与此同时,远处山丘之上一名身材魁梧的匈奴人,对着前边威武匈奴男子开口道:“将军,末将看那人,好似蒙恬。” 威武男子淡淡道:“他就是蒙恬。” 尽管相隔甚远,但他依旧能通过对方看来的眼睛,判断其是秦将蒙恬。 蒙恬那双将他们打的溃不成军的眼睛,他至今都没有忘怀,仿佛事情刚在昨日发生。 “什么?”六人大惊。 威武男子右手边男子沉声道:“将军,蒙恬那厮出现在长城边,莫不是已经发现我们的计划?” “不太可能!”威武男子摇头,眯着眼道:“但也不能否定。” 蒙恬不仅军事能力强大,同时也十分敏锐,一旦他们有风吹草动,对方就会有所察觉。 威武男子问道:“你们可看得出,蒙恬身边的那个青年,到底是何人?” 众人对视一眼,摇头回答不知。 不过这也不能怪他们。 由于相隔太远,他们无法看清对方容貌,因此不太清楚对方到底是谁。 没有得到想要答案,威武男子面色微沉,道:“安排人去探寻一下,本将军要知道他的所有信息。” 他虽看不清扶苏,但他能通过蒙恬的举动,察觉得出,那个青年貌似哪位贵人。 至于到底是秦朝的哪位贵人?那还得等他们调查清楚才能确定。 “是!” 六人右手放于胸口,齐声回应。 这时,一名穿着朴素的匈奴人骑马而来,在抵达威武男子旁边,立即从马上下来。 单膝跪地道:“将军,蒙恬派遣深入我们漠北的斥候,已经被我们干掉的差不多,剩下的七八人,则已神秘消失。” “嗯?”威武男子面色一沉,冷声道:“快去找到他们,哪怕掘地三尺,也要将他们挖出来,绝不能让他们回到蒙恬身边。” 在得知蒙恬安排斥候深入他们漠北后,他就立即安排人去跟踪猎杀,不给对方有探寻他们匈奴人的举动。 可他没想到,手底下的人居然放走七八个。这要是让他们将消息传给蒙恬,那不仅会让对方有所准备,还会导致他们计划失败。 “是!” …… 日落时分,扶苏等人回到军营。 扶苏并没有去营中主帐,而是回到自己的营帐,思考着当前的局势。 席地而坐的扶苏,面色有些凝重。 匈奴人的活跃,远比他想象中的要强。 甚至看着更加频繁。 他隐隐约约感觉。 未来一年或者是几个月内,匈奴人将有可能南下入侵大秦。 由于“云梦秦简”与司马迁所写的“史记”没有相关记录,因此,他不太确定是哪天。 匈奴人再次南下。 对大秦而言,可能又是一场规模巨大的战争。 不过对他而言,却是一个莫大的转机。 只要自己在这次匈奴南下的战役中大显神威,那不仅可以提升自己在军中威望,还能让蒙恬等人另眼相看。 说不准能借此机会收服他们。 即便暂时不能收服,自己也要在他们心中埋下臣服的种子。 至于秦始皇那边?想必也可以提升一些好感。不然秦始皇也不会在临死之际,留下一份遗诏传位给扶苏。 扶苏此刻看着面无表情,但心里却是在思考接下来的事。 结合蒙恬跟扶苏一年后会死的情况,他猜测,这场蓄谋已久的战斗,匈奴人会败,而且还是大败。 不然,匈奴人怎么可能会放弃在秦朝内部爆发农民起义时,大举南下入侵。 本站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