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挨老夫[娱乐圈]

酿酒工程毕业的杨篱原本只是单纯为了推销自家的酒进入娱乐圈的小人物,谁知道混了很多年也没能出头。有一天,他却因为和当红小生郑无束眉宇间有几分相似而被选到大热仙侠偶像剧里扮演郑无束的父亲。那个时候,杨篱才25岁,而郑无束是27岁。从此以后,杨篱的履历里多了...

作家 青丘千夜 分類 耽美 | 89萬字 | 209章
第(94)章
    “说起来,最近我们小篱笆好像没有什么活动的样子。经纪人发微博说最近要休息两天,过些日子小篱笆才会出来工作。”一个新人在群里感叹道,“我原本还想要去接机什么的呢。”

    “接机是别想了,小篱笆的行程一片空白。”群里的另一个人张口道,“他目前没有接代言,也没有杂志,更加没有节目。”

    “哎?那小篱笆接下来还有很长一段空白期了,现在有很多电影都定下来了啊,惆怅。不然小篱笆可以有好多角色呢。”

    “也不是没有作品吧,不是还有一部么?”

    “哦,《七人说鬼》么?”

    话题到这里戛然而止。

    大家都沉默了。

    目前,杨篱唯一等待上映的作品是一部国产鬼片……

    好吧。

    泥巴团们咬咬牙表示,就算这鬼片烂的出奇,她们也要为小篱笆好好贡献自己的钱包!

    毕竟现在小篱笆没有别的工作,肯定不够钱花,她们要努力为小篱笆花钱啊!

    不管行业的某些人愿不愿意,都无法阻挡杨篱接下来的发展趋势了。

    一时间,各种片约、代言纷至沓来。

    尤其是一些大品牌递来的邀请,更是让人难以拒绝。

    “不急不急,我不能着急。《七人说鬼》的后期制作只需要花费很少的时间,审核也很快的,马上就能上映了。”周成一边努力说服自己,一边强忍着悲痛将某几个很不错的资源给拒绝掉。

    这种合约待遇是真的很棒了啊,对于现在的杨篱来说简直不能再合适。可是不行啊,现在帮杨篱签了的话,之后的工作时间就要被挤压了。

    不不不,要不还是先不拒绝,先拖一会儿,等到《七人说鬼》上映的时候再慢慢谈吧。

    周成觉得自己身为杨篱的经纪人,只有在现在才感觉到自己肩膀上的责任是多么重大。他的每一个决定,可能都会影响杨篱未来的发展。

    “可恶,为什么只有我一个人在这里烦恼?杨篱那个见色忘友的混蛋!!!!”

    近期瞬间飙升到顶级流量的杨篱,现在正重重伪装着去和郑无束一起去听个音乐剧。

    至于工作什么的,交给周成就行了。这种事情本来就是应该经纪人做,他只要负责按照合约要求到场工作就行了。

    在杨篱的回应出来之后,郑无束原本是应该直接去机场的,毕竟他的时间都是挤出来的。不过杨篱说要去送郑无束,然后在送机的时候,和郑无束又聊了起来。

    郑无束无意中说出他最近有一场音乐剧要看,打算和某个外籍演员一起,结果那个演员临时有事去不了了,言语之间很为那个演员感到遗憾。杨篱顿时灵光一闪,说不如我去吧。

    杨篱检查了一下自己的包,发现上一次出国看音乐会的时候放在包里的身份证和护照都在,而他人又到了机场,再回去也麻烦不是?

    来都来了,不买张机票实在说不过去。

    于是周成没有等来杨篱什么时候回来的消息,反而等到了杨篱说要出国几天的回答,气得差点没有将手机给摔了。

    小篱笆已经不是当初那个急着跑试镜的小篱笆了。

    他现在开始飘了!

    可是和杨篱一起去的人是郑无束,是他的顶头上司,周成自己还是人家工作室的经纪人呢。大老板都乐意让杨篱一起去了,难道他还能说“不?”

    周成叹了口气,总觉得自己以后对杨篱改口喊老板娘的时间也不远了。

    他为什么就不能和别的经纪人一样,只用单纯给艺人找工作呢?

    杨篱屁颠颠的就和郑无束一起坐了头等舱去看音乐剧去了。

    “郑老师,你不知道,那个小丫头片子年纪不小,演的特别好,导演见了他,脸上的褶子都笑开了花,简直跟看见亲闺女一样。”杨篱兴致勃勃的和郑无束聊起《七人说鬼》剧组的事情,十分客气的在背后告状,“明明我才是主演啊,郑老师你投资的,导演应该要看我像看亲儿子才对。”

    郑无束认真思考了一下,询问道,“我记得蒋亮导演才四十岁。”

    就是他想生,也未必能生的出杨篱这么大的儿子。

    “什么,居然才四十?”杨篱震惊了,“我以为他起码四十一。”

    说完杨篱哈哈笑了起来。

    郑无束:???

    笑点在哪里?

    郑无束以前听人说两岁就是一个代沟,他还不以为意,现在想来果然是至理名言。

    “郑老师,你说这个电影大概什么时候能上啊?”杨篱总算将话题转移到了正确的方向上来,“我下半年的工作还没有影,我也不知道要做什么?”

