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后

标签:宫廷侯爵乔装改扮天作之合甜文关键字:主角:赵三思、顾夕照朕……朕的皇后超级凶,朕宠的。皇兄死了,昔日不受宠的小皇子一跃成为了新皇帝。小皇帝软软怂怂的,上朝武将的声音大一点都能吓到。偏偏,这个小皇帝竟然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不顾百官上书,愣是把先帝...

作家 涩青梅 分類 百合 | 81萬字 | 260章
第76章
    蔡隽挑了挑眉,说起来,他还是头一次见小皇帝这般面露生气咧,沉默了片刻,才看向不知何时都围拢过来的众臣,“方才孙大人不是给大家分析了,皇上就是希望咱们办事麻溜,不能只拿俸禄不gān实事。”

    孙炎这个大嗓门,闻言,大剌剌地嘟囔道:“你们还不信本官的话。都散了吧散了吧,好好办事。”说罢,孙炎又握了握拳,“昨儿我同我夫人说了皇上关于早朝和奏折的奖惩,我夫人说皇上肯定是位办事gān脆利索的明君,让我也学着点,顺便争取把每月五两的奖励银子挣回去。我就不和各位闲聊了啊。”

    一旁的大臣听到他的话,都暗自抿唇发笑,连蔡隽都忍不住笑了笑,顺着孙炎的话道:“各位大人都要像孙大人学学,都快些散了吧。”

    “别别别,千万别学我。”走了两步的孙炎赶紧转过身来,气鼓鼓地看着蔡隽,“丞相莫要害我,我知道你们大家都家底丰厚,不缺那五两银子,但我家穷,缺。”

    孙炎本就出生在武官世家,他这大大咧咧的性子能做到如今的兵部尚书,也是托了祖上的福,赵瑾没驾崩前,每次召集大臣商议国事,定是要先把孙炎召来的,倒也不是孙炎能想出什么好主意,而是觉得他是紧张沉闷气氛里的一团活气,每次一开口就让人忍不住发笑。

    蔡隽压着笑意,连忙点头,等到大伙都各自散了,他才跟着走了。

    早朝上的事没如自个的意,赵三思一直闷闷不乐,在蔡隽过来带着她批阅今日的奏折时,她忍了又忍,还是没忍住,“丞相,宫中无秘闻,昨儿朕在听竹宫和太后那番争执,为何今日都没人提?”

    蔡隽看着她皱巴巴的两道眉毛,没有直接回答她,而是反问道:“这就是皇上散朝时生气的原因?”

    赵三思被他看得脖子缩了缩,犹豫了片刻才点了点头,“是。”

    蔡隽把她方才批阅过的奏折拿过来,瞥了一眼上面那几个惨不忍睹的“朕知道了”几个大字,微微一顿,又面不改色地合上了那个奏折,慢声解释道:“后宫不得gān政,同样,后宫的事,前朝大臣也不可轻易插手。昨日的事,有心人定是早就知晓,但今日谁若开口了,就会有过分关注后宫的嫌隙。”

    赵三思似懂非懂,“那依丞相的意思,昨儿那事就这样过去了?”

    蔡隽又拿起她批阅过的一份奏折,一目十行地扫了过去,拿过朱笔圈出了其中一处,这才偏头看向她,“那样不更好?难道皇上还想让大臣挑你刺?”

    “他们挑刺才好反击……”赵三思呐呐道,又心虚地补充道:“也不是这样……”

    “再等两日,林家或是秦家就要派人提这事了。”蔡隽转过头,顿了顿,又道:“按照礼仪,先帝驾崩,皇上应守孝三年。但皇上因未大婚,也没有侍妾,这孝期三个月即可。换言之,皇上后宫要三个月后才能有人。昔日后宫大权都是在夕贵妃手里,如今后宫一直无人管事,皇上可想过让谁来暂掌凤印?”

    “当然是……”赵三思赶紧捂住了自己的嘴,在蔡隽了然的目光下,她讪讪放下手,视线躲闪了一下,不说话了。

    蔡隽垂下眼,就当没听见被小皇帝压下去的“贵妃”两个字,耐心给她分析道:“太后掌凤印,最名正言顺,但先帝在时,她因身体抱恙,不能管理后宫琐事,如今不给太后,也不算过分。若是太后不掌后宫,那便只能拜托四妃,而四妃中,毓太妃为四妃之首。”

    不管是太后,还是毓太妃,赵三思都不喜欢,“朕自己也可以管理后宫的。”

    稚言稚语。

    蔡隽并没有放在心上,轻声笑了一下,“当然,皇上若是不想让谁独掌后宫大权,也可以让四妃共同管理。不过依臣看,只要皇上不主动提这事,不出三日,定有朝臣上奏此事,那时怕是就要拿昨日的事做文章了。”

    赵三思面露喜色,“那朕就能倒打一耙了吗?”

