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捡宝的那些年

鉴宝年代推理三百六十行,行行有门道。万千百姓户,户户有门漏。捞漏者,自古有之,他们深藏惊人技艺而善装平凡。他们个个手眼通天,能识宝断玉,残物重生,提箱背包行走江湖。万财富贵生于华夏而散落亿民之家。遂,捞漏者择门而入,慧眼识宝,分文不出而取千金入于囊...

作家 书生跨时代 分類 都市 | 154萬字 | 578章
第090章 小吴村
    第090章 小吴村

    “凉水就中!”姑父咧嘴笑着回答道,目光时不时朝着院里瞅一瞅。

    男人听后点点头,准备去给姑父打水,可是下一秒,他又站住了脚步,说道:“还是喝热的吧,生水容易闹肚子窜稀!”

    说着,男人走进了自己家的屋里,不一会儿的时间,他提着装满热水的水壶出来了,姑父从男人的手里接过水壶迫不及待的就要喝。

    “烫了!”男人赶忙阻拦,在姑父的眼前挥了一下手,示意姑父不要着急喝。

    姑父尴尬地笑了笑,道:“骑了好长的路,还真有些口干哩!”

    男人歪着头听着姑父的口音,询问道:“你不是本地的吧?”

    姑父点点头,说道:“洛阳滴!”

    “嘶”

    男人微微惊讶一小下,说道:“还真够远的了,怎么跑这边来了?”

    那时候的人农村人,热情,爱说话,同样,许多人都没怎么出去过,不像是现在的人们,飞机高铁哪里都去,所以,一旦有外省的人到来。

    他们都会因为好奇而多盘问几句,了解一下外面的世界。

    “呵呵,俺也是出来讨个生活哩,家里的光景不咋好哩!”姑父笑着说道。

    男人应了一声,点点头,歪着脖子似乎是在想着什么,过了一小会儿,又问道:“你们那边都干啥的多啊?”

    姑父想了想,说道:“瓦匠、木匠、没个啥手艺就砖厂推砖种地 呗!”

    男人笑了,伸手挠了挠自己的头,看来这情况和当地差不多,于是又问道:“那你们那儿平时地里都种啥?”

    “玉米、麦子、大豆,啥都有哩,反正俺家就是种玉米哩!”姑父伸手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说道。

    男人点点头,喃喃道:“种得还蛮多的了......”

    两人聊的是都是一些生活情况,那种中国农民的话语断不绝耳,姑父小喝了几口水,对着男人说道:“大哥,俺这水也不能白喝哩,这样吧,俺给你磨磨刀哩,也算是换这一壶水哩!”

    “嘿,说啥话呢,老话讲,过路不打讨水人,一壶水能算啥,不用不用!”男人推辞着,一股中国人特有的善良和朴实从男人的身上散发出来。

    “那哪成哩,应该的,应该的!”姑父操着河南式的普通话说道。

    说话间,姑父已经将从车子上拿出了家伙儿,准备在门口开干了,男人瞅了一眼,这好意也不能推脱了,于是赶忙朝着姑父摆了摆手,说:“进院里吧,外边嗮!”

    姑父嘴角勾起了一丝微笑,眼神一闪,点了点头,提起了百宝箱便跟着男人走进了院子里,有院墙围着,姑父找了一个阴凉的地方摆开了架势。

    这家主人收拾的院子还是蛮干净的,看得出来,主人是一个勤快的人,一些杂七九八的东西堆放在姑父对面的角落里。

    通过和这个男人的攀谈聊天,姑父知道他姓邓,今年三十多了,老婆是村里供销社的售货员,而他在砖厂干夜班的,怪不得看起来迷迷瞪瞪的样子,应该是昨晚上了夜班的缘故。

    邓大哥把自家的菜刀拿了出来,递给了姑父,姑父熟练地操练了起来,邓大哥站在一旁看着,闲聊地问道:“瞧你这架势,倒像是干了几年的老师傅啊?”

    “呵呵”姑父笑了笑,一边磨刀一边说,“俺打小就跟着俺叔学手艺哩,有些年头哩!”

