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久必痒(高克芳婚恋小说集)

无性婚姻可以坚持多久?七年了,你痒了没有?当痒过之后,我们该怎样面对那累累的伤痕?如何修补才能让家庭重回原来幸福的路程?婆媳关系、孩子教育、闺蜜婚变、旧情复燃……或许,你就是陈晓荷,他就是魏海东。高克芳婚恋小说合集,包含《七年之痒》《纸婚时代》等

作家 高克芳 分類 出版小说 | 122萬字 | 290章
3、出院
病房里,魏海东围着病床不安地走来走去,还时不时探出身子往门外看,他的左腿走起路来还有点跛,但他没有拄拐杖,用右腿努力地保持身体的平衡,看起来有点吃力。
终于,晓荷出现在病房门口,魏海东像个孩子一样迎上去,看着她期待地说:“晓荷,怎么样?我今天确定可以出院了吧?”
晓荷没有回答他的话,而是走到床边把拐杖拿起来递给他说:“海东,医生说你的左腿现在还不能太用力,你别逞能了,赶紧拄上拐杖。”
魏海东听话地接过来,把拐杖撑在腋下,接着抬起头看着晓荷说:“好了,你放心了吧?现在告诉我是不是可以出院了吧?”
晓荷看着魏海东,微笑着点点头。
“真的?太好了,我早就说过,我一点事也没有了,早就该让我出院了。”魏海东得到晓荷肯定的消息,高兴地猛地把拐杖抬起来,拐杖离地,他重心不稳,差一点摔倒,晓荷急忙扶住他,嗔怪地说:“你看你,怎么像个孩子一样?赶紧躺一会吧,今天回家,要下楼上楼,够你累的。”
魏海东乖乖地放下拐杖躺在床上,病房里另一个病友看着他对晓荷说:“你就让他高兴一会吧,在这里呆了两个月,整天就像坐牢似的,听到这个消息还不像囚犯听到释放的消息一样高兴?还是回家的感觉好啊。”
这个病友也是一个外伤患者,他的一条腿骨折了,在做牵引,一条腿高高吊着,身子只能以僵直的姿势躺着,让人看着就为他难受。
魏海东听到他的话深有同感:“是啊,以前的时候,整天忙,真想有一天能什么也不干,好好躺几天,可是真的躺在这里了,才知道躺着真不如干点活舒服呢,而且人一闲下来,浑身就像散了架似的,这医院,我一辈子也不想再来了。”
“是啊,这医院看来也像婚姻围城一样,外面的想进来,里面的想出来啊。”邻窗病友幽默地说着,魏海东听到这话一怔,转头去看晓荷,晓荷却很快低下头去收拾东西了。
晓荷把魏海东床头的橱柜打开,住院两个月,她几乎把半个家都搬到了这里,所以收拾起来很繁琐,她看着凌乱的橱柜想了一下,转身出去找护士要来几个纸箱,把东西分门别类地打包,然后贴上标签。她干得很投入,在有暖气的病房,她的鼻子上沁出了细细的汗珠。
魏海东躺在床上默默地看着晓荷收拾东西,他几次要帮忙,晓荷却不让他沾手,他只好躺在这里,百无聊赖地看着她。这两个月,晓荷又消瘦了很多,透过羊毛衫可以看到她突出的肩胛骨,她的头发长了,用皮筋随意地扎一下,弄得刘海老是垂在眼前,魏海东真想抬手给她理一理,可是他看着晓荷躲闪的目光,终于没有抬起手。
“爸爸,我们来接你回家了。”魏海东正胡思乱想着,天天响亮的童音在病房里响起来了,他回过头,看到魏天天蹦蹦跳跳地走进病房,他的身后跟着爷爷奶奶。