    蔡隽面不改色地给她泼了一盆冷水,“若臣没有猜错,不少官员都会提议由太后掌后宫,皇上若拒绝,就会有人拿昨日之事说皇上与太后不睦,而不睦的理由就是顾夫人。”

    非但不能倒打一耙,反而会让顾夫人成为众矢之的。

    赵三思气得脸都黑了,“那丞相昨日为何不告诉朕?”

    “听人说百遍,不如亲自走一遍。”蔡隽半点都不愧疚,“皇上心思单纯,臣若同你明说,你怕是不信。”

    “那你为何现在又同朕明说?”

    蔡隽:那位夕贵妃对你的影响太大了,臣怕到时闹大了,皇上又是豁出去捅破天,又要臣来收拾烂摊子。

    这样实诚的话,蔡隽也只能在心里说说,面上还是一本正经道:“臣仔细琢磨了一番,太后掌管后宫对皇上不利,太后是您的皇嫂,若后宫大权在握,他日皇上大婚,这皇后人选怕也要受她左右。”

    赵三思瞪着大眼睛看他,“那你说,如今怎么办?”

    “皇上索性明日便在早朝上下旨,让四妃共同掌管后宫琐事,至于太后,因身体有恙,要静养。”

    “那……那贵……顾夫人的事怎么办?”

    心心念念都是那个人,蔡隽无奈道:“朝臣不主动说起顾夫人,对顾夫人来说,才是最好的。”

    赵三思不乐意了。

    蔡隽见她不说话,又语重心长道:“顾夫人如今在宫中日子也算安稳,臣也未见朝臣非议,皇上实在不该……”

    “哪里安稳了,明杏宫又破又旧又偏僻。”赵三思打断了她,心一横,又破罐子破摔,“朕不管,明日下旨的时候,就让顾夫人搬回长乐宫,其他后妃也都搬回自己的宫殿。”

    蔡隽:“……皇上也不怕惹来那些大臣的非议。”

    赵三思:“这主意是太傅给朕出的,再说了,朕都让大家都各回各自的宫殿了,也算公平起见,不偏心了。”

    蔡隽:“……”

    呵呵哒,都是一群助纣为nüè的老东西。

    于是,当天傍晚,蔡隽和太傅就在宫门口大吵了一架,最后还是好几位官员劝开的。

    被丞相数落了半晌为老不尊的太傅胡子都气得掉了一把,翌日就称病了。

    不能倒打一耙,赵三思就听从蔡隽的话,隔天早朝就当着百官的面下了让四妃共同执掌后宫的事宜。

    这猝不及防的一番动作,让秦家和林家都有些措手不及 ,两人在朝堂上对视了一眼,林文殊就上前道:“皇上,如今您后宫空虚,太后位份最高,让四位太妃执掌后宫怕是……不妥。”

    有了蔡隽提点,赵三思早就想好了怼回去的话,“先帝在时,对太后就万分疼惜,体谅她身子不适,而将后宫大权jiāo予旁人,如今朕即位了,林大人却反倒要让朕把后宫的琐事让太后来操心?林大人是要朕不忠不孝咧。”

    “臣不敢。”林文殊没想到她这么伶牙俐齿,又半句反驳的话都说不出,只能暗自退下。

    赵三思才不给下面蠢蠢欲动的人机会,怼了林文殊,又直接道:“朕如今后宫空虚,无一后妃,先帝勤于国事,后妃本就不多,如今朕立后纳妃尚早,与其让宫殿都空置,还不如让各位后妃像以往一样,各自住在自己宫中,也不至于让后宫太过冷清。”

    “皇上,自古以来,就没有先帝后妃再住原来宫殿的先例,如此……”

    “没有先例,开个先例不就好了。”赵三思轻飘飘地怼了回去,“这世上还本没有文字,瞧瞧如今不就有文字了,这些律例,那一条不是从无到有?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简直……无言以对。

    无人开口了,赵三思迫不及待地一锤定音,“嗯,既然诸位大臣都没有非议了,那这两件事今日就这般定下来了。”

    “皇上,那这些后妃都搬至原来的宫殿,是否代表那位顾夫人同样住在长乐宫?”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