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善祥

紫禁城,小小的九品女史胡善祥有个大大的梦想:有朝一日升职为五品尚宫、后宫最大的女管家,登上人生巅峰。但是某人偏偏要当她升官之路上的绊脚石,要她当紫禁城的女主人……这是一个来自济宁的山东大妞从民女、宫女、女官、皇太孙妃、太子妃、皇后一路成长蜕变,最后...

第79章 再考
    胡善祥吃了三只螃蟹, 拼了三个蝴蝶。

    教坊司的女乐在一旁演奏着《进膳乐》,秀女们以桌为队,八人一队,轮番举着酒杯, 去太子妃那里先自报家门, 然后一起敬酒。

    太子妃将这些秀女们扫视一遍, 喝着不醉人的果子露, 微微颔首,每个敬酒的秀女都会得到衣料首饰等等赏赐,算是太子妃的见面礼。

    太子妃看到顺眼的秀女, 会点名要其写诗词助兴, 展现才艺。不过不是每一桌都有这种机会, 要极得太子妃眼缘的秀女才有此荣幸。

    “快轮到咱们这一桌了。”孙秀女说道,“大家做好准备。”

    胡善祥用苏叶汤漱口, 洗了手,螃蟹性凉,她已经喝了好几杯温热的黄酒。

    何秀女紧张的问道“你还站得稳吗?要不要喝点醋解酒?千万别在太子妃面前失仪。”

    “我没事。”胡善祥这点分寸还是有的, 她平时两瓶花雕的酒量, 喝几杯黄酒就像喝水似的, 不在话下。她自我淘汰的前提是不影响别人,看得出何秀女和孙秀女是愿意留下来的, 她要为了别人的梦想坚持住。

    何秀女紧张得发抖,“你们说,太子妃会不会点咱们这一队的人吟诗作赋啊?我……我不成的。”

    孙秀女低声道“来之前我就提前写了几首中秋月圆应景之作,要你背熟了,好出来应酬,你忘了?”

    何秀女说道“我没忘, 背的滚瓜烂熟,我就是……就是害怕见到太子妃天颜后吓得忘记了。”

    孙秀女安慰道“别怕,太子妃脾气很好的,是个温柔可亲的人。”

    何秀女问“你怎么知道?好像和太子妃很熟似的。”

    “我——”孙秀女一滞,“我听说的。”

    很快轮到她们了,在尚仪局女官的带领下,胡善祥等八人排着队,去了太子妃桌前,轮着行福礼。

    “民女孙妇好,参见太子妃。”

    “民女胡善祥,参见太子妃。”

    “民女何萍萍,参见太子妃。”

    一轮行礼过后,太子妃身边的侍女们端上一个金盘,盘子上搁着金爵杯,里头是葡萄美酒。

    既然是敬酒,自是一饮而尽。胡善祥扬脖喝酒,可是这酒入喉肠,味道却不对,舌头尝着明明就是普通的、味道柔和甘甜的葡萄酒,可是喝进去之后,其凶猛的酒劲倒很像可以直接点燃的烧刀子!

    咽喉肠胃受了剧烈的刺激,胡善祥本能的想吐,可是想到不能在太子妃面前失仪,影响到一起敬酒的秀女,便拼尽全力,强行忍住了。

    她留了个心眼,最后一口酒含在嘴里,没有往下咽,打算回到座位上后借口漱口,将这奇怪的酒吐出来。

    最后一口酒虽然没咽下去,但是前几口已经起了作用,胡善祥只觉得烈酒从胃部迅速扩张到全身,攻破了她的脑子,在里头瞎搅和,脑子不清醒了。

    她还感觉双腿发软,脚下的地面就像地震似的,不停的摇晃,几乎站不稳了。

    这种场合,太子妃不用自己说话,旁边的司言女官说道“赏。”

    宫婢们端着剔红牡丹托盘过来了,上面放着一支金镶玉簪子。

    胡善祥拿起簪子,混在人群中,低着头,嘴里含着酒,无声道谢,反正七个姑娘一起答谢,她不发声也无人注意。

    正要列队离开,回到自己座位,太子妃抬了抬手,司言女官会意,说道“且慢。”

    胡善祥等人一起停下。

    太子妃终于开口说话了,“胡善祥?听着名字那么熟悉,你以前在宫里当过司记和司苑?”

    太子妃问话,胡善祥必须回答,不能再含着酒了,她把酒咽进去,说道“回太子妃的话,民女是在宫中干过一阵子,小小女官,不足挂齿。”

    这下身边的孙秀女和何秀女都惊呆了!怎么从未听胡秀女提起过这段往事?

