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女拿了嫡子剧本后

沈霁当了十五年嫡女,十六岁时突然得知自己的生母其实是一个小妾,她是被嫡母抱养的。她还未从“嫡女变庶女”的身份落差中缓过来,又被告知她对外的身份是沈家嫡子。沈霁:???她也没长那玩意儿啊,怎么就成嫡子了?原来她爹求子心切,她出生时,嫡母和生母便谎报她...

作家 方便面君 分類 百合 | 61萬字 | 320章
第51章
    “我在意,便会有人为了我而改变?”李云杳反问。

    沈霁愣住了。

    作者有话说:

    沈小jī:订婚第一天居然是去拜访老师?!这到底是谁的老师啊!

    钓鱼大师:嘻嘻,又能白嫖书籍文章了。

    ——

    李穆的小剧场

    沈亿陆:在?我儿子想拜师。

    薛参政:在?我儿子也想拜师。

    李穆:怎么净是纨绔?!教师生涯还能不能好了?

    ——

    感谢在2022-01-07 23:33:18~2022-01-08 02:12:0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YXYJY 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23章 入门

    沈霁没想明白李云杳是在什么心境下说出这番话的, 到了李穆家,她敲开那道公屋的门,又毫不见外地往里头跑:“我来找老师请教文章了!”

    李穆:“……”

    谁是你老师了, 我还没答应当你老师呢!

    面对沈霁的厚脸皮, 李穆并没有反感,反而十分宽容淡泊。问她:“你的文章呢?”

    “文章呢?”沈霁自然而然地扭头问李云杳。

    李穆注意到了跟着沈霁一起来的少女, 略迟疑:“这位是……”

    “学生未过门的妻子, 她也写得一手好文章,只可惜火候不够, 特来向老师请教!”沈霁道。

    李穆:“……”

    所以到底是指点你还是指点你未过门的妻子啊?!

    李云杳瞥了沈霁一眼,没有反驳她的话, 恭谦地上前行礼:“小女子见过李中允。”

    李穆想着,指点一个人是指点,指点两个人也是指点,左右他闲着,那就都指点一下吧!

    好在沈霁虽然没有带文章来, 但李云杳带来了。

    这是她为今年的“年中考试”所准备的一篇赋,而和眼下占主流的“律赋”略为不同,是较为新鲜和小众的“文赋”。

    所谓“律赋”和“文赋”, 其实都是“赋”的文体,迄今为止, 共发展出了四种, 分别是“古赋”“俳赋”“律赋”及新出现的“文赋”。

    “古赋”在秦汉时期的赋中较为多见, 比如《楚辞》就是是“古赋”中的最典型的文体表现;

    “俳赋”则是受骈文的影响, 流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 其中以《洛神赋》为最早的“俳赋”, 特点是对仗工整严格;

    “律赋”顾名思义便是要求声律对偶的赋, 它与律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且它在对句形式上也颇为讲究。

    它自初唐时期出现,之后在科举应试上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为了应举,写律赋的人往往会用许多典故及华丽的辞藻,写出了空泛没有内涵的文章。

    李穆认为,尤其是五代以来,并没有多少值得称颂的好文章,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这种风气一直延续至今,而这也是他极力想改正的。

    至于“文赋”,它的出现其实与中唐时期一些文士发现了“律赋”的问题而做出的改变有关。比起为了声律而qiáng行用典故、堆砌华丽的辞藻,这些文士更想写出自然、随性的散文,因而又将这种文体称之为“文赋”。

    最开始接近“文赋”这种形式的是脍炙人口的《阿房宫赋》,如今也有不少人写的辞赋文体开始向“文赋”靠拢。①

    李云杳这篇“文赋”写得正合李穆的心意,它以表达抒发自己在写文章、做学问时的享受为主,体现了她爱好文学的志向,不过却隐藏了一丝忧虑。

    李穆不知道她的忧虑从何而来,便开门见山地问了出来,李云杳却是不知如何作答。

    一直都听不懂两人说话的沈霁抓了抓后脑勺,插话道:“老师觉得她的文章如何?”

    李穆已经没空去计较她的称呼问题了,回答道:“很好。”

    沈霁又问:“若是让老师权知贡举,这篇赋,是否合格?”

    李穆斟酌道:“单以这篇赋来说,合格。”

    沈霁道:“那老师知道她为何忧愁了吗?”

    李穆愣住了,李云杳也有些诧异地看向沈霁。

    过了会儿,李穆才惋惜地放下这篇文章。

    他已经明白了李云杳的忧愁,——空有一身才华,却因女子之身而无缘科举之路,怎能不遗憾?

    忽然,他瞥见了一旁的沈霁一眼,想起这家伙可以参加科举,只可惜从刚才的行为里便看出“他”其实并没有什么才华,一切都还需从头教起。

    想到这儿,他便对沈霁说道:“既然今日说到了赋,那么我们正好可以从赋开始教起……”

    沈霁:“?”

    她不是过来进行抢救性文章保护的吗?为什么老师突然就开启了教学模式?

    沈霁被李穆拉去打基础,基础牢固的李云杳则被允许借了一卷李穆之师王昭素赠予他的《易论》来看。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