    邓大哥点了点头,看姑父的样子,也不过20几岁,都是穷人家的苦孩子,看得出来,为了生活,那是早早地出来受苦打工,邓大哥也是深有感触。

    “哎,不能跟现在的孩儿比,俺们那会儿吃苦哩!”姑父有点失落地说道。

    邓大哥点了点头,说:“是呀,我们小时候,连饭都吃不上,哪像现在,不说是顿顿能吃好,最起码还饿不着啊!”

    聊着天,姑父的心里却是惦念着那个关于百宝嵌的事情,还有那几个不知道是真是假的线索消息,除了地名之外,韩老板还给出了几个姓氏和名字。

    张桂芳、王铁生、刘家良、还有一个只知道姓黄的做饭婆子,并不知道具体的名字。

    姑父想着这些东西,于是张口问道:“邓大哥,俺看村口写着这村叫小吴村,听起这名来咋还像是一个人名哩......”

    听着姑父的问话,邓大哥毫不犹豫地说道:“嘿,这就是老早的事了,我们这儿不仅有小吴村,还有大吴村了!”

    “那咋还有个大吴村哩?”姑父跟上就问道。

    “俺也是听早些年家里老人说的,不知道真假,说早些年这村不叫这名儿,因为有一家姓吴的大户.....”邓大哥缓缓给姑父说来着这大小吴村的由来。

    原来,这早些年,这地方叫吴家庄,庄里有一家姓吴的大户人家,这方圆几十里都是吴家的田地,绝对的一流大地主,吴家老爷膝下有两个儿子,这两个儿子也是为了这偌大的家产都快争破头了。

    吴家老爷子一看,这准不行,于是给两儿子一人在西一人在东各盖了一处大院,并且分给了他们一少部分的田地和佣农,限定五年之约,到时候发展的好,就把家业交给谁。

    两儿子一看,那是铆足了劲干,结果还没有到五年,吴家老爷子就驾鹤西去了,两儿子那是因为家产闹得不可开交,差点都快要闹出人命了,当地的父母官一看,于是想了一个办法,让两人抓阄决定如何划分财产。

    五五开谁都不乐意,于是就在纸条上写着二、八、三、七、四、六,几个数字,两人同时抓,只要数字对上了,总和为十,那就按照这个分,对不上,那就继续反复抓。

    结果哪成想一上来,兄弟俩就抓了个二八,也是因为这事儿,两兄弟虽说是住的距离不足几公里,那也是老死不相往来,渐渐的,人们根据抓小的这一块地方称作小吴村,抓大的称作大吴村。

    听完这个故事,姑父呵呵一笑,他倒是没有想到,一个地名还有这么一个小故事,蛮有意思的,分家产还抓阄,真逗!

    “那这里还有他们的后辈吗?”姑父歪着脖子问道。

    邓大哥点点头,说道:“当然有哩,香火哪能断啊!”

    说话间,这邓大哥伸手朝着门外指了指,继续说道:“顺着这条街,往前走,前面那一排,都是姓吴的,他们一家子的!”

    姑父点了点头,没说什么话,心里却是开始了自己的小算盘........

    听邓大哥的话,看来当年的吴家也是大户人家,传到现在,指不定会有什么宝贝了,姑父心想着,一会儿按照邓大哥的话去瞅瞅。

    说不定还有啥惊喜的发现了,虽说是心里窃喜,但是姑父还是没有把正事给忘了,张口问道:“大哥,那咱这村里都是姓吴的多吗?姓张姓王姓刘的多吗?”

    邓大哥听着姑父这像是病句的问话,不禁挠了挠头,他不太懂姑父为什么会突然问这么一句,但还是中肯地回答道:“反正就是姓吴的多一些,姓张姓王的也有,但我们村没有姓刘的,倒是大吴村好像有几家姓刘的......”

    听着姑父这奇怪的问话,邓大哥不禁疑惑地问道:“你问这干啥了?”

    姑父眼珠一转,憨憨一笑,道:“没啥,俺就是刚刚听你说哩,俺还以为这村里都是姓吴的哩......”

    “嘿,想啥呢,小吴村就都是姓吴的吗?”邓大哥笑了笑,“我不还姓邓了吗?”

    搜索【看书助手】官方地址:
百万热门书籍终身无广告免费阅读!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