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宰相饶命

贞观三年。文武群臣很忙,因为大唐初建百废待兴。境内旱灾频发、寒门子弟入士无门、境外又有突厥、吐蕃虎视眈眈。如今,大唐正处于外忧内患,急缺人才之际。但你再缺人,也不能让个十岁顽童入主朝堂,做当朝宰相啊!“昏君误国!”“十岁顽童!尔要步前隋后尘啊!”随...

作家 杀气 分類 历史 | 112萬字 | 451章
第71章 新任务,东征高丽!
    深夜,叶峥坐在卧榻上,心里久久无言。

    寒门崛起的任务结束了,李义府也被他暂时安排进了叶家宅院。

    “叮!主线任务被触发,血洗高句丽!”

    随着系统的提示音响起,叶峥立刻惊醒了过来。

    不过,很快他又皱起了眉头。

    要知道,上一次的主线任务刚结束,怎么这么快就有新任务了?

    更重要的是,最近他没做什么事情...

    而且,这次的主线任务还是血洗高句丽。

    居然是战事!

    不过很快,叶峥就想明白了。

    寒门崛起的任务,只是他为了打压勋贵才触发的。

    之前叶峥贡献出了土豆,解决了寒门的饥寒问题,就是丰衣足食了。

    在如今朝廷得到一大批的文才,朝堂内没有其他问题,李二也有点闲不住了。

    至于远征高句丽...

    叶峥读过唐史,自然知道李二在历史上曾经三征高丽。然而,却都失败了。

    并且,前隋的隋炀帝也曾远征高丽数次...

    也就是那一次次的战争,才让隋朝提前加快了灭亡的脚步。

    但毫无疑问的是,高句丽从始至终,都是中原大地的一块心病。

    历史上数位君王,都有征服高句丽的打算。

    而以李二这种野心勃勃的帝王来说,现在大唐有了土豆等三样祥瑞,半年之内就能再无饥荒。   国立已经准备充足,在没有后顾之忧的情况下来说,李二肯定是动了远征高丽的打算。   想到这,叶峥立刻沉下心,查看起任务要求。

    “任务要求:大唐即将远征高丽,请宿主接下军令,甩大军横跨***,远赴高丽!且,必须血洗高句丽,至少达到收服的程度。”

    “提示:宿主完成度越高,系统奖励越丰厚。”

    看到这,叶峥心里顿时明白,看来李二这次是真的动了远征高丽的心。估计明日的早朝,就会围绕此事了。

    只不过,现在他更关心的是,到底怎样才能算收服高句丽?

    灭国吗?

    一

    边想着,叶峥没了再睡的心思。然而,他不知道的是,此刻的太极宫内,李二正在兴致勃勃的谈论大唐的战事。

    叶峥猜得没错。

    太极宫主殿内。

    此时,李二正坐在龙书案后,兴奋地和长孙无忌谈论着大唐的国立。

    “辅机!你看看,这就是今天上报的榜首人数!”

    一边说着,李二将拆开的皱着递给了长孙无忌。同时继续说道:“七十三人啊!全都是满腹才华的寒门士子!有了这些人,我大唐何愁不兴盛?!”

    “还有,土豆祥瑞的种子也已经分发到了京兆各府,剩余的种子正在司农馆培育。朕敢保证,最多来年开春之前,我大唐七十二郡都能吃到土豆!”

    一时间,李二越说越兴奋,几乎从龙书案前站了起来。而作为李二的心腹,长孙无忌何尝不知道李二在想什么。

    现在大唐国力日盛,以李二野心勃勃的性格,肯定是动了开疆拓土的心思。

    于是,他连忙说道:“陛下,您可是动了东征高句丽的心思?”

    “辅机真乃大才也!!”

    听到长孙无忌的话,李二的眼神立刻亮了起来。

    于是,他也不再东拉西扯,直接说道:“没错!朕确实是动了远征高丽的心思。如今我大唐国力日盛,不日就可远超前隋!”

    “并且,我大唐有了土豆等祥瑞,又加上科举召开成功,完全没有后顾之忧!”

    听到李二的确认,长孙无忌也低头考虑了起来。

    李世民说的没错,大唐现在确实有远征高丽的实力。并且,更重要的是,前隋三征高丽都失败了,可如果李二能征战成功,那么必将得到千古一帝的称号。

    在这种情况下,皇帝可以说是必战无疑。

    然而,现在大唐的国立刚上来,其它的群臣却不会同意。

    那些文臣,绝对不会轻易答应。

    想到这,长孙无忌劝解道:“陛下所言极是。但臣有一言要提,毕竟前隋东征失败的原因,最重要的是关中和高丽半岛的路途太过遥远。如果我关中子弟也从京兆出发,到达高丽

    至少要数月。”

    “舟车劳顿之下,战力必将大打折扣。所以,臣觉得满朝文臣应该不会答应...”。

    长孙无忌说的没错,同时这也是李二最担心的问题所在。

    然而,李二是谁?

    作为马上皇帝,他一旦下了宏远,那就是十头牛也拉不回来。更重要的是,他想东征高丽也不是只有野心在作祟。

    近日,和高丽半岛接壤的辽东城,已经数次传来急报!

    高丽就在后方的大王城大肆屯兵,似乎有大举南下,趁乱肆虐大唐的打算。

    于是,李二立刻皱眉问道:“那不知,辅机你可有良策?!”

    听到李二的询问,长孙无忌思虑着说道:“陛下,如果非要开战,倒不如推迟东征的时间。并且,在此之前,陛下还需要一个让老帅东征的理由。比如,前隋时期战死异乡的遗骨,已被高丽人磊成京观。”

    “如若陛下发大宏愿,为神都洛阳所战死的将士,将遗骨取回长安安葬,群臣必然无话可说。”   听到这番话,李二顿时眼前一亮。

    对啊!

    他怎么就没想到?

    前隋在高丽战死了那么多人,遗骨已经被磊成京观。但不管怎么说,那也都是汉人的遗骨。   如若一直留在高丽,必然是奇耻大辱!

    可如果他派人去高丽,要取回那些遗骨呢?

    群臣必然无话可说。

    但是,到时大唐的军队去那里做什么,还不是由他说了算?

    然而,首次派兵绝不能让程咬金这些人去。他们一旦去了,必然是直接开战。群臣肯定也会预料到这种结果,也不会松口。

    想要派兵去取遗骨,就只能挑选速度快,并且危险程度没有那么高的人。

    等到第一波军队去了高丽,大唐肯定会和高丽结下仇怨。

    到时候,他再点兵遣将,派数十万大军一举东征...

    想到这,李二连忙询问道:“辅机可有人选?”

    作为文臣首府,又是李二的心腹,长孙无忌自然不会让李二发愁。

    信念一动,长孙无忌眼睛亮了。

    (本章完)

    下载【看书助手APP】官网:
无广告、全部免费!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