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西次三经》:西南四百里曰昆仑之丘,神陆吾司之。其神,状虎身而九尾,人面而虎爪。是神也,司天之九部及帝之囿时。 …… 陆吾这名号陈诺也曾听过,而且同样来源于上古典籍之中。 只不过这典籍是在另一个世界看过的。 此刻听到这熟悉的名号,他少见的激动了起来,尽管情绪起伏不大,可掌柜还是敏锐的察觉到了,于是连忙将自己知道的都说了出来。 陈诺听了一阵大概明了了局势。 。原来,这南临国的新君是个昏庸无道之辈,加上流年不利,几次天灾降下之后,短短的十几年时间便将祖宗留下的大好江山弄的风雨飘摇。 特别几年前北地一场大旱,让百姓难以度日。 恰逢这民不聊生之际,绿林道上杀出一员绝世猛人,人称绿山君,也有人称其为陆山君。 此人一出,天下大乱,各方豪杰纷纷投入麾下,瞬间就形成了席卷江山之势。 要不是南临国国师力挽狂澜,迅速稳定住了局势,不然现在这南临国怕是已经换了主人。 现在两拨人马大战未起,小战却是不断,闹得百姓苦不堪言。 至于神话中的陆吾,竟然与陈诺认知中的几乎一样。 也是个人面虎身,虎爪而九尾的神山之神! “有意思……” 此时陈诺正坐在客栈的上房中查看地图,又发现了些有趣的东西。 他之前走了数百里才来到阳谷县,见识了一番风土人情,下意识以为这南临国便如同记忆力的唐朝类似,没想到按照地图上记载,周遭还有几个规模相当的国家存在。 譬如他之前一路向北来到了阳谷县,如果一路向南,穿过十万大山后便会抵达另一个国家。 从地图的比例来看,这块大陆的面积怕是超乎想象。 要不是星象未变,他几乎要怀疑这里是不是地球了。 “呵,不着急,我就不信踏遍九州四海还能搞不清楚这是个什么地方!” 随手将地图叠好放进包袱。 陈诺也有些累了,洗漱一番后便上床休息。 等他闭上双眼之时,袈裟里飞出一尊三寸大小的小人,正是那山魈。 山魈跳上桌子,对着油灯吹了口气,房间里便陷入了黑暗,而山魈则兢兢业业地坐在门口,很自觉地开始守夜。 第二日一早,陈诺用过早饭后便悄然离去。 阳谷县没有值得他逗留的地方。 特别是推测出这个世界如此浩瀚之时,憋了数年的陈诺一刻也闲不下来。 世界这么大,他想去看看。 于是,在这个春雨洗过的清晨中,身披金红袈裟,头带斗笠的俊俏和尚独自踏上了官道,向着最近的城池走去。 至于身后越来越小的阳谷县,以及昨夜的那场遭遇,则永远的停留在了记忆之中。 “郭北县?有些耳熟啊,到底在哪里看到呢?” 临近中午,陈诺在山林大口吃着刚刚超度的小兔子,一边低声自语着。 恰在此时,袈裟上飘出一缕红烟,在耳边飘荡不散。 陈诺侧耳倾听一阵,而后喜笑颜开。 “没有精怪敢靠近?哈,那贫僧无论如何都要去看看了!” …… 县衙。 客栈里死了人当然要报官,尽管死法颇为离奇,但好在有山魈碎尸佐证,倒也不会有什么麻烦。 “大人,验过了,确实不是人。” 一个体壮如牛,满脸络腮胡的捕头低声说道。 上首坐着的华服男子正是阳谷县县令,听到得力下属的汇报,本就严肃的面容更冷了几分。 他沉吟了一阵,然后发出一声叹息。 世道乱了啊~ 普通人不知道山魈鬼魅,他掌管方圆百里又怎会不知? 最近城外隔三差五就有人失踪,都是这些精怪在作祟。 放在以往,这些精怪只要一露头,就会有专人前来绞杀,可现在…… “哎……” 他能做的,便只有护佑城中之人了,至于城外的百姓,自求多福吧。 “本官知道了,赏那报官之人一两银子,让他管好自己的嘴巴。” 县令揉了揉眉心,吩咐道。 。“属下遵命。” 大胡子捕头应了一句,但却没有离开,而是接着道。 “还有一事需要您定夺。” 县令眉头一皱,知道又有麻烦了,挥了挥手示意说下去。 “王庄那边……怕是出大事了……”