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青山

韩涛,一个从小生活在香港并且在国外读完大学的华人。在那个高材生稀缺的八十年代,因为多年前就已经回国,并且参加了上山下乡运动的父亲所发出的一封电报他毅然决然的回到了祖国。从归国大学生到农民,从国际城市到祖国农村,韩涛体验到了在国外从来没有感受到的淳朴和热情。也就是这样一个毫无农村生活的归国学子,却在祖国那片黑土地上开始了他的乡村奇遇记。第一次进山韩涛就见识了熊瞎子的威力,但在危机时刻韩涛却被一头护崽的野猪解了围。也正是这个奇遇,他决定发展养殖业和种植业。与此同时,一个日本女孩机缘巧合下闯入了他的生活,并且给韩涛这个一心带领乡亲致富的高材生带去了很多帮助和麻烦。从此他开始了一个多磨多难又精彩无比的人生,最后韩涛以坚韧的耐力给清河屯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惊喜,并且带领乡亲们搭上了改革开放的列车,过上了幸福生活,而且在快速发展的大潮流下,靠着乡亲们和县委领导的支持保住了大青山这块原始山林。

作家 海外建国 分類 历史 | 94萬字 | 174章
第四十三章 夜猫子
    “走,那边差不多了,该出手了。”下完套子,三叔手里忽然出现一个手电筒,然后开始在雪地上循序前进,韩涛他们三个也不敢怠慢,紧忙在后面跟头把式地追。
    老纪三叔带着三人跑出几百米之后,在一处大雪堆前面停住,之后就趴在地上,把手伸进雪里,接着就神奇的拎出一只飞龙,递到韩涛手上。
    “三叔,您老这是变戏法啊?”韩涛的脑子瞬间有点短路,却见老纪三叔也不说话,一个劲的在雪堆上移动,同时一只只飞龙就被他扔出来,等几个人捡起来的时候,飞龙就已经被掐断气了。
    梁晓飞也是一脸的兴奋,同时闷声不响地把一只一只把飞龙拾成一堆,不过,韩涛还是听到这小子嗓子眼里发出咯咯的笑声,显然在极力压制。
    一连掏了十多只,老纪三叔终于站起身:“这块没了,咱们回去。我今晚上给你们做夜宵,飞龙汤。”
    “这日子过得,太腐败了,还有夜宵。”
    “咱这大青山的夜景还挺好看的。”
    “是啊,这夜里的大青山银装素裹的,月光照在雪地上再反射回来,简直跟白天一样。”
    就在韩涛、梁晓飞和刘国威他们三个欣赏这一片雪景的时候,突然觉得耳边传来了很有节奏的“呋、呋、呋……”的声音,就好像有人在你身后摇着一把巨大的纸扇。
    “哎呀妈呀,这是啥玩意啊,咋这么大呢?”一阵头皮发麻的三个人一回头,一个巨大的黑影突然从头顶一闪而过,使得三人心有余悸的抓住了三叔的胳膊问道。
    “是夜猫子,它可是这一片的把头,岁数比我都大,这是跟咱们打招呼呢!年轻时候和我家老爷子上山的时候就总能看见它,差不多得活了三十年了。”老纪三叔毫不惊讶的说道。
    “咋碰着这玩意了,不会有啥事吧。”老百姓中间,总是有这样那样的传说。比如黄大仙、夜猫进宅,无事不来啥的。还有燕子不能打,打死燕子会变聋子,吃了燕子肉会变瞎子等等。所以刘国威一听是夜猫子,反倒是有些害怕。
    “不就是猫头鹰吗?有啥可怕的,哥哥我今天给你普及一下知识,猫头鹰学名叫作枭,因其眼周的羽毛呈辐射状,细羽的排列形成脸盘,面形似猫,因此得名为猫头鹰。在国外大家都很喜欢猫头鹰,认为它是劳苦功高的鸟类。”
    “外国人都有病?夜猫子有啥劳苦功高的。”刘国威不服气的嘟囔着。
    “哈哈哈,没文化真可怕。”韩涛笑了笑,之后才接着说道:“因为猫头鹰是捕鼠能力最强的鸟类,它视觉敏锐,在漆黑的夜晚,能见度比人高出一百倍以上。国外做过调查,一只猫头鹰每年可以吃掉1000多只老鼠,相当于保护了数吨粮食。但是猫头鹰绝大多数是夜行性动物,加上人们向来对不了解的事,多认为是可怕的,所以国内的老百姓才对它有所误会。”