    “你今年下半年的话,就接几个代言,不用太多,看质量就好,拍几个封面,再接个商业片就差不多了。”郑无束想了想回答道。

    “商业片?”杨篱愣了一下,“我还以为郑老师你会说让我去拍文艺片之类的。”

    “商业片也没有什么不好。”郑无束笑了起来,“我也拍了很多,投资商喜欢商业片,观众也喜欢。不过商业片的话,最好也看看剧本。商业本的剧本越简单越好,别的就只用看导演本身的导演能力了。”

    商业片的观众就是冲着里面的豪车、美女、爽来的,根本不需要太复杂的故事。可麻烦的是,大部分商业片的导演连一个简简单单的故事都讲不好。

    “我们工作室和好几个商业片导演都有交情,到时候王姐会帮你留意。”

    “那我就不担心了。”

    “好片子是要等的。在真正的好片子来之前,你只要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将每个角色都演好就行了。当然,偶尔偷个懒也可以。”

    “……郑老师。”

    “嗯?”

    “你居然叫我偷懒?”杨篱觉得郑无束可能有点没睡醒,你可是郑无束啊,怎么能叫我偷懒呢?你还是我老板呢!

    “人又不是永动机,肯定有想要偷懒的时候。”郑无束觉得杨篱可能对自己有什么误会,“我也是会偷懒的。”

    “没有啊?”杨篱认真的回想了一下郑无束的工作,“我觉得郑老师你演戏的时候都很认真啊。”

    “扮演相同类型的角色,对我来说都算是偷懒了。”郑无束微笑,“我不用思考我要怎么去诠释它,也不用去想角色本后有什么含义。因为故事本身没有赋予他过多的内涵,这个角色人物完全是编剧和导演按照既定的套路写出来的。他们不会去要求我深度挖掘这个角色,也不会感觉到我哪里演的不对。所以,我工作累了的时候,偶尔也会接一点这种片子偷偷懒。”

    ----大佬的偷懒方式可真是非同寻常。

    “现在我们一起去看音乐剧,也是偷懒。”

    “这个倒是真的。”

    杨篱笑了起来。

    和郑老师一起偷懒,怎么能叫做偷懒呢?

    分明是在旅游啊。

    和杨篱这边的惬意不同,杨篱爸爸这边可因为《特色华夏》的事情忙得不可开交。

    因为前期的热度,加上央视的推广,小杨酒馆算是彻底出名了!

    尤其是每天还会有不少直播的人,开着车来到他们这里,打开手机摄像头,开始对着他们一顿拍,又或者是来他们的酒馆坐下,点了好几种酒,一边喝一边直播。

    杨篱爸爸不得不请了几个服务员来招待,不然真的没有办法接待的了这么多的客人。

    这些客人什么的还算好的,毕竟也就是想要蹭蹭热度或者博一个关注而已,麻烦的是那些特别会喝酒也不差钱的主儿。

    爱喝酒的人还是比想象中的多。

    这些人里,有不少是在国外有酒庄的,有些是自己也能酿酒的,还有些则是几乎将各种酒都喝了遍的。

    杨家的酒,存货真的没有那么多。

    上一次段尺爸爸带着一群人来,就差不多将他们的酒买空了。现在这些人来,哪里还有多余的酒卖给他们?

    最让人郁闷的是,这些人里还有不少能和央视的那些专家团队里的人扯上关系的。他们都知道杨家有一种“杨柳”,口感十分特殊,独一无二,很多人都是冲着这个来的。

    杨篱爸爸的脸色实在说不上好看。

    这杨柳是他酿给老婆喝的,这些个五大三粗的汉子一个个说要来喝是怎么回事?

    以前他们家烦恼的是酒卖不出去,现在他们家烦恼的却是酒卖的太好了!

    杨篱爸爸被这些蜂拥而来的客人吓得几乎不敢开门了。

    可是不开门不行啊,人家都是冲着他们家的酒来的,总不能白白浪费客人的时间。

    没办法,只能限量,而且还得限时。

    这酿酒又不是一天就能成功的,他们原本也不是什么大型的工厂,一次性能出厂很多啊。

    就是一个单纯的家庭小酒坊而已。

    杨篱爸爸不得不去求助了沈师傅儿子派来的顾问,直接在门口贴了一个告示。

    他们家的酒,只在每个月的初一售卖,限时限量。酿酒耗费时间,希望客人们可以谅解。

    其实顾问还提出了另一个解决方案,就是涨价。

    杨篱家的酒在出名以后,还维持在一个普通人买了也不心疼的价格上,客人自然源源不断。如果将美酒提高价格,自然就会少很多客人。

    不过这个提议被拒绝了。

    如果要走精品小众路线,他们根本不会花费这么多的时间。之前段尺爸爸带来的那些富豪客户,就已经能够保证他们的生活了。

    可是他们想要卖的是所有人都能买得起也喜欢喝的酒,是真正要将他们家的手艺给流传出去,那又怎么能贸然提高价格呢?

    这个世界上,就是有这么一些人,钱放在那里都不肯去赚的。

    既然这个方法行不通,那就只能限量限时了。

    不然哪怕杨篱爸爸累死在酒坊里,酿的酒也是绝对不够这么多人喝的。

    这些有钱有时间的客人,还能跑到杨篱爸爸所在的城镇去。但是绝大多数人,都是没有这个时间和精力的。

    他们只能将目光放在网购上。

    幸好当初杨篱提前注册了“小杨酒馆”这个店名,不然现在一堆仿冒店铺冒了出来。

    为了不砸了自家的招牌,也为了不让普通人喝到假冒的酒,杨篱不得不将自己开设的“小杨酒馆”的淘宝店置顶,并且告诫大家要喝酒的话一定要买正规厂家的东西,三无店家不要去,自制的酒也只能从最简单不会出错的来,一下子挑战高难度的酒很容易喝出毛病来等等。

    当杨篱置顶自家酒馆的淘宝店的时候,无数人点进了链接,结果发现里面居然什么也没有,压根就没有开始售卖。

    小杨酒馆的店铺里只有一份公告: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