邺也没久留,听见门关上落栓后,便是吩咐周意离开了。kanshupu.com 周意声音压得极低:“王爷,今儿从聚宾楼出来,有辆马车在咱们后头跟了很长一段,当时我怕打草惊蛇只装作不知。您看现在是不是去查查?” “嗯。”李邺的声音隔着车帘传来,显得有些冷冷的。 周意一听这语气,就知道自家王爷心情怕是不怎么好了。想想也不觉得有多奇怪,毕竟陶君兰那态度……能好就怪了。想起陶君兰,周意都忍不住在心底叹了一口气,又有些纳闷:陶君兰真的是和别的姑娘很不一样。若换成别人,王爷这般表态了,女子又哪里还会义正言辞的拒绝?自家王爷除了不会说话之外,哪点不吸引人?怕是早就被迷得芳心大乱了吧?以前只觉得陶君兰是个有主意的,如今倒是没想到,竟是如此的有主意,而且心性坚定非一般人能比。 只是,周意也觉得陶君兰有些钻了牛角尖了。其实这人哪,有时候真还不必计较那么多。因为很多时候,计较来计较去,最后也不过是镜花水月一场空罢了。人算,不如天算。与其想着以后,不如只珍朝夕。 当然,也不能说陶君兰就是错的。毕竟,人各有志。兴许陶君兰和一般姑娘一样的话,王爷也就根本不会瞧上她,更不会将之放在心上了吧?陶君兰这样的,算是个奇女子。这样的女人还真不算多——不过王爷居然就遇到了两个。除开陶君兰来说,家里那个王妃,也是个奇的。 至今,周意觉得自己都没想明白,到底端王妃哪里瞧不上自家王爷。 因为李邺的心情不佳,周意倒是没再多说什么,一路安静的回了端王府。 下车的时候,周意特地看了一眼李邺的神色。顿时就印证了自己的猜想:今儿王爷的心情,怕是糟透了。 李邺今儿难得的不是往日温和的摸样,而是一直沉着脸,一路上看见的人都吓住了,同时又奇怪得要命:王爷这是怎么了?被谁招惹成了这个样子?不过不管是谁,都挺厉害的啊!要知道,端王妃那副样子,可还没将王爷触怒成这个样子呢! 一时间,端王府的人,对这位能将李邺气成这样的人好奇得厉害。; 第一卷 第102章 杀人 待到陶君兰稳下神来的时候,已然过去了好多天——没办法,李邺的那句话对她造成的震撼,实在是太大了。李邺对她在意她是知道不假,可是毕竟李邺从来没有亲口对她说过什么,更没有保证过什么。如今突然来了这么一句,除了震撼之外,心里也就只剩下遗憾和苦涩了。 甚至,陶君兰忍不住的想:若是一开始李邺对她就说过这样的话,是不是她早就动摇了?是不是今天的结局会根本就不一样?她仔细的想这个问题,得出的结论却是连自己都忍不住惊讶了。不得不感叹一句,誓言的力量,真的是太大了。 当然,她丝毫不怀疑李邺这句话的真实性。她也相信这句话的的确确是真心的。但是显然,这句话说得很不是时机。毕竟,现在都是这么一个局面了,说这样的话,还有什么意义?只会让她觉得煎熬罢了。 所以,陶君兰最终还是将这些情愫都重新的压制了下去。要平静的过日子,这样的作法是必要的。 而青枣见陶君兰总算是缓过来,自然也是松了一口气。这几天陶君兰时时刻刻都在发呆的样子,实在是将她吓坏了。不过,青枣还是没敢问那天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不问是对的,不然只会让陶君兰想起那天的情景,再度觉得难过罢了。 经过了那天的情形,陶君兰觉得,怕是这辈子她和李邺都应该是彻底不会再有相见的日子了。这个认知,让她又是怅然又觉得微微的有一种松了一口气的放松。再见面也不过是尴尬,不如不见吧? 而且,不管怎么说,日子总是要过的。天塌下来也是一样。 因为发生事情太多,这个年陶君兰过得不算好。简陋的张罗了一番,也就图个意思罢了。除了托人给陶静平捎去的东西之外,就只她和青枣一人一身新衣,就算是过了年。连守岁也不曾。 青姑姑年后又来了一次,还住了一夜。倒是将陶君兰欢喜得什么似的。 青枣也是十分欢喜,不过偷偷的跟青姑姑说了退亲和那天的事情后,青姑姑却是面沉如水。 青姑姑生气的自然不是端王李邺和陶君兰之间的事情。她生气的,是张家退亲的事情。更生气的,是竟然有人敢插手陶君兰婚事这件事情。不过介于陶君兰的态度,青姑姑又惊又怒之下,到底还是没去问陶君兰详细的情况。 