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得钟承明观察到孟和玉的皮相是真好,一寸寸肌肤都紧致细腻得要命,倒在地上也不下垂。骨相也好,从眉峰到鼻梁再到下颌角,每一处的角度都恰到好处。 孟和玉明澈的蓝眼睛里映着他钟承明的脸。 然后他听见孟和玉呆愣愣地喊他名字:“钟承明。” “你好帅啊。”孟和玉说。 肾上腺素会使人产生爱情的错觉。 何况他们刚刚打完雪仗,多巴胺还高涨,这一切都是激素的圈套,不要轻易坠入。 钟承明松开了孟和玉,避着他的眼睛站起身,头也不回地进了房子。 客厅通往侧边庭院的玻璃门大大敞开,还维持着昨晚的模样。昨晚,孟和玉就躺在门前的地板上,周身铺满了光。 钟承明经过客厅时在原地站了一会儿,想起昨晚的光景,耳朵不觉发起烫来。 门外的孟和玉迟迟没有动静,钟承明思前想后,最后还是又出来看了一看,发现孟和玉还呆呆地倒在雪地里。 也不怕着凉。 虽然梦里大概没有着凉这种事。 “不是嚷着肚子饿吗?”钟承明忍不住开口。 不久前他才疑惑他是什么时候给了孟和玉错觉,让他以为可以肆无忌惮地和自己玩笑。 实则答案显而易见,在他总是记得为孟和玉备着吃食的时候,他们之间的界限就不像以往那样清晰分明了。 孟和玉这才醒过来一般,一边慌张地应着好,一边手脚并用爬起了身。 他身后挂着残雪的枝桠,悄然抽出了嫩芽。 - 钟承明起chuáng以后对着海看了很久。 这次的梦有些不一样。 不是说内容,而是他醒来以后的记忆。这一次,钟承明清楚地记得他跟梦中人打了一场雪仗,还把人压在了身下。 他猜测是自己已经能够适应这不连段的清醒梦,可以回忆起更多细节。他其实能找出这梦的第二条规律,那就是他的心情是以天气的形式,反映在梦里的。 基调是雷雨天,蓄着怒意时就变成大暑天,感到心寒时,梦里就铺了一片冰天雪地。 梦里那个人很喜欢雪,一点也不怕冷,皮得没了边。 照此发展下去,钟承明想他终有一天会将那场梦,事无巨细地记下来。他的记忆力从小就很好,说是过目不忘也不为过。 他打开微信与张老师的对话框,看昨晚他想要发、最后却还是没有发出去的一条句子:张老师,上回说的北京那位权威,还是麻烦帮我联络一下。 之前钟承明觉得自己的情况已有了严重且不详的先兆,他竟然对着梦中的一具虚幻肉躯起了反应,实在有必要寻求解决之法。 只是不知道为什么,编辑好文字以后,他却还是没有将它发送出去。 现在他似乎知道背后的原因了。 如果梦境的问题解决了,他就永远看不见那个人了。 那个人不过是他臆想出来的产物,是他大脑未经许可擅自加工出来的幻象,这个漏dòng如果被修补好,那么那个人就会如同阳光下的雪一样,从此消融蒸发。 钟承明回想着他笑的模样——想不起来,但他确定那是很动人的一张笑脸,极其富有感染力,谁见了都不得不一起放松下来。 会消失,会永远也看不见他。 钟承明最后还是一字一字删掉了待发送的消息。 -------------------- 耶 第25章 孟和玉,你懂不懂自爱? 白琳这次回国是为了庆祝她爸的五十大寿,机票特地买早了一天,过来看看孟和玉的情况。 顺便吃孟和玉做的芋圆。 孟和玉在做甜点方面是有一点天赋的。他理解的“适量”就是最正确的“适量”,即便走的是感觉流,也秒杀白琳这种规规矩矩按量杯刻度做甜点的人,口感、甜度,都把控得很jīng准。 芋圆做起来步骤倒不难,蒸熟芋头、紫薯、红薯以后各自捣成泥状,凭喜好加白糖,最后再和以木薯淀粉就可以了。 最关键是蒸熟芋头、紫薯、红薯以后,要立刻趁热捣泥,否则吃起来就有颗粒感,口感不好。 芋圆吃法有很多,可以入椰汁西米,也可以和以刨冰,还可以挤上炼奶直接开吃。 孟和玉选的是第二种,养乐多冰,又酸又甜,白琳一下gān了两碗,摸着饱胀的肚皮开开心心地去找她爸了。 临走前她答应给孟和玉发离开的航班信息,这样孟和玉可以最后再送送她。 “不过出了国也没关系,我可能突然之间就又回来了,”白琳笑道,“哥哥我yīn魂不散!” 白琳走之后房子冷清很多,孟和玉在chuáng上躺了一会儿,才又突然想起什么似的,拐弯抹角地发消息问白琳:昨晚睡得好吗?有没有做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