珥笔茶食人

大魏嘉宁年间,百姓好讼争。又遇变法,宫廷诡谲,党争不断。   讼师女儿谢澜以缜密思辨能力,一步步从民间茶食人直登大内朝堂,成为皇家御用珥笔,由此结交了一群意气朋友,也得罪了权臣集团,屡招暗杀。   友,她敬;敌,她憎。   唯有苏棣这厮,授命与她一路相随,却又与她亦敌亦友。与她身陷尴尬中捉弄;情坠危险中相救,教她纠结难平。

作家 芳苓 分類 历史 | 97萬字 | 186章
第066章 水牢囚犯
    这话说的毫不留情。
    苏棣说话就是如此。原则之事,休要勉强他半分。
    谢澜听了满心不是滋味,可又辩驳不得。
    “你以为我没劝过他吗?可我爹爹执拗,但凡决定好的事,就如一个聋子一样,一点听不进的。若果真如此,他没了性命,我这个女儿也只有去法场捧了他的头颅,给他好生安葬吧。”谢澜的心已然灰了。
    苏棣沉默了片刻。“何必说的这般惨烈?”
    “不是惨烈。蔡美老贼一旦动怒,我爹爹必然性命不保。与蔡美来说,我爹爹这样的,汴京城内一抓也是一大把,根本无关紧要。”
    苏棣看了下日头,对着谢澜:“走吧,上马!”他执起了马鞭。
    “干什么?”
    “你说呢?看你这般愁眉苦脸,一副快要活不下去的样儿,我能坐视不管吗?好歹我手里有圣上的令牌,这个还能管用。”他对着谢澜伸出了手,示意谢澜上马。
    谢澜会赶牛车羊车驴车,但偏偏不会驾马。知道苏棣愿意帮她,心生欢喜,连忙就将手伸了过去,可真的坐在了马儿的背上,谢澜怕了。
    “别怕。”苏棣看出了她的慌张,也跃马坐在她的身后。
    二人共骑一匹马。
    “我不怕。”谢澜否认。
    “好,你不怕。”苏棣说着,随手就松掉了扶住谢澜腰间的手,谢澜顿时感觉身体失去了平衡,也不管什么男女嫌疑,又反手捉住了苏棣的手。
    为了救丁状师,为了爹爹和大师兄二师兄,她已顾不得男女肌肤之亲了!
    苏棣也未说什么,还是用手圈在了谢澜的腰间。谢澜一动也不敢动。苏棣扬鞭,哒哒哒地驾马,马儿走得疾快,一路扬起的灰尘都快迷住了谢澜的眼睛。
    也不知马儿走了多远。
    待停下时,谢澜抬起眼睛,方看见前方有一座类似衙门的宽大建筑,上写着巍峨的几行字,却是看不分明。
    苏棣就道:“这里就是大理寺了。”
    “哦。”
    苏棣下马,又伸手接住了谢澜,谢澜稳稳而落。她打量了一眼大理寺,知道这是审人的地方。虽然建筑高大,但只看了一眼,就觉得一股阴森之气扑面而来。空气中,还裹挟有腐烂尸首的味道,这令谢澜作呕。
    几只乌鸦飞了过来,栖息在了树顶,对着他二人口中不停地叫唤。
    “走吧。”苏棣提醒谢澜。
    大理寺前,自然是有侍卫守着的。苏棣亮出了令牌,那几人陡然恭敬起来,屁颠屁颠地迎上。“原来是苏将军,失敬失敬。”
    苏棣冷冷一笑。他素日知道,这些人虽然只是低等的侍卫,但因为有那些犯事的家属孝敬,一个个手头很是有些油水。不,是油水捞得很足。他们这番见了自己自然是低声下气,神色肃敛,可换作是那些犯人的家属,狠毒起来只更似阎王无常的。
    苏棣就带着谢澜,一径儿往里走。
    大理寺有断案的官吏,更有看守牢狱的小吏。
    苏棣觉得蹊跷,再往里走时,停住了脚步。“且等等。这儿太过空荡,总觉得不正常。”
    是呀,偌大的大理寺,里头一个犯人不见。且连一个小吏也不见,太不正常。还是,蔡美其实未将丁状师一行关押在此?那谢澜的爹爹也在别的地方发落?
    苏棣不想走错了地方。他又看下随身携带的地形图,突然若有所悟,告诉谢澜:“还是继续走。”
    “为什么?”
    “我忘了,这里还有一处水牢的。”
    “水牢?”
    “是啊。水牢才是关押重犯的地方。丁状师应该就在水牢。”
    苏棣领着谢澜进入一条幽暗的小门,门内幽深,壁上都点着凄惶的灯,忽明忽暗。铁门的尽头,是一级级的台阶。台阶是往下的。
    “往下走上五十步,就是水牢了。”苏棣又将图纸揣回怀中。
    谢澜依言,小心跟随苏棣身后。她心里数着数儿,到底爹爹在不在里头呢?苏棣像看穿了她的心思,告诉她:“你爹爹应该不在。依我的猜测,蔡美还不会动怒到要杀你爹爹的地步。首先,你爹爹对他而言还算有用。收拾了丁状师,必然要收买其他讼师的心。这是策略。虽然你得罪了蔡美,但他是老狐狸一只,就算想要对付你爹爹,也绝不会在这个时候动手。”
    谢澜一听,紧张的心头,即刻又舒缓了。
    “果真如此?”
    “果真。你且相信我。”昏暗中,苏棣握了握谢澜冰冷的手。
    待走完了台阶,前方更是黑暗。似乎有人听见了动静,咔嚓点亮了两根安置在墙壁上的火把。谢澜瞪大了眼睛,前方亮了。原来这就是水牢。
    水牢里自然是有人看守的。火把照亮之后,谢澜看到了一簇簇排列的凶神恶煞的狱卒。狱卒们的手里头提着刑具。他们的身后,就有一排排用尖锐的铁条围着的铁栏,铁栏下,都是幽深的浑浊的散发着臭气的水。
    水牢里关押的人都很安静,大致有五六人。他们的双臂扣锁在铁栏上,行动有限。谢澜闻到了水里浓厚的血腥之气。她费了好大的力气才辨认出了丁状师。丁状师是个四十左右的瘦削之人,此番他头发剃光了,上身也赤膊着,肩背上满是被鞭子抽打的烙印。
    似乎,他们刚受完刑罚,彼此都奄奄一息,没有任何的力气说话抗争。谢澜心痛地叫了一声:“丁叔叔!”
    可是水牢里的丁状师听了置若罔闻,一动不动。或者说,他受了重刑还在昏迷之中,未曾听到谢澜叫他。
    那一簇排着的狱卒发现上面下了人,其中一人就要喝问。苏棣亮出令牌,又命他们将水牢内的所有火炬全都点亮了。
    刹那,水牢内灯烛通明。
    她这一声“丁叔叔”刚叫完,谢澜就发现地上躺了两具僵硬的尸首。原来更为浓烈的血腥味是由地上的尸首散发而来。
    谢澜大吃一惊。这……这不是丁状师的母亲和妻子吗?她们……她们怎地这么快就死了?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