青姑姑又去寻了王媒婆。不过这一次王媒婆却也是为难了——附近实在是没有合适的青年才俊了。 青姑姑自是不信,多番追问下,结果问出一个更让人恼怒的事情:有人警告过王媒婆了;。若是再给陶君兰说亲,只怕就要招来祸事。 王媒婆苦着脸跟青姑姑诉苦;“陶小姐到底得罪了什么人?来头竟是这样大?我也不是不想替陶小姐说亲。而是咱们小门小户的,也不过是糊口,真招来祸端可怎么担得起?我实在是怕了。要知道,我们一家老小,都还指望着我呢。” 青姑姑自然也不可能强逼着王媒婆说亲,末了还是只得悻悻的回来了。 陶君兰听说了端倪,也是气得不轻,不过却也豁达:“暂时不成亲就是了。过个几个月,谁还记得这件事情?”说起来,孔玉辉也没再来找事,显然是她的计策管用了。如今的孔玉辉,实在是不敢再来寻她的麻烦了。不然,孙家那头第一个不依。 青姑姑恨恨的顶了陶君兰的脑门一下:“你怎么就不着急呢?再等下去,你可就成了老姑娘了。”年纪越大,可越不好说人家了。能不急么? 陶君兰笑得无所谓:“那就不嫁,怕什么?” 青姑姑顿时就觉得说不通了,干脆不理会陶君兰,直接吩咐青枣:“你可别听她的。你是觉得有好的,只管告诉我,我去看。” 青枣脆生生的应了。顿时让陶君兰有些哭笑不得。 不过,青姑姑还是私底下又和陶君兰抱怨了一回端王妃:“如今着急着生孩子呢,哼哼,可惜啊。那会子多傲啊,恨不得连看都不看一眼王爷呢。结果现在还不是,初一十五王爷不去,她自己都派人去请。我听宫里那意思,再有个一年端王妃没动静的话,只怕就要再给册封个侧妃了。” 青姑姑一脸的解恨。 陶君兰低头听着,也不言语。虽然竭力告诉自己不该去想,可是一个念头还是忍不住的从她脑子里浮现了出来:李邺眉间那深深的褶痕,是因为端王妃么?端王妃这个态度,只怕李邺心里也不好受吧?反正换做是她的话,即将共度一生的人是这幅德行,她怕也是阴郁了。 陶君兰对这位端王妃,其实也挺好奇的:要知道青姑姑从来不喜欢说人闲话,可是每每说起这位端王妃的时候,青姑姑就是这么一副不大痛快的样子。这可少见得很。 一转眼过了年,天气渐渐的便是暖了起来。柳条抽出第一片绿叶的时候,陶君兰又迎来了第三位媒婆上门。 青枣自是欢喜异常,陶君兰则是……不置可否。反正,她对成亲这事儿,有些提不起劲儿来。 这第三位媒婆,提的也是个家境不差的,据说是扬州来的商人,不过却还是只打算纳妾。家中是早有正妻的。 陶君兰一听这条件,顿时脸色一沉,二话不说便是直接将人赶了出去。 那媒婆也气急了,狠狠的吐了一口唾沫,悻悻道:“还装什么金贵?如今谁不知道你是宫里出来的?早就被人收用过了,你不想做妾,难道还想做正头娘子不成?” 陶君兰整个人都被这句话说得有些发蒙。一把拉住欲走的媒婆,她几乎是声色俱厉的质问道:“什么意思?你说清楚;!” 媒婆吓了一跳,不过却也是有恃无恐,只连连冷笑:“怎么的,还不许人说了?不过,这事儿如今怕也没有不知道!你出去问问,谁不知道?我说陶小姐,你又何必非不承认呢?那位富商可说了,之所以愿意纳你为贵妾,也正是因为看在你伺候过贵人的身份上!” 陶君兰就是再糊涂,此时也明白媒婆的意思了。当下又羞又气,忍不住质问;“这话是谁造的谣?” 她是从宫里出来的没错,可是她哪里又不清白了?什么时候被人收用过了?这不是造谣又是什么?这不是诚心的坏她的名誉又是什么?有了这样的传闻,谁还肯娶她?只怕以后见了她都要绕道走吧? 想到那样的情景,陶君兰的面色就更难看了。嫁人倒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名声。 “造谣?”那媒婆上下打量了陶君兰一眼,“嘿嘿”笑得意味深长;“是不是造谣,可只有你自己知道。”说完这话,又道:“这事儿你再考虑考虑,若是愿意了,就去葫芦巷寻我。” 陶君兰脸色铁青地拒绝了;“多谢您了,这却是不必了。”说着就让青枣送客。 青枣气嘟嘟的将人送走了,回过头再看陶君兰的时候,发现陶君兰已经气得浑身发抖了。倒是吓了一大跳。 陶君兰是真被气到了:女子名节何等重要?