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事没给她造成多大麻烦,但是夏小夏觉得不应该以结果来判定,既然你做错了事就不要怪别人搞事。 她不经意地把这事跟齐老师说了,委屈巴巴地控诉因为这件事,那段时间都没时间学数学了。 齐志眉头一皱,他当然知道这件事,但是他以为是夏小夏自己报的名,因此他没什么说什么,只觉得学生太骄傲了。 他觉得做学术应该静下心来才是,这种无关的比赛没有必要参与,而且,据他了解,因为这件事,文学工会几个老家伙都想跟他抢人了,他当然也生气。 董丽后来才感受到这种事的后果,她仰慕的老师,最近都无视她,甚至班主任还把她叫过去批评了,让她把心思都放在学习上,而不是搞些乱七八糟的手段,董丽消沉了好几天,才握紧拳头,越是被打击她越不服输。 小女孩间的勾心斗角,夏小夏并不想提起,也无意说这些来破坏心情,对她来说一报还一报,既然过去了,这件事就算了解了。 她拿了特意买的青年文学报纸,给爸妈和哥哥看。 一家人坐在堂屋里说话,大房几个忙着明天的婚礼,倒没什么时间,夏小夏一家坐在一起说话。 夏至坐在姐姐身边,偎依地靠在姐姐腿上,仰着小脑袋眼睛闪闪发光地看着他姐,夏欢夏喜当然不服输,他们一个跟姐姐挤一张凳子,竹木做的靠背椅两个孩子挤着坐倒也够,另一个握着小拳头,抓着姐姐的手不放。 夏小夏被围在中间哭笑不得,她拿了报纸给识字老爸和哥哥看。 “这就是夏夏写的获奖作文啊,真棒,都登上杂志报纸了。” 夏伟业咧开嘴角笑开了,他的宝贝闺女就没让他失望过。 “伟业,这份待会拿去给咱妈收起来,跟上次的报纸放一块。” 林宝花不太识字,就是这段时间做生意学了些基础的,还是有些意思没法理解看懂,看不懂不要紧,她知道那是自家闺女写的就行。 第二天一大早,四五点的时候,李慧就早早起来了,家里都是收拾好了的,腾了一间房出来,暂作小两口的新房,等这趟婚礼过去,夏家建房子的事也该提出议程了,等几个孩子大了都得成家,屋子都不够用了。 李慧起来,烧了开水,待会请的杀猪的过来,得用上。 这次夏东的婚礼,新娘先在夏小夏家的店铺上睡了一晚,第二天的时候直接从那接回来,夏伟业还特地找人租借了辆小汽车,顺带请了司机。 毕竟从县城过来并不近,总不能让新嫁娘子坐牛车,人女孩是城里的,夏家是能拿啥都拿出来了,这是第三代的第一场婚礼,全家严正以待。 李慧烧好了一大锅开水,那杀猪的就来了,夏天的天气亮得快,天色已经蒙蒙亮了。 除了孩子,几个大人也陆陆续续起来帮忙了,直到杀好了猪,夏小夏才起来。 她现在养成了良好的习惯,睡觉的时候会自动屏蔽那些无关的声音,睡到自然醒。 起来穿好衣服,她今天穿的是件粉色的小裙子,她妈新给她做的。 作为新郎家的小姑子,夏小夏今天也打扮了一番,把头发编了两股小辫子,剩下的披散下来,配上粉色连衣裙,同色软底平底鞋,又娇又俏。 夏东接回新娘的时候,夏家已经一片沸腾,请来的亲戚和村里的乡亲都赶着来吃桌,农村人最是好热闹,随点礼凑个热闹,吃上平时难得的大ròu大才,这就是最高兴的事了。 “哟,这就是新娘吧,看着就是漂亮,比咱们村的娃子白多了,瞧瞧那身衣服,那料子款式得多少钱啊!” “可不是嘛,听说这是城里嫁过来的孩子哩!哪能跟人家比哟!” “呸,夏家这是攀上啥城里人了吧,不然人家咋能看得上她家?” 这是跟夏菊花不大对头的老太太说的,因为夏菊花生的四个儿子,让她在村里无形之中没人敢惹。 这个李老太原先姑娘家的时候,就嘲讽夏菊花守活寡没儿子,谁知道夏菊花儿子一个个蹦出来,两人的恩怨已经日渐积深。 平常吵吵闹闹没事,但是夏菊花可不允许别人破坏夏家长孙的婚礼。 正好她出来迎新娘子,听到这番话,顿时气血上涌,双手叉腰准备怼回去。 “我说老李家的,把你婆婆带回去,我们家不欢迎满嘴喷粪的人,礼也收回去,崩来碍我的眼!” 夏菊花翻着白眼,说话很不客气,别人都当面这么酸她了,再不表示点,明天村里就能传出她夏家孙倒贴给城里姑娘。 她叉着腰把人撵出去,老李家的媳妇无奈地扶着多事的婆婆回去,这婆婆真是啥都好,就那张嘴刻薄尖酸,半点见不得人好。 陈小林穿着一套红色旗袍,这个衣服是林宝花做的,夏小夏画的图烊,给她看过了之后,才做的。那腰身掐的刚刚好,衬着她原先高挑的身材更加玲珑有致,夏东接到人的时候,差点都看傻了。 徐家父母也没回去,昨晚睡的招待所,这会儿跟着车子一块过来。 第39章 等把新娘迎进了屋,夏家几个女人都去了后厨忙活,除了李慧作为主事人,在外面招待客人。 后厨还专门请了两三个手脚麻利的婶子媳妇来帮忙,夏菊花是有掌大勺的经验的,怎么烧起来均匀入味好吃,这些都有说法。 几个媳妇择菜切ròu洗菜,夏菊花在边上指挥,有些大菜得提前腌制,ròu得炖久点,再一道一道上去。 夏家今儿个准备了八个ròu菜,两个汤,两个素菜。 猪肚猪小肠都加了白萝卜炖了汤,撒上胡椒粉最是美味。 ròu菜有红烧ròu,炖猪蹄加了香菇,炖得烂烂的香菇的味渗进去,比啥都香,院子的芹菜切陈块炒猪肝,和夏家最拿手的麻辣兔丁,还有清蒸鱼,炸鱼块,炸丸子,这些都是难得的大菜。 随个两斤白面红糖的,吃得满嘴流油,菜一上来那手快的,先往碗里兜些给孩子吃,自己拿着筷子使劲夹,这种时候哪怕打个盹回个神就没菜吃了。 夏家上菜是一道一道上的,吃完一道上一道,开头先上了炒米粉和猪肚汤,完了之后后面菜菜上来,最后是一道汤圆甜点,汤圆是家里白面自己搓的,放了白糖和红枣,吃起来甜滋滋的。 吃到一半的时候,吃饱的小孩们满院子乱串,夏家人多院子大,都直接拉了棚子,借了桌椅摆院子,小孩子们手里抓着瓜果或ròu块,边吃边玩。 新婚的小俩口子在爸妈的带领下,和每个桌子的亲戚乡亲都认认人,算是过个脸熟。 女方没喝酒,杯子里倒的是汽水,白色瞧着倒像是白酒,一桌桌地敬过去。 这些朴实热情地乡下人,没啥文化,会夸人的就那么几个词汇,翻来覆去地夸,这个说好那个说有福气,倒是把董丽一开始紧张的心给弄没了。 婚礼后的第二天,徐父徐母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