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后。 李承乾还是不明白其用意。 明明父皇发放粮食,那就是活命之恩。 哪怕是为了报恩,他们也得听从父皇的命令。 可就是这么一件理所应当的事。 在楚河和房玄龄的眼里,居然存在这么多道理? 看到李承乾脸色变幻,房玄龄知道,他没听懂自己的话。 但他也没有继续说下去。 有些事情,要自己亲身经历,体会后才会懂得,印象也才会更深刻。 而且,他身为臣子,也不适合说太多。 并不是每个人都像魏征那般,有什么说什么。 不久后。 在楚河的一番演讲下。 那些流民们对李世民感恩戴德。 之后楚河还说,让他们聚集起来,好发放粮食。 粮食已经在路上了。 如此,流民们才纷纷散去,去通知其他人了。 楚河这时邀请房玄龄和李承乾回庄园做客。 聚集流民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需要时间。 为了让其他的流民相信。 房玄龄把手下士兵派出去了。 眼下,只剩下他们三人。 楚河请两人喝茶。 片刻后。 房玄龄开口道:“楚公子,有一件事老夫很不解!” “房大人请说!”楚河示意道。 这次的事情本就是房玄龄负责。 他这个免费劳力,该解释的地方不好马虎。 见状,房玄龄才道:“楚公子说会保证一日三餐,是否有些不妥?” “老夫不是在质疑楚公子,只是目前国库内的粮食有限。” “一日两餐还能坚持个一年半载,可一日三餐......” 有些奢侈了。 在大唐,一日三餐。 只有一些官员,还有皇上和一些地主老财才能如此。 在百姓那里,一日能温饱两顿,那已经很知足了。 因此。 当楚河说出一日三餐后。 不止是百姓们震惊,连房玄龄也很不理解。 按理说。 现在灾难降临,百姓流离失所。 谁也不知何时结束。 为此,坚持的越久越好。 虽说有了楚河的土豆和,但毕竟目前还未成熟。 一日三餐的话,估计坚持不到土豆和成熟。 这才是房玄龄担心所在。 闻言,楚河淡笑道:“房大人不用担心。” “我既然敢如此说,自然是有把握的。” 他悠悠的喝了口茶,看着长安所在的地方,道: “我相信,那些世家会乖乖的交出钱财和粮食的。” 以李世民的行事风格。 只要老李把自己的话转告,相信他肯定不会单单只要钱财。 楚河对此很有把握。 毕竟,敌人过得不好,我就越开心。 李世民对那些世家已经不满许久了。 有这么一次光明正大的打击机会,他自然不会放过。 因此,粮食的事情完全不用担心。 也正是如此,楚河才会说出一日三餐的话来。 而且,只要能坚持一个季度。 到时土豆开始成熟,更不用担心这个问题。 听楚飞说。 几天前已经有宫里的人,来拿走要用的种子。 相信李世民此时已经开始安排人播种了。 房玄龄一听,稍微想了想,也是想通了楚河的话。 他失笑道:“还是楚公子高明,连这个都想到了。” “看来楚公子对咱们皇上很是了解啊!” “房大人过奖了。”楚河摇了摇头。 不是他谦虚。 他对李世民的了解,只是从历史上。 真正的李世民他可不知道。 不然他也不至于连李世民站在他面前,他也没有认出。 房玄龄闻言,只是笑笑没有反驳。 顿了顿。 楚河问道:“房大人,不知道粮食何时能到?” 随着消息传开,楚河猜想。 用不了半天的时间,肯定能聚集更多的流民。 因此,粮食的问题是首要的。 眼下最紧要的,就是先让那些流民饱餐一顿。 才好安排接下来的事。 房玄龄道:“楚公子不用担心。” “在老夫出发前,皇上已经让人着手准备,相信此时也快到了。” 果然,下一刻。 楚飞前来禀报道:“庄主。” “村外有官兵送来很多粮食,该如何安排?” 终于到了。 听到这个消息,楚河也是松了口气。 没有粮食,他没有底气。 他直接道:“带着兄弟们把粮食接收了,妥善安置。” “去吧!” “遵令!” 房玄龄笑道:“这下,楚公子应该不用担心了吧?” 楚河点点头,只要粮食到位,事情就好办了。 房玄龄接着问道:“楚公子接下来打算怎么做?” 又来? 楚河无语的看着他,道: “房大人,貌似您才是这次事情的负责人。” 额......呵呵! 房玄龄尴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