坏人名节,不亚于坏人性命!到底是谁和她过不去,竟是生生的编出了这么一个谣言来坏她的名声?而且,还故意弄得人尽皆知……这分明就是要让她跳进黄河都洗不清! 想到这一点,陶君兰面色难看的立刻吩咐青枣:“青枣,你出去打听打听,看那媒婆说的话,到底是不是真的。”她整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倒是从没有听见什么闲话,如今自然也无法确定那媒婆说的是否是真的。 青枣是知道这事儿的严重性的,当下也不敢耽搁,忙出去了。 陶君兰心乱如麻的进屋坐下,咕嘟咕嘟的灌了一杯冷茶,这才觉得混沌的脑子清醒冷静了一些。 她忍不住开始分析,到底是谁散布了这些谣言出来:首先,对方是肯定要知道自己进过宫的事情,不然,又在怎么说得有鼻子有眼的?再其次,肯定是和她有过节的人才会如此不遗余力的做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事情。 陶君兰第一个想到的竟然是孔玉辉。而且还越想越是觉得可能性极大。 毕竟,孔玉辉的性格,恼羞之怒之下做出这样的事情也不奇怪。而且,说不定孔玉辉还抱着纳妾的心思。她嫁不出去,不真符合了他的心愿? 陶君兰忍不住冷笑了一声,怒火高涨的同时,又觉得之前自己对孔玉辉的报复实在是有些轻了!当初,就该直接将事情闹大了,谁也落不着好才是最正确的法子!反正今天媒婆说的事儿若是真的,她也一样嫁不出去,何不干脆一点,当初就让孔玉辉斯文扫地呢?! 不过仅剩的理智却还是勉强的让陶君兰将怒气都压了下去:虽然她觉得事情基本上也就是这样了,可是却也不一定真就是孔玉辉做的。万一是其他人呢?不过,不管是谁,这个梁子彻底结下来了,倒是真的。; 第一卷 第103章 败类 青枣打探回来的消息,的确是不容乐观。 陶君兰气得太阳穴突突的跳,却又无可奈何:这传闻甚至都不知道是从哪里传出来的,她连该去找谁对质都不知道。 青枣同样也是气得面颊通红;“到底是谁那么无聊,说这些事情?” 陶君兰忍不住苦笑:“不管是谁,如今我的名声只怕也不好听了。外头现在如何评论我的?” 青枣支支吾吾的不肯说。陶君兰见她这幅样子,哪里还用说?顿时就全都明白了。还有什么可说的?顿时除了苦笑之外,也就剩下点索然无味了。 青枣巴巴的看向陶君兰,声音迷茫:“要不,咱们搬家吧?” 陶君兰苦笑:“搬家?能搬去哪儿?搬了家京城也就这么大,真有心打听,什么打听不出来?而且,若是搬家了,人家更当我们是心虚——”反正她是不想搬家的,她心里冥冥中有一种感觉,觉得若是为此搬家了,只怕就让背后散布谣言的人欢喜了。 而且,若这么搬家了,心里总觉得有些不甘心。就算真要搬家,她也想要弄明白到底是谁在背后搞鬼才肯搬家。这么不明不白的,心里有些憋闷。 “那现在咱们怎么办?”青枣也觉得憋屈,表情恨恨的。 陶君兰微微一笑,“还能怎么办?平时怎么过日子,现在还怎么过日子。然后慢慢看着,到底是谁在背后说这些闲话。” “可再继续这么下去,更没人上门来提亲了……”青枣低声嗫嚅,有些不好意思,却又鼓起勇气看着陶君兰;“青姑姑说了,君兰姐年纪不小了,可不能拖了。” 陶君兰顿时就被这话弄得哭笑不得。 不过,最后青枣还是接受了陶君兰说的方法——日子总要过下去的。而且总不能为了这么一件事情,就成天的焦头烂额唉声叹气吧? 上门的媒婆倒是越来越多了——可是档次却是越来越低了。不是说要纳妾,就是侧室。再要不然,就是实在是说不上媳妇的人,来提亲。也只有这样的,才肯娶为正妻。但凡条件好点的,竟是都只纳妾。 陶君兰最初还气得不轻,每次都不怎么客气。不过后头她倒是也想通了:她气什么?有什么可气的?于是再来的,就三言两语的让青枣打发了就得了。 陶君兰躲了清净,可青枣却是越发的磨练出泼辣一面来了。面对舌灿如花的媒婆,青枣倒是丝毫没有一点儿落于下风的意思,反而三言两语的说得媒婆灰溜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