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1章 辩证 “你不必瞒我,母亲的病情究竟如何?” “我没有瞒你啊,老夫人的病的确是养养就能好的。” “可沈御医——”顾长风眸光略暗。 “之前的药方还有吗?”颜素问扬着一双好看的眉。 顾长风点头,示意顾云飞将沈御医开的药方拿了过来。 颜素问仔细看着,并未吭声。 顾长风在一旁看着,心中忍不住有些烦躁。身为一朝宰辅,无论明处暗处,皆有树敌。若有人买通了御医,也不是什么稀罕事儿,他唯一不能够容忍的是,对方将手段用到他的家人身上。 “这药方可有问题?” “药方倒没什么问题,只是这位沈大夫的诊断怕是很有问题。” “是诊断有误吗?” “不是诊断有误,而是误诊。” “误诊?” “老夫人发病时,可都是卧床而发?” 顾长风瞟了一眼站在一侧的丫鬟,丫鬟忙点头道:“是,这两回,老夫人发病都是在床榻上的。” “是否出现了呼吸困难,短促急迫,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难以平卧的病症?” “夫人怎会知道的如此详细,老夫人的确是这样的。”丫鬟微讶,抬眸看着颜素问。 顾长风的眼神也变了,他虽知道颜素问的医术不错,却没有想到她一个小丫头片子,竟擅医术到这种地步。 母亲初次犯病,他便请了那位沈御医来。可光是给母亲把脉,那位沈御医就来来回回把了好几次,问他病症为何时,他又吞吞吐吐,犹犹豫豫,即便是答了,也是十分勉强的那种。 颜素问,却只是稍稍探了那么一探,竟能将母亲的病症说得丝毫不差。 “从沈御医为老夫人开具的这张单子来看,他应当是将老夫人的病症当做了中风的前兆。” “中风?” “嗯,也算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病症,但这种病症多发于老年人身上。老夫人虽然也挂了这么个【老】字,但却是与她的年龄没有丝毫关系的。” “云飞,将那位沈御医请过来。” “大人这是信不过民女吗?” “不是信不过你,而是信不过他。若真是他误诊的,就没有必要再将他留在太医院了。” “大人是想要民女与他对峙?” “不,本相是要他知道,本相的夫人是如何的了得,也顺便让夫人告诉他,身为医者,若是连最基本的病症都诊断不清楚,还有什么资格学医,甚至混在太医院里。” “这个,有点过分了吧?”颜素问道:“我咋感觉,大人您是在处心积虑的为我树敌。” “有吗?”顾长风挑眉。 “有的!”颜素问点头。 “无妨,你的敌人就是我的敌人。”顾长风差点就要补一句:“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 沈御医很快就来了,他一边紧张的擦着汗,一边用小碎步踩着飞快到了顾长风的面前。见过礼后,将药方接了过来,仔细辨认之后,低头道:“这的确是下官写的方子,老夫人乃是中风早期的症状,按照这个方子调理,再过一阵子也就没事了。” “沈御医可曾确认?” “回相爷的话,下官确认。当初为老夫人诊脉时,下官也曾有多番犹豫,所以才会一而再,再而三的进行复诊。相爷看到的这个诊断结果,应当是无误的。” “是有误的,老夫人并不是中风。” “你是?”沈御医打量着颜素问。 “我是——”颜素问思索了片刻:“我是颜家的。” “颜家的?”沈御医轻吸了口气:“是颜大人家的小姐吧?颜家几代御医,这点下官是知道的,若这话是颜大人,或者小颜大人与下官说的,下官则会认真思量一二,可颜姑娘,看着不像是精通医术的样子,这样的话,可是不能乱说的。” “我没有乱说。”颜素问道。 “那小姐认为老夫人所患何症?” “饮邪。” “饮邪?不对不对,症状虽有些相似,却不是完全相同的。颜姑娘能想到这个病症上,足以证明你的确是颜家的女儿。可老夫人不是寻常人,她的病,是不能耽搁的。” “正是因为老夫人的病耽搁不得,所以有些话才不能不当着沈御医你的面说。” “小姐请说。” “老夫人的脉象细、弦滑。脉细,说明气血两虚;脉弦滑,说明病在肝脏。我问过老夫人身旁伺候饮食的丫鬟,得知这大半年来,老夫人的肠胃都不大好。” “老夫人的肠胃不好与中风又有什么关系?