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那之后,但凡钟离然留宿,都是顾思源在照顾她。顾思源也就是那时候才发现,这孩子其实是个很挑剔的人。她不喜欢的人,是绝对不会用的。 可如今那个做什么都要特定的人伺候的孩子,已经成长到这番模样了。 顾思源略有些怅然,一时坐在chuáng边望着钟离然有些久了。钟离。然被她看得久了,皱着眉头又喊了一句:“困了,要睡。”她抬头,看着衣带整齐的顾思源,qiáng调道:“脱衣服,上来。” 这语气可谓是霸道得不行。然而顾思源已经习惯了她这个语气,当下回神,点点头,就动手除去了外衣。 她将衣服除下,与钟离然一般只穿着中衣,起身将屋里四周角落里的灯都chuī熄,只留下了桌案上的那一豆灯火。 灯火葳蕤,照亮了这宽阔的屋内。顾思源走到了chuáng边,伸手将挂在两边的chuáng帐放下,四周忽然更暗了些,一股极为香甜的气息蔓延在密闭的空间里。 顾思源掀开被子,小心翼翼地躺在了chuáng上。一旁的钟离然听到动静,微微侧身,脸转向了她。 微光映在纱帐上,隐隐勾勒出顾思源的面容。钟离然看着从外透过来的那一盏灯,忽然开口道:“顾思源,朕已经不怕黑了。” 钟离然幼时怕黑,顾思源与她同寝,总是会留一盏灯。虽然过了很多年,可钟离然还是记得在顾思源闺房中亮起的那一盏灯。 顾思源略微有些惊讶,掀开被子欲起身,说道:“那我去将灯熄了。”话音刚落,一只小手便从被窝里伸出来,将她拉住。 钟离然无声地制止了她,然后伸手,拉着顾思源的手,放在了自己脑袋下方。顾思源微微侧身,将她揽入怀中,伸手轻轻拍了拍钟离然那瘦骨嶙峋的后背,说道:“睡吧,陛下。” 钟离然将小脸埋入她怀中,嗅着幼时熟悉的馨香,轻声说道:“顾思源,好梦。”她旋即闭上了眼睛,随着周身熟悉的香味,仿佛再一次回到了那个记忆中无比久远却又十分温暖的中州。 一夜好梦,次日阳光明媚,一列金袍卫驾马来到了钟离岱的院子门口,将钟离然迎回了宫中。 顾思源随车同行,一行人浩浩dàngdàng地从太一观出发,沿着官道驶入了顾宅所在的巷道。到了顾宅门口,顾思源下车,略施一礼后转身进入家门。自她走后,马车滚滚转出了巷道,一路驶向了深宫。 此后数日,顾思源再没有见过钟离然。她仍旧每日到弘文馆任职,对家中母亲时常流露出来的担忧眼神十分无奈。又过了半个月,一道意料之中的圣旨来到了顾家。 传旨的是监天司大司命钟离钰与礼部尚书,顾廷玉携妻女在院中接旨,听宣之后,全府上下除了顾思源都弥漫着一股一言难尽的气息。 待传旨的大人被顾廷玉接引到前厅招待后,担心了半个月的顾母终于逮到了在书房独处的顾思源,无不忧虑道:“陛下……陛下未满十二岁啊。”而她的女儿,却是双十好年华,顶顶好的年纪。 顾思源想,她虽然只有十二岁,可终有一日会长大的,会成长为一个很好的君王。 而自己,无论是做别人的妻子,还是做钟离然的皇后,又有什么区别呢。这一切都在意料之中,于是顾思源回应道:“如果一定要成婚,那么十二岁的皇帝与二十八岁的年轻侍郎,对女儿来说并无区别。” “更何况……”顾思源抬头,望着母亲柔柔一笑道:“陛下是个很好的人。” 因为那孩子说了,她的花和鱼,谁也不能动。 作者有话要说:之前钟离然说的花和鱼,其实是在说我会保护你, 第9章 二.3 自去岁入秋大臣们上书提议皇帝大婚后,朝堂上就此事来回几番争执。谁都以为皇帝与身后的太皇太后不可能答应此时,最后都会不了了之,从而退步妥协,让皇帝过几年再亲政。可谁也没有料到,太皇太后同意皇帝大婚,还与监天司的人联手,与宗室一起促成了朝堂上的何解。 