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死忠粉重生了

萧宓重生回来时,渣爹正要杀她娘。带娘跑路,抱稳前世金大腿,让仇敌全部扑街才是正经。却没想到,前世有个死忠粉也重生了,正卯足了劲儿要追她。重生的秦王赵侑很郁闷:前世情敌排成行,双胞胎弟弟也要来抢一抢,抱得美人归好难(╰_╯)#

第(77)章
    原来她前日看到他受伤了,竟然就不声不响在两日间就为他赶制出了这止血药。制药是多么辛苦的事,更何况是短时间临时做特殊的新药。想到此,赵侑那些自卑情绪瞬间消失,只觉得整颗心都暖意融融,还有一种前所未有的振奋。

    她并不是不将他放在心上的,不然如何能为他考虑得如此细致。即使与萧宓为人周到圆融的性格有关,比之前世,比之以前,两人的关系也已经有很大的进步了!他也并不是完全无望的!

    "萧表妹放心,我一定会好好用你给的药,一定平安回来见你!"赵侑坚定地道。

    怀着满腔柔情,与必胜的决心,第二日赵侑与赵家军主力一起,挥师南下。

    转眼,三个月就过了。

    虽然赵家军队军纪严明,但战争对临汾附近几个郡的影响还是非常大。萧宓派到长平探听情报的人,几乎断联。

    萧宓时不时还是会去将军府看望柳老太君,因此对前线的消息也一直有所耳闻。赵家军势如破竹,与朝廷抵抗兵力的战场已经南推到河东。眼见战场远离,挂心着长平消息的萧宓,这才又派了人手前往长平打探。

    派去的人总算与长平原本的情报人员取得了联系,带回的消息却让人大吃一惊。

    裴家居然在河内起义军与徐家军的夹击下一败涂地,带着残余部队逃走了。

    萧宓重生以来一直视裴家为劲敌,虽说她之前将裴家所占据的产业送出的举动限制了裴家的发展,但手握近十万军队,裴家的根基依然无法撼动。在她的计划里,差不多要等到赵家开国后平定天下的过程中,以她自己积蓄的军队,再借赵家之力,才可能一举覆灭裴家。

    可如今,她军队都还没准备好,裴家就自己倒了?这让人非常没有真实感……不对,裴家逃走了,他们还有多少残余力量这才是重点。

    "裴家军有多少人逃走了?如今在哪里?"萧宓追问道。

    "这……小人等暂时还未打听到。"下属有些惭愧地道。

    战场上的军机,普通人哪里能打听得到那么细致的情报,萧宓倒也不怪他们办事不力,如今兵荒马乱,能在之前长平、河内的动|乱中保住性命,平安来回于太原与长平之间,就已经很不错了。

    "小人处倒是有些关于裴家的情报,若萧娘子信得过,小人便说与萧娘子听听。"冉伟此时插言道。

    下属来给萧宓汇报情况时,恰逢冉伟也来向萧宓报告,在娄烦边界上发现一批流民,问萧宓是否有心收拢。冉伟此时也算半个自己人,因此萧宓听长平的消息时,并没避着他。

    冉伟都如此说了,萧宓哪有不听的道理。

    "突围成功的只有一万余人?这消息可靠吗?"萧宓犹不敢相信,在她眼里庞然大物的裴家,如今竟然只剩下约摸九分之一的力量了。

    "萧娘子放心,这消息源于河内起义军。"冉伟笑着道。

    萧宓闻言,一颗悬起的心终于落地,若来源于与之对战的起义军,那可信度就很高了。赵家的情报系统,果然不是商户能比拟的。

    但萧宓只高兴了片刻,又重新蹙起了眉头。

    "大敌已除,萧娘子为何还愁眉不展?"冉伟如今跟萧宓已经十分熟络,见状便询问道。

    赵侑派他到萧宓身边的目的,就是要全力替他刷好感献殷勤,这点冉伟心知肚明,自然要尽心尽力为萧宓排忧解难。

    "裴松和他的几个儿子,并非庸碌之辈,只要这些人还在,裴家就还有复起的希望,况且他们还有万余军士,如今还不是能完全安心的时候。"萧宓沉吟道。

    殷恭邃其人,据萧宓前世所知,没什么真本事,能成为一方守将,全靠拍显庆帝马屁得来。琅琊守将反了,眼看着朝廷集中兵力对付琅琊,打得两败俱伤,他也就跟着反了。后来赵家平复天下的过程中,兵临鲁郡,还没开打,他便开城投降了。