下官在太医院任职多年,也从未听人说过,这中风是肠胃不好造成的。” “我刚刚已经告诉沈御医了,老夫人不是中风,而是饮邪。”颜素问看着沈御医,不疾不徐,轻轻悠悠地说着:“你的药方我看过,是在用疏导的方法来治疗老夫人,可那些祛瘀通络的药物,不仅不能帮老夫人缓解她的病症,还会加重她的病情。老夫人的病,病因不在气血淤积,而是心肺气虚,导致的脾阳虚弱。” 沈御医的脸色逐渐凝重起来。 “沈御医既是在太医院任职的,对于医案,医症应该颇有研究。这脾气不升,胃气不降,便难以生化气血,进而会导致气血亏损,肝气不足。老夫人的病,病根儿在这里。” “母亲究竟得的什么病?”顾长风反复念着饮邪那两个字,他不懂医术,也从未听过这两个字。这会儿,只觉得脑子里乱哄哄的,不由询问出声。 “大人听过大禹治水的故事吗?”大禹治水,改“堵”为“疏”。就是疏通河道,拓宽峡口,让洪水能更快地通过。大禹采用了“治水须顺水性,水性就下,导之入海,高处就凿通,低处就疏导”的治水思想。根据轻重缓急,定了一个治的顺序,先从首都附近地区开始,再扩展到其它各地。老夫人的病症就如同大禹要治的水一般。围堵不是良策,疏通才有生机。” “那母亲的病,你可有法子根治?” “回大人的话,自然是有的。” 颜素问笑眯眯地回答,站在一旁的沈御医却将头低了下去。 “下官承认,颜小姐方才所说的确很有道理,但下官对于自个儿的诊断也是相当自信的。这诊治一事,还请相爷三思,莫要随便听信一个小姑娘的话。” “本相就是听了又能如何?” “这——”沈御医哑口无言。 “医者讲究对症下药,诊断在前,下药在后,若是诊断不准确,用错了药,就适得其反,沈御医觉得如何?” “医者自然都是对症下药的,听颜小姐的意思,莫非是在质疑下官随便给老夫人用药吗?” “沈御医误会了,素问没有那个意思。”颜素问转身,只看着顾长风的眼睛道:“你若是相信我的诊断,我可就给老夫人开药了。” “需要帮忙吗?” “不用!”颜素问指了指院子:“那个,我认不得路,要不,你先找个小丫鬟将我带到府中的小厨房,然后再寻个小厮出去帮我买药。” “相爷,给老夫人用药一定要谨慎呐。”沈御医急切的说着。 他是在太医院当差的,对于顾长风的行事作风,脾气秉性自然有所耳闻,一旦让这个小姑娘去开了药,且顾老夫人吃了她的药之后,还误打误撞的好了。顾长风会如何待他,结果可想而知。 “相爷,这诊脉看病,施方用药均不是儿戏,稍有偏差,就会悔之晚矣。相爷,下官就是拼着被相爷责骂,也要将这些话说出来。” 顾长风只是轻皱了眉,道:“你开方子吧,药,让云飞去买。母亲院子里就有厨房,待会儿让人送你过去。” 这句话,像是一盆冷水瞬间浇在了沈御医的头顶上。他看看顾长风,再看看那个小姑娘,脑海里瞬间又浮现出最近邺城都在议论着的顾颜两家的亲事,胸中豁然开朗。 “颜小姐虽是相爷未曾过门的夫人,可这看病,并非是亲近之人就一定能给看准的。下官还请相爷三思,千万不可拿老夫人的身体开玩笑,用健康当儿戏。” “若我能够将老夫人的病给治好呢?” 颜素问不喜不怒,言语亦是淡淡的,甚至还隐含着一丝开玩笑的样子。 沈御医却板起了脸孔:“若颜小姐真能将老夫人的病症看好,沈某愿意将头顶乌纱取下。” “好,一言为定!” 颜素问点头,看向沈御医的眸光里不由多了几分同情。深知自己说错话的沈御医即便心中后悔,也不敢当着顾长风的面给说出来。 颜素问的动作很快,提起笔,刷刷几下子就给写好了。将药方递给顾云飞后,又让在一旁候着自己的小丫鬟领自己先去了小厨房。 根据她的诊断结果,老夫人在服药一个时辰之后就会恢复食欲,大病初愈的人因为胃肠道功能还没有恢复,只能吃些流食。在颜家时,她曾留意过,颜家的小厨房里是有黄豆的,且也配备有磨豆子的工具。相府比颜府更大些,这些东西,估摸着也有。她琢磨着给老夫人尝尝鲜,做个豆浆什么的。 “夫人不怕吗?”送颜素问到小厨房的丫鬟叫做红花,年纪与她差不多,说话时,脸颊两侧的酒窝特别明显。此时,见四处无人,便偷偷问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