看到父母,魏海东急忙从床上坐起来,他出事以后,晓荷一直不敢告诉老人,怕老人年龄大了,经不起这样的惊吓,直到他从昏迷中醒来以后,看到晓荷一边照顾他还要照顾孩子太辛苦,坚持要让父母过来,晓荷才给父母打了电话,父母听到消息连夜赶到济南。
父母来的时候,尽管晓荷一再和他们解释他已经脱离危险,可他的样子还是把老人吓坏了,一向坚强的父亲老泪纵横,母亲更是痛哭失声,这让魏海东更加意识到父母年纪大了,作为家中的长子,他身上的担子越来越重。只是那时的他还需要人照顾,根本没法为老人做什么,还是晓荷安慰了老人,又安排老人住下照顾孩子,晓荷还暗地里和他商量,她的意见是不把他们曾经的感情纠纷告诉父母,魏海东知道她是在维护他的面子,对晓荷的愧疚又多了一层。
自从父母来之后,父母除了照顾天天,就是在家煲好汤送到医院,在医院的这两个月,魏海东每天都会看着父亲抱着保温桶走进病房,在离家那么多年以后,他又能每天见到父母了,喝着父母煲的汤,这让他心中有着说不出的感慨。
人不管到多大年龄,见到自己的父母也就感觉找到了靠山,魏海东见到父母,那些无助的想法也就烟消云散了,他开朗地对着父母说:“爸妈,我一会就回去了,你们干嘛又跑过来?”
海东爸是个很魁梧的老人,虽然六十多岁了,但因为长期从事劳动,看上去很硬朗。此时,他走到魏海东床边,高兴地说:“今天一大早接到晓荷的电话说你可以出院了,我和你妈真是高兴坏了,儿子,两个多月呀,真是不容易,这不天天也吵着要来接你,我们就来看看,能帮上忙就帮点,帮不上忙我们就来看看。”
海东爸说着,眼睛湿润了,魏海东看着,急忙安慰说:“爸,你这是干啥?我都没事了。”
海东爸转过身去帮晓荷整理东西,海东妈却擦着眼泪继续说:“海东,你不知道,我和你爸这两个月心里那个担心啊,都没睡过囫囵觉,生怕你有个三长两短,现在终于出院了,我们这心也可以放下了。”
“妈,海东出院了,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您和我爸就放心吧。”晓荷终于忍不住停下手里的活,站起来安慰海东妈。
“晓荷,我们知道这两个月你照顾海东受苦了,我和你爸真是说不出的感激,海东出院以后还需要人照顾,我们商量了一下,以后就不回去了,家里那点地承包出去,我们可以在这里帮着你们接接孩子、做做饭什么的,你们看怎么样?”海东妈拉着晓荷的手,动情地说。
晓荷听到海东妈的话心里一沉,不是她对魏海东的父母有偏见,是因为看过那么多电视和小说,凡是在一起生活的婆媳,几乎没有一家是没有矛盾的,她老家曾经流行一句话“远了香,近了殃,一个村里不搭腔”,这一切足以说明人与人在一起生活的难处,况且晓荷知道海东爸是很大男子主义的,在家里几乎说一不二,以前逢年过节回去住上几天或者他们偶尔来住一段时间,大家相互体谅一下还好说,以后长期在一起生活肯定会有矛盾。
可是不答应怎么办呢?老人已经提出来了,她不能回绝,那样会伤了老人的心,再说家里也确实需要人,魏海东出院还需要人照顾,可她已经两个月没有上班了,再不上班,即使公司不将她除名,她都不好意思回去了。
没等晓荷说什么,魏海东就高兴地说:“妈,太好了,我早就说过,你们年龄都大了,就别在老家种地了,跟着儿子在城里,虽然不能锦衣玉食,但肯定比在家里的条件好一些,这次你们不走了,正好可以帮帮我们带带孩子,做做家务,真是太好了,晓荷,你说是不是?”
