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去冰箱里找出jī爪,鸭翅中,又削了半盆土豆,切了两块豆腐,看看还觉得不足,又跟唐爸央求,“爸,要不你再烧个猪蹄?” “做那么多你吃得了?”唐爸不太信任地问,“回头剩下来,都是我的。” “卤猪蹄,就弄一个,手抓着就啃了,还能剩下?”唐含信心满满。 唐爸又默默解了一只猪蹄下来。孩子们长大之后,一年也就回那么一两次家,每次回来,唐爸唐妈都会把最好的东西拿出来,杀jī宰鹅,让她们吃得舒心。 这个猪蹄,本来也是打算等过完年,让唐含带走的,现在眼看着走不了,提前吃了似乎也没什么问题? 于是等唐妈拎着背篓过来看时,就发现十四印的大锅,已经装得满满当当了。 “心狠婆。”她敲了一下唐含的脑门,“今年过年肯定不会有人来拜年了,你弄那么多,吃不完到时候我看你怎么办?” “嗨,他们不来拜年,我们就不吃饭了?”唐含随意地摆摆手,“咱们家现在六口人呢,不愁吃不完。” “那jī先留着别杀吧,今晚肯定吃不了。”唐妈想了想,说。 唐含笑道,“那就留着过十五。” “行嘛,那就留着过十五。”唐妈说,“我去地里挖几个萝卜回来,jiāo给你们一个任务。” “gān什么?” “把对联贴了。” “那你找出来。”唐含一听是这个,就慡快地应了。 唐妈摊手,“问题是今年这样,也没有去赶年场,根本没买对联。去年倒是还剩下两幅,但也不够用。”唐家的新房子没别的,就是大,连门带窗户,要十几幅对联才够用。往年不但自己买,政府这边也会发,有时候还用不完,今年统统都没了。 “那怎么办?”唐含转头看她。 唐妈说,“简单。去年买的红纸还有,你们自己裁纸自己写,反正把对联贴满就行了。” “可是我不会写毛笔字啊。”唐含一脸懵。 “啧,还是大学生呢。”唐妈毫不留情地开起了嘲讽,“做什么什么不会,làng费我那点学费。” 唐含很不服气,但唐妈确实是可以鄙视她的。她老人家上学不多,所有的生活技能全都是自学成才,管家理事、针线缝纫、各项厨艺无不jīng通,就连地里的活儿也是一把罩。 也就是生错了年代,不然妥妥一个社会jīng英女qiáng人。 “我来写吧。”江黛听了一会儿母女拌嘴,才笑着插言。 “对嘛!”唐妈立刻打击唐含,“你看看人家江黛,再看看你。”嫌弃完了亲女儿,她去房间里翻出红纸,又找出不知道是哪年哪月留下来的墨汁和毛笔。 要说以前的东西质量确实好,放了那么多年,墨汁依旧带着浓浓的墨香,毛笔也依旧十分好用。 秦屿看到这边的动静,过来一看,顿时来了兴致,“要写对联?这个我拿手。” 唐含一拍巴掌,“我刚才怎么就没想到?就应该让秦哥来,你是大老板,这方面的造诣肯定不俗。” “行了,你就别寒碜我了。”秦屿摇头失笑,“我这只是个人爱好,而且练字确实可以修身养性,也就一直没有放下,写出来的字勉qiáng可以见人而已。” 江黛闻言,就让出了主笔的位置,将毛笔递给了他。 秦屿坐在桌前,提笔看向她们,“写什么?”他字确实写得不错,但以前写的都是书上看到的东西,或是一些适合挂起来的警句。而那些,用来做对联显然是不合适的。 唐含绞尽脑汁,想了两幅以前就贴过的对联。无非什么chūn啊福之类的字凑一凑,意思虽然浅白,寓意却是吉祥的。 然后她就卡壳了。 众人不约而同,将视线投向一看就很有文化的江黛。 而江黛果然也没有辜负她们的期待,明明没有翻书,却是张口就来,全都是寓意很好,不至于让普通人看不懂,但又不至于浅白得没有韵味的句子。 秦屿一一写来,唐含就将写好的拿到旁边去晾着,免得弄花了字。 小泽以前跟爸爸不怎么亲近,这还是头回看到她写大字,喜得在旁边东摸西抠,跃跃欲试,显然很想亲自上阵尝试一下。 唐含记得家里不止一支毛笔,去找了一下,果然翻出了一只个头比较小的。好像是她上小学的时候,学校开了毛笔字课,特意买的。唐妈这个爱收东西的习惯,有时候叫人无奈,但有些时候,又显得很可爱了。 小泽拿着笔,仿佛得到了新玩具。唐含将裁废了的边角纸都拿给他,让他随便画着玩儿。 令人意外的是,小泽居然会写自己的名字,虽然字迹歪歪扭扭,不太好看,但对三岁的孩子而言,已经很难得了。除此之外,还会写从1到9的数字,山口人之类的简单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