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刻有人接话,“就是,这小姑娘呀就是该一家姑娘百家求,李婶子是相中杏花了?这感情好,杏花那丫头勤快能gān,绝对错不了。” 说话这人是从唐家村嫁到临村的,显然和这个李婶子关系不错。 李婶子笑笑,也不遮掩,“唐家妹子,你别笑话我,我是看你家丫头这么好,你二嫂家的应该也不错,我那不成器的二儿子,今年十八,长相还算周正,一把子力气也知道gān活,你看要是行的话,咱们让两个小的相看相看。” 李婶子这话是凑近王chūn花说的,附近人也刚好被另一边的热闹吸引,没人注意到。 王chūn花有些心动,李婶子身上穿的是件七成新的衣服,gān净整洁,在农家来说已经算是不错了。 且她看着这李婶子虽然jīng明,却不是不讲理的人,行事也gān脆,可杏花到底是二房的姑娘,她也不好答应。 就含糊道,“李婶子别急,我回去问问二嫂。” 李婶子笑眯眯的点头,也知道这件事王chūn花做不了主。 有了这一遭,两人的关系亲近了不少,李婶子还不露声色的透露了一些自家的情况给王chūn花。 宝珠和小鱼一路上都在看热闹,这还是她们第一次出门,看什么都稀奇。 等到下车的时候,李婶子和王chūn花说定了下次一起到着镇上买布料,就各自分开了。 分开之后,王chūn花问男人,“你觉得李婶子怎么样?” 刚刚牛车上大多是女人在说话,唐石头一路gān脆照顾起俩闺女,就没出声。 不过自家媳妇和李婶子的jiāo谈他还是听了些的,当下也没说什么,“不急,要是真有心之后她自然会去打听情况,回去后你和二嫂提一下就行。” 唐石头没有直接说什么,倒不是他对李婶子有什么意见,实在是唐家的情况他再清楚不过,三房管不了二房的事情。 其他人到镇上就是到了目的地,唐家人却要再坐一次牛车去县里。 等到县里的时候已经快到午时,以前王chūn花觉得镇上就很热闹了,现在看到县里的情况,才知道镇上和县里比是土坯房和砖瓦房的区别。 唐石头对县上还算熟悉,夫妻两人一人抱着一个孩子,先去吃了午饭。 临近吃饭之时,饭馆里热闹非凡,让王chūn花看的啧啧惊叹,在镇上哪里能看到这种客流如织的情况。 等离开的时候,王chūn花忍不住道,“你说咱们要是在县里摆个摊如何?”她刚才看来,外面那些摆摊的生意也不差,总比在地里刨食挣钱。 唐石头没想到媳妇还有这想法,笑道,“我看行,你的手艺也不差,就是吧你受得了这苦?” 六月天天气炎热,就是在路上走着都能出汗,要是摆摊,烟熏火燎,这辛苦钱还真不是谁都能赚的。 王chūn花冷哼了一声,“我怎么受不了,再苦还能有下地苦。” 摆小摊的再辛苦也就是热点,累点,和这点苦相比,大太阳下在地里gān活才是真的苦。 唐石头心头一动,随后无奈摇摇头,“现在不行。” 还想追问的王chūn花也想到了现在还没分家,赚再多钱都落不到自己手里,当下那点心思就没了。 送给唐发财的礼物,夫妻两个早就商量好了,就送笔墨纸砚,这都是唐发财要用的东西。 从来没有去过书肆,一家人都有些紧张,县里的书肆在县学不远处,比起其他店面更显幽静雅致。 一个五十多岁的掌柜守在店里,看到唐家人的穿着,虽没赶人,却也没招呼人的意思。 王chūn花觉得进了书肆,手脚都不知道该往那摆,拉了拉男人的衣服,“要不让发财和铁蛋自己来买吧。” 唐石头虽然也有些不适应,倒没露怯,“没事。”随后对掌柜的道,“掌柜的,我需要一些笔墨纸砚,一般的就行,你这都哪些?” 那掌柜没想到唐石头还真是来买东西,连忙带上笑,“有有有,这边请,你是要上好的宣纸还是普通的,你看这边有好几种,江氏宣纸是我们这里最受欢迎的,虽然不是最好,但价格便宜,对一般人来说也够用了……。” 掌柜的不愧是做生意的,虽然刚开始看走了眼,知道唐石头是真的要买东西,介绍起来十分详尽,优缺点摆出让客人自己选择。 唐石头也没客气,这些都是以后必备的,也不用担心没人用,当下挑好东西,等到付账的时候,露出肉痛之色。 他买的笔墨纸砚都是最普通的,就这样都花了三两多银子,三房攒下的家底有一半都没了,他心情沉重下来,看来送儿子读书只是第一步,能一直让儿子读下去才是大问题。 走出书肆的后,唐石头长舒口气,“花啊,回去咱们也得好好学认字,你看花了这么多钱呢,要是不学可不亏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