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访问:【搜搜小说网】 徐羡之哭笑不得,解释道:“兄台误会了,我找她的确有事。在京城还曾见过一面。” 年轻人一副游侠打扮,冷笑道:“看你穿着打扮言谈举止,像个读书人。可惜啊,仗义每多屠狗辈,百无一用是书生。不对,耍流氓倒是挺有用!圣贤书都读到狗肚子里面去了。来人啊,快来人啊,抓流氓啊!”他嗓门极大,如同破锣,越喊越带劲。 铸剑山庄有不少客人,多是练武之人,爱抱打不平。听到如此言语,都跑过来看热闹。个别性子急的壮士,伸手抓住徐羡之的衣领就要揍他。 正在狼狈不堪之时,一个管家模样的人走到徐羡之身边来,恭敬行礼,道:“敢问是徐羡之徐公子吧?” 徐羡之连忙还了一礼,说:“区区不才,正是在下。” 管家道:“我家庄主有请。” 此言一出,众皆哗然。 铸剑山庄乃是江湖上数一数二的名门大派,庄主更是武林泰斗,轻易不见客。即便是一方掌门拜见,也不一定能见到。现在庄主专门邀请徐羡之,可见徐羡之身份不一般。如此礼遇,羡煞旁人。 徐羡之松了口气,连忙跟着管家去见庄主。 邵晓棠仍然站在茅房门口,冲着徐羡之大喊:“斯文败类,衣冠禽兽!” 其他人纷纷朝邵晓棠打听为何如此称呼徐羡之。 徐羡之听到背后传来的闲言闲语,不禁莞尔,心想此人虽然无礼蛮横,但是一片助人之心。他将这些言语抛诸脑后,只是跟随管家。 铸剑山庄极大,走了许久还未见到谢庄主。 徐羡之一边走着一边思考,翠红为何出现在铸剑山庄?翠红和铸剑山庄与使臣被杀一案有何牵连?庄主有没有牵涉其中?庄主对待此案是何态度?徐羡之很少与江湖人士接触,此时要面对的是名震一方的高手,不禁有些忐忑。 从老太傅那里,他得知庄主叫谢玄玉,与老太傅关系极佳,武功臻至化境,其余的了解便不多了。 徐羡之又走了许久,终于在书房当中见到庄主。 庄主谢玄玉,今年约摸四五十岁的模样,气宇轩昂,正坐在书桌旁边,手里拿着一封信,应该是太子太傅所写。徐羡之见谢玄玉的背后挂着一幅崔云峰的山水画,落款为孔知秋,正是老太傅的名讳。山水画两旁各悬挂着三柄长剑,样式各异,剑气森然。一进书房,徐羡之便感觉凉飕飕,热气消减了许多。 “老爷,徐公子来了。”管家站在门口,轻声喊道。 “见过谢庄主!”徐羡之跟着抱拳行礼。 谢玄玉看见徐羡之后,把信放在书桌上,朝徐羡之笑道:“太傅大人的高徒来到敝庄,蓬荜生辉呐!招待不周,罪过罪过!里面请!” 徐羡之走进书房之内,分主客落座,笑道:“谢庄主客气了。” 两个人客客气气寒暄一番,都没有失了礼数,慢慢切入正题。 谢玄玉抚摸着齐胸长须,打量着徐羡之,满脸都是欣赏之色,说:“羡之果然是一表人才!我收到了太傅大人给我的信,说你是为了查使臣被杀一案而来。” 徐羡之道:“此案朝野震动。根据我们的推测,凶手应该是江湖中人。太傅大人便令我来江湖查看一番。” 谢玄玉指了指信,说:“太傅大人在信里面都说得很清楚了。他怀疑凶手用的是我铸剑山庄的剑。我铸剑山庄的剑遍布天下,但是我铸剑山庄的人和此案可没什么关系。剑离开我的山庄,那我便管不着了。” 徐羡之说:“的确如此。不过从剑身上,倒是能找到一丝线索。铸剑山庄的剑天下第一。如果有一柄剑能够削铁如泥,那么这柄剑肯定来自铸剑山庄。” 谢玄玉笑道:“哪里哪里,这都是江湖朋友上的抬爱。” 徐羡之又道:“学生冒昧前来探访,还望庄主不要见怪。” 