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川落笔成书。 与写‘聂小倩’时发生的异象类似,自身似乎进入了一种玄之又玄的境界,能够切实感受到一股特殊气韵在周遭萦绕。 由于书写时间过长,在此期间,应有剧烈疼痛传来,然而他并未感觉到任何异样。 原因成谜,不过这总归是有利于自身的开始。 远方。 江南道婺州城外,荒山破庙深处,有颗参天大树,被一缕阴风吹拂,枝叶呼呼作响,随后竟化人音:“冥冥之中,有人干扰了我的因果,莫非是那个剑仙又来了?” “不!不可能!数百年前,那个剑仙被我击成重伤,根基受损,很难活得长久!可到底是谁...有如此广大神通?直接将我气机锁定,干扰我的命数?!” 这道声音,不男不女,雌雄莫辨。 “主人,发生了何事?” “主人——” 有几名狐媚子,突然出现在大树前。 “吩咐下去,最近这段时间,都老实一些!有强大存在,盯上了我们!” ...... 对于此刻的孟川来说,外界的任何事情,都无法干扰他的心绪,因为他一直沉浸在写书当中而不得自拔。 时间悄然在笔尖挥舞中流逝。 至傍晚,晚霞红遍天际,孟川才堪堪将笔杆放下,然后闭目养神。 不知是何原因,‘聂小倩’与‘煞鬼篇’写完之后,体力居然消耗一空,可诡异的是,没有觉察到有任何饥饿感传来。 甚至肚子里一直是‘饱腹’的状态。 十分奇特。 “前身写杂文的时候,也没有这种特别劳累的感觉啊,是哪里出了问题?” 孟川百思不得其解。 他将上衣彻底褪去,坐在铜镜前,看着身上的黑气没有今早那般浓郁了,但依旧很靠近心脏位置。 如今能够明显感觉到体内有股莫名气韵存在,就像刚喝下一杯热茶,温暖流进肺腑。 这种奇异现象,在前身的记忆中,从未看到过。 过了会儿,体力耗空的孟川再也撑不住了,躺在床榻上沉沉睡去。 翌日清晨。 孟川幽幽醒来。 这次不再是被痛醒的,而是被饿醒的。 穿好衣衫,准备出门觅食。 即使是铁打的身体,一天一夜没有吃饭,也想饱餐一顿。 将家中仅剩的三十文钱与两篇稿子揣在怀里的时候,又有疼痛感传来,像是神经抽痛。 他喃喃一声:“疼痛在减轻,是因为体内的莫名气韵,它的诞生应该是与我在写书时进入到得那种玄妙境界有关。” 暗自打定主意,今日若有时间,便去寻山长宋淮问问清楚。 虽说他现在知道了有关儒修的事情,不过很多疑难的地方依旧不得其原因所在,比如前身在写书时为何没有进入到那种境界,以及体内的气韵是否就是浩然正气。 或许这些问题,在宋淮那里会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写书这事,不仅能够赚钱改善生活,也让孟川看到了活下去的希望。 现在他要做的,就是持之以恒。 孟川的家不大,两间可供居住的屋子,厨房、杂货间、小院,院里有颗大槐树,再加上在外面围起来的一层栅栏。 那两间可供居住的小土屋,一间是孟川父母之前住的,现在虽然没人住了,但前身时常去打扫,倒也显得干净。 另外一间,就是他日常休息的地方。 刚走出家里,就见邻居王大爷热情地打起招呼,“小郎君,可用过早食了?” “还没,打算去买两个烧饼,你呢王大伯?” ... 孟川身有秀才功名,深受乡邻敬重,还未走出巷子里,打招呼的人便越来越多。 有李大娘、赵婶、宋叔等。 “孟小郎,俺家孩子前几日身体不适,没去私塾,落了功课,您看看您能抽空教教俺家孩子嘛?” “好啊,等几天吧,最近有事。” “孟小哥,巴州的那老翁后来结局怎么样了?” “你不是不喜欢看小说么?” “哪是俺爱看啊,是俺家孩子爱看,现在每天晚上要是不给孩子说点故事,他都睡不着,说来也怪,哪有孩子喜欢听志异杂文的。” ...好家伙,合着这是拿我的小说当催眠曲了。 孟川亲切地向街坊邻居回应。 但是他太饿了,不想久留,出了巷子拐个弯,有个早市,卖早食的商贩比较多。 身未至,耳旁就已传来了吆喝声: “卖胡辣汤嘞,五文钱一碗!” “油炸鬼、油炸酥饼,三文钱一个!” “卖烧饼、煎饼嘞——” ... “大郎,你家烧饼怎么卖?” 孟川望了眼不远处的胡辣汤,咽了一口唾沫。 不知陶大郎会不会相中自己的稿子,眼下遇到能省钱的地方,还是要省着用,最起码得给自己留条后路。 不至于被拒稿后山穷水尽。 卖烧饼的大郎一边忙活着在锅炉上翻弄还没做好的烧饼,一边笑脸回应,“两文钱。” “倒是不贵,给我来一...两个吧。” “好嘞,郎君稍等,这是两个烧饼,您拿好。” 大郎接过四文钱,拿出两个热腾腾刚出炉的烧饼递给孟川,然后笑逐颜开的目送他离开。 他找了一个没人的僻静角落,快速的将两个烧饼吃完后便前往诚友书铺。 沿着早市笔直前去,会看到一座拱桥。 到了凉秋季节,拱桥两岸的花草树木都开始凋零。 走过拱桥,便是方与县的商业中心——芙蓉街。 茶馆、酒肆、当铺、作坊、客栈,乃至到了酉时才开门接客的青楼妓院皆坐落此街,基本上该有的都有,样样不缺,可谓星罗棋布。 到了芙蓉街,眺望看去,一眼就见到已经被官府查封的春风阁。 门前还有几名捕快在来回巡视。 想来是县内最近被邪祟害死的人太多,已经引起县令的重视了。 也是由于邪祟出没的缘故,这条街上开门接客的店肆较少,以往街道两旁林立的大小商贩,现如今也不见了踪迹。 甚是凄凉。 孟川暂时还做不到忧国忧民的一步,他现在只想着将自身煞气解决,在赚点小钱钱,够个温饱。 这个世界太复杂,有妖魔,有修士,有奸臣,有刁民...有太多太多的事情,能让死亡的概率大大提升。 所以...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这句话,用在孟川身上再合适不过。 诚友书铺门前,此时贴满了符箓,看到这一幕之后,他微微愣神。 这个陶老板明明怕邪祟怕的要死,但还是硬撑着让书铺开张,这种敬业精神,就非常值得自己学习。 走进书铺,看到两个熟悉的小厮向自己打起招呼,微微点头回应后,便见其中一个小厮就去书铺后面请陶谦出来了。 趁着这个时候,孟川开始仔细打量起整间书铺。 有两层楼高,摆放的书籍不计其数,看着比县学里典籍室的藏书都多。 诚友书铺,乃是方与县内规格最高的书店。 现如今,整座书铺,都贴满了符箓。 这些符箓,应该都是从县衙那里买来的。 官府会专门制作辟邪法器与符箓等,然后售卖给平民百姓,让他们用来防范邪祟。 这种做法,在许多百姓眼里,是一件好事,但是孟川并不这样以为。 因为那恰恰意味着,官府方面,无法彻底解决掉邪祟的隐患,要不然,何至于还费力去制作这种符箓? 要价高了,百姓买不起,要价低了,官府又得不到什么实质性的好处。 如果能将邪祟一网打尽,使天下澄明呢?这种做法又不现实,所以符箓的出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官府对邪祟存在于世上的一种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