晓荷见状只好点头说:“是啊,妈,我请了那么长时间的假,也该回去上班了,你们留下来,我就可以放心地去上班了。”
“好,我们回家,以后你上班,家里的事情就交给我们了。”海东妈高兴地说着,一家人重新开始收拾东西。
阳光透过窗子照进房间里,空气里漂浮着消毒水味和细小的浮尘,晓荷低着头收拾东西,她把医生开的药一盒一盒放进一个小箱子里,她收拾得很慢,终于要离开这个地方了,在这里呆了两个月,每天忙忙碌碌地像陀螺一样,她已经适应了这样的生活以及和魏海东相处的模式,现在要回到家里,要和魏海东像从前一样同床共枕,这让她想一想就觉得说不出的别扭。
但是不管怎么样,她终究要面对那样的生活,况且新家收拾得干净温馨,很有诱惑力,晓荷将药品收拾好,这样鼓励着自己,站起身来准备下楼叫出租车。
可是还没等晓荷出门,就看到林桐和韩冰笑嘻嘻地站在门口。
“哎呀,韩冰、林桐,你们工作都挺忙的,我在电话里不是告诉你们不要过来了吗?你们怎么又来了?”晓荷急忙迎上去客气地说,在魏海东住院的这段日子,韩冰和林桐隔三差五就过来看看,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二话不说就帮着干,这让晓荷很感动,今天魏海东出院,她特地通知了他们,没想到他们都放下手头的事情赶来了。
“呵呵,海东在医院住了这么多天,终于苦尽甜来,这么大的事情我们怎么能不过来呢?”林桐一边和海东爸妈点头打着招呼一边对晓荷说,韩冰则弯下腰偷偷和天天说着什么。
魏海东一见到林桐,就迫不及待地说:“林桐,你来的正好,你看我要出院了,一点问题也没有了,我想和你商量明天就回公司上班呢,住院这么长时间,落下的工作太多了。”
“哎呀,海东,我和你说过多少次了,我做梦都巴不得你回去上班呢,但是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你要先把身体养好了才能考虑上班。你放心,你的工作都给你留着呢,等你完全康复了,你不上班我也要把你绑去。”上班的话魏海东已经说了无数次,林桐的安慰也是驾轻就熟。
“可是我已经出院了,这样每天呆在家里,没病也要憋出病来的,你就让我去上班吧,大不了你每天开车接我到公司,下班再把我送回来,反正我住的地方离你那边不太远。”魏海东不依不饶。
话说到这个份上,林桐也不好说什么,说实话在魏海东住院的这段时间,公司的事情已经耽误了很多,原来接下的项目,因为工期拖得太长,很多公司已经提出了质疑,他也盼着魏海东能尽快回去上班,可是他也不能不为他的身体考虑,如果他的身体在工作中出了什么事情,那责任可就大了。
现在听了魏海东的话,林桐只好把目光转向晓荷,魏海东见状,也把目光转向晓荷,晓荷看到大家的目光都投到她身上,只好说:“海东,我理解你的心情,但是以你现在的身体状况到公司上班不太现实,要不这样吧,新房子里装了宽带,你有工作就在家里做,然后通过网络和公司沟通?”
“好,这个办法太好了,一举两得呀。”林桐率先表示赞同。
“也只能这样了,总比当个废人好。”魏海东有点失望,但不得不接受这样的现实。
“好了,海东已经在这里呆了两个月了,咱们有什么问题还是回家再说吧,咱们走了也好让别人休息一会。”海东爸一直没有插上话,这个时候发话了。
于是,在同室病友的祝福和告别声里,魏海东终于离开了住了两个月的病房,带着像搬家一样的行李,他们浩浩荡荡地出现在医院的走廊上,林桐搬着箱子,韩冰拎着袋子,魏海东父母拿着一些零碎的东西,就连天天也不闲着,拎着一个手提袋跑前跑后,带着莫名的兴奋。
魏海东的腿还不太好,晓荷小心地搀扶着他,阳光下,他们的影子亦步亦趋、紧紧相随,仿佛从来不曾疏离。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