谢玄玉笑道:“不会不会,尽力配合才是。其实我铸剑山庄最好的宝剑,的确能够达到削铁如泥,但是一剑把一个一百斤的铁锤削成两半,单凭一把宝剑还是远远做不到的,需要持剑者拥有浑厚的内力或者精妙的剑法才行。” 徐羡之道:“剑是重要的线索,不知道铸剑山庄的宝剑都在哪些人手中?” 谢玄玉说:“我们铸剑山庄的剑,每年出炉五十柄左右,有时候多少,有时候少。这些剑放在江湖上也算是一流的好剑。而我们山庄真正的顶级宝剑,每年只会出炉一柄,有时候两三年才能出炉一柄。因为铸造宝剑需要好材料,有时候也需要点运气。” 徐羡之道:“可遇不可求也。” 谢玄玉道:“出炉的宝剑有可能送给朝廷上的高官,有可能送给我们的世交好友,有可能会进行比武大会,把剑送给江湖上崛起的年轻的高手剑客。我铸剑山庄一百余年来,总共出炉四十九把宝剑。这四十九把宝剑都在不同人的手中,持剑者可能把宝剑传给了徒弟或者送给了别人。想查询每一柄剑的下落,并不容易啊。” 徐羡之道:“查案本来就是一件麻烦的事情,既然出现了线索,不管线索有多么复杂,都要把所有的线索都查清楚,您不必为我操心。不知道这四十九柄剑的下落,您可还有何印象?” 谢玄玉说:“具体的下落我一时记不清楚,好在我们每一柄剑送出去的时候都有卷宗记录,我把卷宗翻出来给你看看。” 徐羡之说:“真是麻烦谢庄主了。” 谢玄玉笑道:“不足挂齿。” 谢玄玉吩咐下人去找少爷,让少爷把卷宗拿过来。 徐羡之知道谢玄玉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曾经和人比剑,输了一招,此后抑郁成疾,竟然活活气死。谢玄玉对小儿子便极为溺爱。好在小儿子好读书,修身养性,虽然学剑极有天赋,但是很少与人争斗。 谢玄玉又笑道:“老夫一直想去京城看望太傅,只不过这几年俗务缠身,一直未能成行。等这次铸剑大会结束之后,我定要上一趟京城。” 徐羡之说:“那我可要好好招待招待。” 片刻之后,一个身着劲装的年轻人走了进来。 徐羡之望过去,只见来人腰悬长剑,身材修长,剑眉星目,与谢玄玉的样貌颇为相似,想必便是谢玄玉的次子。 谢玄玉介绍道:“这是犬子,谢黄河。” 谢黄河朝徐羡之拱手抱拳,说:“您就是徐公子啊,久仰久仰。” 徐羡之还了一礼,道:“谢兄客气了。” 谢黄河笑道:“听说徐公子文武双全,有机会还想向您讨教讨教。” 徐羡之摇手道:“谈不上谈不上,我只不过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对剑术一窍不通,谢兄还是饶了我吧。” 谢黄河哈哈大笑:“话说孔夫子讲究君子六艺。这君子六艺当中也有骑射,算是武艺。徐公子有空的话还得练一练。毕竟诗仙李白也懂剑术,所谓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名是也。” 徐羡之笑道:“诗仙天赋异禀,学文学武都非常快,我哪里敢跟诗仙相提并论。” 谢黄河笑道:“开个玩笑,我也不爱和人动手。正事要紧。这是记载着四十九柄顶级宝剑来龙去脉的卷宗。” 他掏出一本书册,递给徐羡之。 徐羡之郑重起来,心想查案的线索可能就落在这本厚厚的书卷之中。 直接访问:【品味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