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最近我们小篱笆好像没有什么活动的样子。经纪人发微博说最近要休息两天,过些日子小篱笆才会出来工作。”一个新人在群里感叹道,“我原本还想要去接机什么的呢。” “接机是别想了,小篱笆的行程一片空白。”群里的另一个人张口道,“他目前没有接代言,也没有杂志,更加没有节目。” “哎?那小篱笆接下来还有很长一段空白期了,现在有很多电影都定下来了啊,惆怅。不然小篱笆可以有好多角色呢。” “也不是没有作品吧,不是还有一部么?” “哦,《七人说鬼》么?” 话题到这里戛然而止。 大家都沉默了。 目前,杨篱唯一等待上映的作品是一部国产鬼片…… 好吧。 泥巴团们咬咬牙表示,就算这鬼片烂的出奇,她们也要为小篱笆好好贡献自己的钱包! 毕竟现在小篱笆没有别的工作,肯定不够钱花,她们要努力为小篱笆花钱啊! 不管行业的某些人愿不愿意,都无法阻挡杨篱接下来的发展趋势了。 一时间,各种片约、代言纷至沓来。 尤其是一些大品牌递来的邀请,更是让人难以拒绝。 “不急不急,我不能着急。《七人说鬼》的后期制作只需要花费很少的时间,审核也很快的,马上就能上映了。”周成一边努力说服自己,一边强忍着悲痛将某几个很不错的资源给拒绝掉。 这种合约待遇是真的很棒了啊,对于现在的杨篱来说简直不能再合适。可是不行啊,现在帮杨篱签了的话,之后的工作时间就要被挤压了。 不不不,要不还是先不拒绝,先拖一会儿,等到《七人说鬼》上映的时候再慢慢谈吧。 周成觉得自己身为杨篱的经纪人,只有在现在才感觉到自己肩膀上的责任是多么重大。他的每一个决定,可能都会影响杨篱未来的发展。 “可恶,为什么只有我一个人在这里烦恼?杨篱那个见色忘友的混蛋!!!!” 近期瞬间飙升到顶级流量的杨篱,现在正重重伪装着去和郑无束一起去听个音乐剧。 至于工作什么的,交给周成就行了。这种事情本来就是应该经纪人做,他只要负责按照合约要求到场工作就行了。 在杨篱的回应出来之后,郑无束原本是应该直接去机场的,毕竟他的时间都是挤出来的。不过杨篱说要去送郑无束,然后在送机的时候,和郑无束又聊了起来。 郑无束无意中说出他最近有一场音乐剧要看,打算和某个外籍演员一起,结果那个演员临时有事去不了了,言语之间很为那个演员感到遗憾。杨篱顿时灵光一闪,说不如我去吧。 杨篱检查了一下自己的包,发现上一次出国看音乐会的时候放在包里的身份证和护照都在,而他人又到了机场,再回去也麻烦不是? 来都来了,不买张机票实在说不过去。 于是周成没有等来杨篱什么时候回来的消息,反而等到了杨篱说要出国几天的回答,气得差点没有将手机给摔了。 小篱笆已经不是当初那个急着跑试镜的小篱笆了。 他现在开始飘了! 可是和杨篱一起去的人是郑无束,是他的顶头上司,周成自己还是人家工作室的经纪人呢。大老板都乐意让杨篱一起去了,难道他还能说“不?” 周成叹了口气,总觉得自己以后对杨篱改口喊老板娘的时间也不远了。 他为什么就不能和别的经纪人一样,只用单纯给艺人找工作呢? 杨篱屁颠颠的就和郑无束一起坐了头等舱去看音乐剧去了。 “郑老师,你不知道,那个小丫头片子年纪不小,演的特别好,导演见了他,脸上的褶子都笑开了花,简直跟看见亲闺女一样。”杨篱兴致勃勃的和郑无束聊起《七人说鬼》剧组的事情,十分客气的在背后告状,“明明我才是主演啊,郑老师你投资的,导演应该要看我像看亲儿子才对。” 郑无束认真思考了一下,询问道,“我记得蒋亮导演才四十岁。” 就是他想生,也未必能生的出杨篱这么大的儿子。 “什么,居然才四十?”杨篱震惊了,“我以为他起码四十一。” 说完杨篱哈哈笑了起来。 郑无束:??? 笑点在哪里? 郑无束以前听人说两岁就是一个代沟,他还不以为意,现在想来果然是至理名言。 “郑老师,你说这个电影大概什么时候能上啊?”杨篱总算将话题转移到了正确的方向上来,“我下半年的工作还没有影,我也不知道要做什么?” “你今年下半年的话,就接几个代言,不用太多,看质量就好,拍几个封面,再接个商业片就差不多了。”郑无束想了想回答道。 “商业片?”杨篱愣了一下,“我还以为郑老师你会说让我去拍文艺片之类的。” “商业片也没有什么不好。”郑无束笑了起来,“我也拍了很多,投资商喜欢商业片,观众也喜欢。不过商业片的话,最好也看看剧本。商业本的剧本越简单越好,别的就只用看导演本身的导演能力了。” 商业片的观众就是冲着里面的豪车、美女、爽来的,根本不需要太复杂的故事。可麻烦的是,大部分商业片的导演连一个简简单单的故事都讲不好。 “我们工作室和好几个商业片导演都有交情,到时候王姐会帮你留意。” “那我就不担心了。” “好片子是要等的。在真正的好片子来之前,你只要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将每个角色都演好就行了。当然,偶尔偷个懒也可以。” “……郑老师。” “嗯?” “你居然叫我偷懒?”杨篱觉得郑无束可能有点没睡醒,你可是郑无束啊,怎么能叫我偷懒呢?你还是我老板呢! “人又不是永动机,肯定有想要偷懒的时候。”郑无束觉得杨篱可能对自己有什么误会,“我也是会偷懒的。” “没有啊?”杨篱认真的回想了一下郑无束的工作,“我觉得郑老师你演戏的时候都很认真啊。” “扮演相同类型的角色,对我来说都算是偷懒了。”郑无束微笑,“我不用思考我要怎么去诠释它,也不用去想角色本后有什么含义。因为故事本身没有赋予他过多的内涵,这个角色人物完全是编剧和导演按照既定的套路写出来的。他们不会去要求我深度挖掘这个角色,也不会感觉到我哪里演的不对。所以,我工作累了的时候,偶尔也会接一点这种片子偷偷懒。” ----大佬的偷懒方式可真是非同寻常。 “现在我们一起去看音乐剧,也是偷懒。” “这个倒是真的。” 杨篱笑了起来。 和郑老师一起偷懒,怎么能叫做偷懒呢? 分明是在旅游啊。 和杨篱这边的惬意不同,杨篱爸爸这边可因为《特色华夏》的事情忙得不可开交。 因为前期的热度,加上央视的推广,小杨酒馆算是彻底出名了! 尤其是每天还会有不少直播的人,开着车来到他们这里,打开手机摄像头,开始对着他们一顿拍,又或者是来他们的酒馆坐下,点了好几种酒,一边喝一边直播。 杨篱爸爸不得不请了几个服务员来招待,不然真的没有办法接待的了这么多的客人。 这些客人什么的还算好的,毕竟也就是想要蹭蹭热度或者博一个关注而已,麻烦的是那些特别会喝酒也不差钱的主儿。 爱喝酒的人还是比想象中的多。 这些人里,有不少是在国外有酒庄的,有些是自己也能酿酒的,还有些则是几乎将各种酒都喝了遍的。 杨家的酒,存货真的没有那么多。 上一次段尺爸爸带着一群人来,就差不多将他们的酒买空了。现在这些人来,哪里还有多余的酒卖给他们? 最让人郁闷的是,这些人里还有不少能和央视的那些专家团队里的人扯上关系的。他们都知道杨家有一种“杨柳”,口感十分特殊,独一无二,很多人都是冲着这个来的。 杨篱爸爸的脸色实在说不上好看。 这杨柳是他酿给老婆喝的,这些个五大三粗的汉子一个个说要来喝是怎么回事? 以前他们家烦恼的是酒卖不出去,现在他们家烦恼的却是酒卖的太好了! 杨篱爸爸被这些蜂拥而来的客人吓得几乎不敢开门了。 可是不开门不行啊,人家都是冲着他们家的酒来的,总不能白白浪费客人的时间。 没办法,只能限量,而且还得限时。 这酿酒又不是一天就能成功的,他们原本也不是什么大型的工厂,一次性能出厂很多啊。 就是一个单纯的家庭小酒坊而已。 杨篱爸爸不得不去求助了沈师傅儿子派来的顾问,直接在门口贴了一个告示。 他们家的酒,只在每个月的初一售卖,限时限量。酿酒耗费时间,希望客人们可以谅解。 其实顾问还提出了另一个解决方案,就是涨价。 杨篱家的酒在出名以后,还维持在一个普通人买了也不心疼的价格上,客人自然源源不断。如果将美酒提高价格,自然就会少很多客人。 不过这个提议被拒绝了。 如果要走精品小众路线,他们根本不会花费这么多的时间。之前段尺爸爸带来的那些富豪客户,就已经能够保证他们的生活了。 可是他们想要卖的是所有人都能买得起也喜欢喝的酒,是真正要将他们家的手艺给流传出去,那又怎么能贸然提高价格呢? 这个世界上,就是有这么一些人,钱放在那里都不肯去赚的。 既然这个方法行不通,那就只能限量限时了。 不然哪怕杨篱爸爸累死在酒坊里,酿的酒也是绝对不够这么多人喝的。 这些有钱有时间的客人,还能跑到杨篱爸爸所在的城镇去。但是绝大多数人,都是没有这个时间和精力的。 他们只能将目光放在网购上。 幸好当初杨篱提前注册了“小杨酒馆”这个店名,不然现在一堆仿冒店铺冒了出来。 为了不砸了自家的招牌,也为了不让普通人喝到假冒的酒,杨篱不得不将自己开设的“小杨酒馆”的淘宝店置顶,并且告诫大家要喝酒的话一定要买正规厂家的东西,三无店家不要去,自制的酒也只能从最简单不会出错的来,一下子挑战高难度的酒很容易喝出毛病来等等。 当杨篱置顶自家酒馆的淘宝店的时候,无数人点进了链接,结果发现里面居然什么也没有,压根就没有开始售卖。 小杨酒馆的店铺里只有一份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