    如今殷恭邃将裴家收归麾下,假以时日,很可能被反吃。

    冉伟本就是个机灵人,听萧宓这话,顿时领会了她的意思,却不甚在意地道:"原是这等小事,就算他裴家将殷恭邃的兵力全数吞并又如何,我们郎君能收拾他裴家第一次,就能收拾第二次!萧娘子不用急,待郎君腾出手来,就可为您解忧!"

    "第一次?"萧宓满脸疑惑。

    "啊……哈……原来郎君没告诉萧娘子么?那萧娘子您就当没听到吧,不然郎君若知道是我走漏了消息,可要重罚我!"冉伟憨厚的脸上满脸尴尬,似乎是失言了,说完,立刻借故告辞,生怕萧宓再多问一句的样子。

    可这样一句话已经足够萧宓解读出很多信息了。

    这一世,裴家第一次栽的大跟头,就是遭起义军袭击河内,放出了徐元朗,然后被两面夹击。照冉伟无意间bào露出来的信息,这一切是源于赵侑的设计。

    仔细想想,确实如此。

    前世河内长平安定得很,哪来的什么起义军。而且,这股起义军的风格很明显,据萧家下属打听到的消息,一开始起义军只有一万余人,却能成功将裴家赶出河内,后来短时间扩张到两三万人,就能与徐家数倍的兵力分庭抗礼,至今牢牢占据着河内,以致于徐元朗打败了裴家,还是无法染指河内长平的萧家产业。

    如此彪悍的战斗力,与前世"归顺"赵家的那些山匪、起义军,何其相似。而那些,全都是出自于赵侑的手笔。

    而且,算算时间,当时她与赵家王家众人被围文城,裴家突然撤军,不正是为了回援裴家的荥阳战场么?

    这世间哪来的那么多好运与巧合,大多数都是人为。

    想起她刚回太原那天,赵侑看着她憔悴的样子,很自责地说怪他计划不周,她原以为指的是没给她安排除了冉伟等人以外的更多护卫力量,如今想来,却是指的裴家撤军的时机。

    他的未竟之意是,怪他对河内起义军的起事安排不周,导致裴家撤军太晚,让她吃了很多苦头。

    想明白这些,萧宓心头一瞬间涌上无数的震撼与感动。

    赵侑他,明里暗里竟然为她做了这么多。

    当然,对赵侑满心感激的萧宓并没有想过,冉伟那样一个做事谨慎周到的人,怎么会出现说漏嘴这样的低级错误。真的是因为与她太熟稔才会放松至此么?

    第58章 联姻

    赵家军与朝廷的攻防战已经打了三个月,从临汾打到河东中部的安邑县,便胶着起来。

    赵家有二十万大军,虽说是实打实的二十万,但为防备突厥毁约,太原及雁门留守军士就高达八万。赵霍是个保守的人,他担心南进不成,反而丢了大本营,是以坚持要如此安排。

    考虑到路途上还有临汾的八万大军可以支援,总人数倒也依然有二十万,所以没有人反对赵霍的决定。

    赵家军军纪严明,沿途对民众秋毫无犯,甚至打进冬天刚遭遇了雪灾的绛郡时,还做主开了当地的仓来赈济贫民,并宣布废除显庆帝设置的许多苛捐杂税。在赵家情报系统进行的舆论煽动下,赵家的仁爱之名广为传播,从绛郡迅速扩展到京师,各县邑百姓对赵家进京表示出了十分的期待和欢迎。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