    “一个大老爷们,还挺迷信,平常你就是这么带兄弟的?就你小子这样还混社会,完犊子的玩应。”
    “是啊,都啥年代了,还整些没用的。”
    没想到刘国威这一开口,就遭到了三叔、梁晓飞,还有韩涛三个人的无情攻击。
    “我不是不知道吗,干啥都冲着我来了!从小就听老人们这么说,又不是我一个人这么认为。”刘国威一脸的委屈回道。
    “你说你跟涛哥学到了多少知识,以后出门别说是跟我们一伙的,丢不起那人。”
    “也不怪国威害怕,这么大的猫头鹰还真没见过。”看着半人来高的家伙,韩涛也是不免称奇。
    “的确是不小,那年我和老爷子进林子打围,当时也是下了四五天的大雪,它就饿的躺在木刻楞前的雪地里,足有七十多公分高,双翅打开有一米半左右,而且那两只毛腿足有狗腿一般粗细。”三叔边走边道出了一个多年前的奇遇。
    “还有这事,后来那?”刘国威惊讶的问道。
    “后来我把它抱进屋里暖和了一宿,临了它还吃了我一只大肥兔子。从那以后,我每次来林子它都过来。”
    “还有这缘分,我咋碰不到,不是亲眼见到真是不敢相信。”梁晓飞听着三叔这段经历,也是眼馋的不行。
    “是啊,要是咱们也能遇上一会就好了。”
    .................................
    一路说说笑笑,回到木楞子,韩涛终于忍不住问道:“我说三叔,飞龙那事,你到底是咋弄的?”
    “哈哈,看着神,其实也简单,飞龙白天在树上,晚上就钻雪窝子睡觉,我叫你喊两声,这些家伙就赶紧进窝,之后被我码着须子,当然连窝端了。”老纪三叔一边说,一边褪了四五只飞龙,之后开膛除去内脏,然后扔进锅里添水。
    “原来是这样!”韩涛也终于想通了,不过这事看似简单,却需要敏锐的观察才行,这种几辈子积淀出来的智慧,果然不同凡响,由此,韩涛更是对这次狩猎充满期待。
    两个多小时后,一盆飞龙汤端上来,老板儿叔伸手把上面的浮油撇除,然后一人盛了一大碗,连汤带肉,热热乎乎。
    “看着就有食欲!”黄呼呼,却一点也不油的飞龙汤看的几人食指大动,喝了一口,就一个字能表达,那就是鲜,绝对胜过任何人工合成的鲜香调味品。
    “香,肉质细嫩,远回味无穷啊!”刘国威见众人只顾着喝汤,自己抄起一只飞龙就撕下一块肉放到嘴里,而且还忍不住赞了一声。
    “不装你能死啊,还跟我这拽名词。”半只飞龙,外加两大碗汤下肚,韩涛撑的只能躺到炕上给刘国威拆台了。
    “这飞龙真有味,一定要多打点,留着过年吃。”梁晓飞也是吃的那叫一个意犹未尽。
    “必须的,这在清朝是专门给皇帝进贡的,飞龙这个名字,据说还是乾隆吃了飞龙之后赐名,天上的龙肉嘛!”三叔此时脸上也露出几分得意。
    “三哥,明天咱们要打啥?要不打一只狍子尝尝?”刘国威现在也是兴致很高,而且有点吃上瘾了。
    “打啥不是我们说了算,要看林子想给我们点啥!明天的事情谁能预料,睡觉,睡觉。”老纪三叔扯过一个棉被,不一会就响起鼾声
    “涛哥,我咋觉得这辈分有点乱,国威管三叔他们叫哥,咱们却叫叔,而他又管咱俩叫哥,我咋感觉这脑子有点不够用了。”梁晓飞躺在炕上,突然发现了辈分的问题。
    “人家国威是萝卜虽小,长在辈上了,你们各叫各的就行。”刘叔把蜡烛一吹,屋里马上就黑咕隆咚,万籁俱寂,偶尔几声雪压枯枝掉落的声音,衬托得夜晚加宁静。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