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舒适的床铺上养神,“当当当”的敲门声就将她从惬意中唤醒。 睁开眼睛,看着上面的床帐,九书不耐地问道:“谁?” 红姨的声音在外面响起,“是红姨。夫人院子里来了人,请小姐赶快去夫人那里,说是有要事。” 九书软了声音说道:“知道了,我现在就准备洗漱。红姨,你先帮我拖一会儿时间。” “好。” 门外的脚步声渐渐走远,九书也精神起来,一咕噜地从床上滚下来,套上紫色的衣服,穿上床跟处的绣花鞋就往外面走。 来到夫人院子,里面还坐着三小姐和二少爷,母子三人正亲昵地坐在一起吃着饭。 看见九书远远地走过来,夫人连忙放在碗箸,对着九书招了招手,“九书,来我这边坐着,我让人过去得太早了,恐怕你还没吃饭吧!” 说着,夫人转身对着身后的下人吩咐道:“去给四小姐添份碗筷来,速度快点。” 九书“哎”了一声,瞧见夫人身边特意留出来的空位,走过去坐下,心里有些高兴。 这几年过去了,九书虽然不是夫人亲生的,可是这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却不是自己想怎样就怎样的。更何况两个人并没有什么利害关系,这关系自然是越来越好。不是母女近似母女。 食不言寝不语。这顿饭已经接近尾声,夫人咳了咳嗓子,见三个孩子都疑惑地看着自己,心里满是不甘和歉意。 昨天,老爷已经和自己详细说了昨天李家的事情,夫人就知道这次发生的意外恐怕并非有人任意妄为。虽然张家在海宁城经营了许久,但是现在的情况,即便是张家这样势大的地头蛇都得夹紧尾巴。 先不提皇位之争不管在什么时候什么朝代都不是小事,再说张家是□□裸的保皇党,和诚王是敌对关系,成了海宁城最大最招眼的靶子。这个时候要是九书几个出了什么问题,那张家就算完了。 在和老夫人一起商议过之后,夫人和老爷便决定将九书三个送到京城去,既为人质,也为保护。不过强行将三个孩子送到人生地不熟的京城,夫人显然是慈母心发作,很是内疚。 要是张家可以更厉害一点就好了,也不必这般妥协。 夫人叹了口气,整理好自己的思绪,说道:“昨天的情况你们也都知道,现在海宁并不安全,为了你们自身考虑,老爷已经决意将你们送到你们大姐那里,就住在安王府。不知道你们怎么想的,说出来,也好大家一起商讨商讨。” 九书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很是惊讶。最后,还是二少爷站了出来,询问道:“母亲,这是已经决定好了的,是吗?” 夫人点了点头,虽然她昨天就知道了这件事情,但是让她和自己好不容易养到今天的孩子分开,这难过的心情一时半会儿也缓不过来。 这还不和她大女儿的情况一样。她的大女儿虽说是远嫁到京城,但因为安老王妃和安王世子的缘故,她并不担心女儿的后半辈子。可小女儿和儿子却是宛若浮萍寄居人下,周遭熟悉的人只有大姐一个,现在还在做着月子,也是自顾不暇。一想到自己的孩子会被安王府的人排挤,被诚王党和其他王爷的手下刁难,夫人的心就在隐隐做疼。 二少爷一见事情已经没有转机,看了看自己的两个长相出众的妹妹,苦笑了一下,深觉这是一个苦差事。但是他还是有些不甘心,突然想起了大哥,急忙问道:“那大哥呢?他随不随我们过去?” 夫人笑了笑,“自然不会,你大哥年底就要娶亲,怎么去?更何况,你大哥也离不了海宁,你二姐的事情还没处理完,他不好出门。” 二少爷一听,耷拉着脑袋,有些像焉了许久的蔬菜,看着可怜兮兮的。 夫人有点乐,摸着儿子的后脑勺,语重心长道:“如果不是我们张家男子结亲晚,你现在恐怕都有儿子了,怎么还是这么孩子气?到了京城,你的两个妹妹都给你帮忙照顾,不要让她们受了委屈。再说你大姐也在那边,还有你的小侄儿,你应该高兴一点才是。” 二少爷憋闷地看了自己母亲一眼,只得低头答应了下来。 因为时间比较紧,九书和二哥三姐这两天就得收拾好东西走人。 九书也不在夫人院子里多说什么,回去就赶快和红姨说了这件事,趁着红姨着急忙乎收拾行李的时候,心里不由得感叹这人生的境遇多端。 前世的九书闭门不出,就算是外面发生了多大的变故,只要不是张家被毁了,她根本就是一个聋子瞎子。再说张家大小姐前世并没有嫁到京城,张家自然不会让自己的子嗣跑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 不过兜兜转转,自己还是要去到京城,也不知这是一份怎样的孽缘。 …… 宽阔的河道上,一个不大不小的船只顺流而上,向着北边的京城而去。 阳光正好,九书晃晃悠悠地走到上面的甲板上,看着远边的河岸发呆。轻飘飘的衣带被风吹到一边,细碎的头发扑在她的脸上,一阵痒痒。 水面上波纹不断,河水也算清澈,时不时还有几只活跃的草鱼跳出水面,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曲线之后,又落了下去,溅起阵阵水花。 只是这样的美景却进不去九书的眼里。还没呆多长时间,九书就感受到一阵头晕。好像浑身上下没有半根骨头一样,九书没有气质地坐在船板上,她,又晕船了。 活了这么大,九书还从来不知道自己居然会晕船。因此本来计划好的轻轻松松的航程可着实让九书受了好大一番罪。 虽然刚上船的时候,九书基于新奇感并没有什么不好的感觉,可是时间一长,九书就只能软趴趴地躺在床上,饭量锐减,整个人都清瘦了些,身边时刻都得有人伺候着。 像现在这种情况,只不过是为了放放风。船不大,分给每个人的位置就有些狭窄,人一多,时间一长,就有了点味道。要是九书一直呆在房间里,只会更难受。 饭点到了,红姨小心地出来接九书回去。虽然九书胃口不是很好,但是总不能因为晕船就不吃东西。毕竟这不是一天两天的行程,九书早晚得适应。 只不过,也不是现在。 九书闻着小厨房传来的一股喷香的鱼汤味,不由得期待起来。 今天早上,侍卫在捞鱼的时候捉到了一只半人高的鲤鱼。常年呆在河上的船夫很是高兴,解释说这么大的鲤鱼他已经好几年没见过了,还兴奋地宣布他今天中午要亲自下厨拾缀这条大鱼。 这条河的水质不错,里面出的鱼味道也鲜。简单调制之后,就很味美。九书在船上唯一的享受就是每日的饭食,鱼汤煮的白白的,里面放了少许香料,大老远就可以闻见味道。鱼ròu都已经先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