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圈]如歌的行板

内容标签:都市情缘娱乐圈欢喜冤家搜索关键字:主角:杜梨知,温寅┃配角:┃其它:强攻强受,渣受一句话文案版:反正就是一个中二渣受遇上双耳失聪的小攻,错估了对方的战斗力,最后被调教压倒成忠犬人妻受的故事~这是温馨文啊啊啊啊一点也不虐啊啊啊我不写虐文的啊...

第69章
    杜小贱忽然鬼叫起来,小偷——!小偷——!”

    杜梨知忙瞪他,你再敢出声信不信我扒光你的毛宰了炖汤喝!”他把苹果塞到了杜小贱嘴里,将它拴在栏杆上乖乖吃你的huáng瓜,好好呆着,等等我们再回家。”

    然后他悄悄打开温寅家露台的落地门,探头进去察看了一番,确认温寅的确不在后,这才走了进去。推开温寅的房间,里面依旧的有条不紊纤尘不染,杜梨知走到书桌边,开始小心翼翼的在抽屉里翻找了起来,最后终于在最底层的一系列文件下面找到他了想要找的东西——三本已经用完的工作日记。

    杜梨知从较近年的一本开始翻起,上面大多是温寅写的无意义的记录,直到大半本过后才忽然详细起来。

    ……

    5月2日:剪了头发

    5月3日:今天手术,要麻醉了

    ……

    6月3日:人工耳蜗开机,可以听得清喇叭声,听不清对话。

    6月28日:机器适应英文语言,中文听不清,音乐听不清。

    7月5日:男声较清晰,女声中频清晰,高低频听不清,音乐听不清。

    8月7日:铃声听得清,电话听不清,手机听不清,音乐听不清。

    10月1日:中文听得清,人工语音听得清,音乐听不清。

    11月14日:节奏听得清,音乐听不清。

    ……

    杜梨知怔怔地看着那一行行记录,看着那每行记录最后一直存在的五个字:音乐听不清……

    这本日记最后的记录时间是1月12日,那一条温寅说的是:我回国了。

    杜梨知忽然想起来,去年他在ZV公司见到温寅时正是隔天的13号,那时自己还在录歌,温寅来看姚妤,那是他们的第一次见面。

    第二本工作日记几乎都是空白,只有偶尔几页写了温寅在国外时的一些行程,那时间是在温寅装人工耳蜗之前,于是杜梨知猜测,温寅是不是因为听不见,所以那段日子几乎都没有怎么出门。

    第三本记录,也是最早的一本记录,后半本也全是空白,倒是前半本密密麻麻了写满了字。

    2月9日:医生说是车祸后遗症,伤了中枢神经。

    2月10日:做了CT、纯音测试,听不见。

    2月12日:听不见。

    2月15日:进了高压氧舱,听不见。

    2月20日:到美国了。

    2月21日:和憬然见面了。

    ……

    3月7日:分手了。

    ……

    4月1日:还是听不见……

    自此,没有别的记录了。

    杜梨知对着面前这三本厚厚的本子,光从字面上看,温寅是那么近乎异常的冷静,冷静到纸页上看不见一句多余的废话,也没有他的感想和心理活动,只是纯粹的像个机器人一样记下这些,然后就这样过了五年。

    然而这五年里他却经历了这么多的变故,从一个人人敬仰的大师陨落为一个身负残疾隐世般的独居者,他真的如外表所见的那么淡定吗?真的像赫定川所说的阿寅现在很好”吗?

    为什么杜梨知却觉得这一条条的记录就好像一刀刀凌迟的酷刑,呈现着过去那个温寅究竟是怎么被现实慢慢杀死的。

    他总是忘不了温寅说过:我已经死了。

    杜梨知将这些本子重新叠好,整整齐齐的码回了原处,接着他揉了揉脸,走出了房间。外面已是斜阳西下,橙金的暮色透过落地窗洒满了整个客厅,也洒在了角落那台华丽的三角钢琴上。

    杜梨知打开琴盖,抚摸着冰凉的黑白琴键,然后慢慢坐下弹了起来。

    他是一个从小到大就心思活跃没有定性的人,上小学前连吃碗饭都要吴阿姨拿着调羹跟在后面追上两条街,所以他在少年时能把钢琴学下来,可以算是杜梨知人生里一项最伟大的成就了。他讨厌那些古典乐,讨厌海顿讨厌贝多芬讨厌莫扎特,但却不得不练好这点基本功,他还记得他的钢琴老师在教他时脸上扭曲的表情。

    杜梨知以为这么些年过去,自己已经背不出这首曲子的乐谱了,但当他的指尖触上琴键时,音乐还是自然而然的流泻出来了。

    温柔,悠远,缓慢绵长,这是《莫扎特奏鸣曲》中的某一节——《Andante Cantabile》,中文名便是:《如歌的行板》

    杜梨知从未这么沉醉在音乐中,它觉得这是因为这台钢琴的魔力,每次见到它,自己都会忍不住忘乎所以,而这样一台帝王琴若是真有灵魂,它又是否会知道,它真正的主人其实已经再也没办法用它来弹奏任何歌曲。

    音乐哑然而止,杜梨知睁开有些酸涩的眼睛,长喘了口气。

    你就不能吱一声,不在那里吓人会死啊。”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