太皇太后不仅挑出了合适的大婚人选——至少在臣子们看来,顾思源是太皇太后认为的合适人选,还争取到了让皇帝大婚后就亲政,可谓是打了一场胜仗。 大婚的礼聘圣旨下达顾家之后,就送完各洲,告知楚国百姓。百姓皆知,三个月后,新帝大婚,天下大赦,于是奔走相告,欢喜庆贺。 源州城的说书人将半个月前流传于世的皇帝遇袭版本,在某些人的授意下添油加醋说了几番,愣是将未来的皇后说成一个有着神灵般慈悲心性的人物。新帝年幼,与她大婚的皇后又年长她九岁,这在楚国皇室乃至民间都是很少见的事情,少不得被说道说道。因此源州街头,都编出了好几个版本。 顾思源是个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性子,也因此并未能听到这些民间茶余饭后的闲谈。只大婚旨意下来后,太皇太后还下了一道懿旨,让她入宫跟随林女官学习宫中礼仪。 一般来说,清贵世家的女子,都会有女官教导礼仪的。可是顾思源是朝着后位去的,所以要学的地方就有很多。原本应该是宫中派遣女官来顾府教习的,可太皇太后却特下懿旨,让顾思源入宫,想来是要见见这位未来的孙媳妇了。 顾家人心知肚明,于是太后懿旨下达的第二日,顾思源乘坐着自深宫来的马车去,前往未央宫拜见太皇太后。 晚chūn渐去,初夏的气息渐渐浓郁,太阳开始展现它饱满的活力。马车顶着灿烂的日光,一路摇晃到了未央宫。顾思源在宫门口下了马,一时被猛烈的阳光刺得睁不开眼。候在宫门口的侍女见了马车,立即上前行礼,引着她入了未央宫。 她们沿着回廊走过,回廊两边的院子一片绿意匆匆。顾思源目不斜视,跟在侍女身后迈入了未央宫大殿,见到了坐在殿中的太皇太后。 太皇太后将近不惑之年,却保养得十分好。她乃是源州书香世家李家的女儿,名叫李然。楚明帝原先的发妻便是李家的,如今的太皇太后李然算得上是明帝发妻的侄女。 李然长相极为美貌,如今到了不惑之年,却仍旧有一种常人难及的端庄雍容。 顾思源迈入殿门,走到太皇太后跟前施了一礼,“微臣拜见太皇太后。”太皇太后颔首,面上带了一丝轻柔的笑意,说道:“好孩子,你快坐。” 言罢,就给顾思源赐座。顾思源入了座,侍女们就给她们奉茶。李然伸手,端起了案上的一杯茶,轻掀茶盖微微拨弄杯口,与顾思源温声道:“这是新上供的云雾,你刚从宫外回来,定是渴了,快尝尝。” 这是个很温和的妇人,说话轻柔得犹如chūn风。顾思源谢了恩典,捧着茶杯小心翼翼地喝了一口。一入口,茶香四溢,甘甜慡口,顾思源的眼睛一下就亮了起来。 李然一直用眼角的余光看着她,见状问道:“喜欢吗?觉得好不好喝?” 顾思源放下杯盏,颔首回话:“这云雾很好,尝起来有种雨后甘甜的慡利感,微臣很喜欢,多谢太皇太后恩典。” 太皇太后听了,脸上露出了些笑,于是说道:“好孩子,你喜欢就好,回头我让人给你送点回去。” 顾思源连忙颔首,又道:“微臣在此,就先多谢太皇太后的厚爱了。” 李然笑笑,看着她道:“都快是一家人了,别那么拘谨。你本名思源,要是不介意,我就喊你思思吧。” 顾思源忙道:“太皇太后随心就好。” 李然又仔仔细细地将她看多了几眼,眼前的双十女子,容貌清丽,落落大方。 她又想起自己拟定赏花名单时,麦麦那孩子就站在自己身边,看了名册后不动声色地说了一句,“户部侍郎顾廷钰的次女,顾思源,祖母也加上去吧。” 皇帝那话说得很是郑重,也是很难得地在此事上发表了意见,于是李然转头就问她:“麦麦,顾庭钰还有一个女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