    太子妃并不理会胡善祥的谦辞,“既然是考进来的,年纪轻轻就官居六品,才华定是了得,今夜月色正好,我想听才女吟诗作赋。”

    言罢,司言女官就捧上了笔墨,铺好了纸,等待胡善祥下笔。

    最后一口酒下肚,胡善祥更晕了,连太子妃的脸都看不清楚,手软脚软,即使勉强拿起笔,写字也不听使唤。

    自我淘汰可以,是我自己的选择。可是当众丢脸、丑态毕露,我是不愿意的!

    胡善祥好强倔强的脾气支棱起来了,她对太子妃说道“民女刚喝了不少黄酒,写字手颤,唯恐污了太子妃的眼。孙秀女一笔好字,可否请孙秀女代笔,写下民女做的诗词?”

    太子妃点头应允,“孙秀女,你来代笔。”

    孙秀女大大方方的拿起毛笔,何秀女在一旁焦急担心她提前背下了孙秀女写的应酬诗句,但是胡善祥没有啊!

    胡善祥一直在睡觉!一点准备都没有!

    胡善祥心中完全没有世俗的、荣华富贵的欲望,也没有歌功颂德的心思,她站在兔儿山旋坡台,俯瞰夜色下的紫禁城。

    紫禁城是一座不夜城,她所有的宫道每隔几步就有铜制的灯柱,里头燃着灯火,彻夜不息,每晚都有值夜的宦官们往里头添加灯油、拨亮灯芯。灯火照亮,贼人刺客都无处遁形,以保护皇室安全。

    因此,东南西北一条条宫道在夜里格外醒目,从旋坡台看上去,就是一条条错综复杂的玉带,稍有一步走错,就步入了歧途。

    没有提前准备,胡善祥酒入愁肠,有感而发,借着酒兴吟了一首《青玉案》

    “人生南北如歧路,世事悠悠等风絮,造化弄人无定据。翻来覆去,倒横直竖,眼见都如许。

    到如今空嗟前事,功名富贵何须慕,坎止流行随所寓,玉堂金马,竹篱茅舍,总是伤心处。”(注1)

    自从我踏出闺门,寻求功名利禄,自以为把握住自己的命运了,其实不然,命运如同风中柳絮,飘来飘去,不得自主。

    到现在,进不能,退也不能,总是伤心处。

    孙秀女走笔如龙,写了这首《青玉案》,词是好词,只是不应景,有消极避世之感。

    孙秀女将词作献给太子妃。

    太子妃毕竟久居尊位,喜怒皆不形于色,微微颔首,“写的不错,赏。”

    胡善祥和孙秀女都得了一对玉镯,两人再次拜谢,归队,和同桌秀女们一起回去。

    到了座位上,头晕目眩的胡善围再闻到螃蟹的味道,就不是美味,而觉得一股腥气,恶心想吐了,可是宴会还在继续,她不想在酒桌上失仪,影响其他七个秀女,就干脆站起来走开,离螃蟹远一些,说道“有点闷,我去透透气。”

    她的双目开始重影了,眼前一片模糊,就像踩着一团棉花,连路都看不清了。

    蓦地,有人从伸手扯住了她的胳膊,将她狠狠一拽,胡善祥本就无力,立刻往后仰,靠在了一个人的怀中。

    正是觉得胡善祥情况不对劲,跟过来看看的孙秀女。孙秀女看见胡善祥魔怔了似的往前走,可是前面就是旋磨台的绝壁处了,再走一步,就会跌下去!

    孙秀女赶紧出手把她拉了回去,悬崖勒胡。胡善祥差点把孙秀女压垮了,幸好钟嬷嬷和何秀女过来,将胡善祥撑起。

    孙秀女说道“她不胜酒力,我们送她回去吧。”

    “宴会还没结束,你们两个留下。”钟嬷嬷毕竟是宫里的老人了,找了几个相熟的小内侍,轮番把胡善祥背回储秀宫。

    钟嬷嬷给她弄来醒酒汤,喂她喝下去,“喝酒误事,酒量这么差就别喝那么多。”

    胡善祥想说我酒量其实不错的,两壶女儿红都没有问题,今天不过喝了几口黄酒,就跟喝水似的,就是在给太子妃敬酒时那杯酒好奇怪啊,她们都没事,为何我一喝就晕?

    可是她“醉的”什么都说不出来,任凭嬷嬷灌药,沉沉睡下。

    次日醒来,口干舌燥,头疼欲裂,兔儿山旋坡台发生了什么,忘记了大半,就像大梦一场。  ,请牢记:,

    下载【看书助手APP】官网:
无广告、全部免费!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